消化

IBD:炎症性腸病患者抗TNF治療前後嚴重感染的風險的變化

作者:xuyihan 來源:MedSci原創 日期:2023-03-13
導讀

         炎症性腸病(IBD)為累及回腸、直腸、結腸的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症性疾病。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

關鍵字:  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IBD)為累及回腸、直腸、結腸的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症性疾病。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

        炎症性腸病(IBD)包括克羅恩病(CD)、潰瘍性結腸炎(UC)和未分類的炎症性腸病(IBD-U),是一種影響胃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與一般人群相比,IBD患者發生嚴重感染的風險增加。抗腫瘤壞死因子(抗TNF)治療已成為常規治療失敗的IBD患者中重度發作和維持緩解的標準治療方法。抗TNF治療會幹擾免疫係統,患者和醫生都可能擔心發生嚴重感染的風險。這些感染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抗TNF藥物或疾病活動本身引起的,在臨床實踐中,抗TNF治療是在患者出現疾病活動性增加和常規治療失敗時開始的,這本身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本項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在IBD中開始抗TNF治療之前和之後嚴重感染率如何隨時間變化。

        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瑞典IBD質量登記的5個醫療中心的未接受過抗TNF治療的炎症性腸病患者,並詳細檢查了他們的醫療記錄。最後評估了抗TNF治療開始前後一年的嚴重感染的發生率。

        在1999年至2016年間開始首次抗TNF治療的980名患者中,前一年嚴重感染的發生率為每100人年2.19(95% CI,1.43-3.36),治療開始後1年每100人年為2.11(95% CI,1.33-3.34)。這對應於抗TNF治療後1年的發病率比為 0.97(95% CI,0.51-1.84)。與抗 TNF 治療前相比,治療後1年以上嚴重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發生率比0.56;95% CI,0.33-0.95;P= .03)。

        本項研究證實在瑞典的常規臨床實踐中,IBD患者嚴重感染的發生率並未因抗TNF治療而增加。相反,在開始抗TNF治療後 1 年多,嚴重感染似乎有所減少。

        原始出處:

        Johanna Holmgren. et al.The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Anti-TNF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2023.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