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ogy:心理療法對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療效:係統回顧與薈萃分析

作者:Jenny Ou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3-11-29
導讀

         炎症性腸病(IBD)由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組成,是一種慢性胃腸道疾病,在北美和歐洲的流行率不斷增加。IBD的過程通常包括疾病活動爆發,中間穿插著疾病靜止期。有幾個因素牽涉到其發展,包括生物障礙、腸道屏障完整性降低和腸道內的免疫功能障礙。腸道和大腦通過腸腦軸進行通信,這種雙向通信係統越來越被認為是在IBD患者的心理健康和預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疾病持續疾病活動的人相比,具有持續疾病活動的

關鍵字:  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IBD)由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組成,是一種慢性胃腸道疾病,在北美和歐洲的流行率不斷增加。IBD的過程通常包括疾病活動爆發,中間穿插著疾病靜止期。有幾個因素牽涉到其發展,包括生物障礙、腸道屏障完整性降低和腸道內的免疫功能障礙。腸道和大腦通過腸腦軸進行通信,這種雙向通信係統越來越被認為是在IBD患者的心理健康和預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疾病持續疾病活動的人相比,具有持續疾病活動的人更有可能出現抑鬱或焦慮的新發病症狀,與沒有這些症狀的人相比,焦慮或抑鬱症並存症狀的人似乎更有可能出現不良疾病結果。一旦出現,它們似乎持續或波動,隻有1十名IBD患者完全解決了這些症狀。

        然而,針對腸腦軸的治療,如心理治療,是否會影響IBD患者的疾病活動或心理健康尚不清楚。盡管已經進行了多項隨機對照試驗(RCT),檢查幹預措施的效果,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和腸道定向催眠療法,但其中許多RCT規模小且動力不足,隨訪損失率高,研究不同的結果(如焦慮、抑鬱、壓力或生活質量),並顯示出相互矛盾的結果。

        之前通過係統回顧和元分析評估了這個問題,確定了2016年之前發布的所有RCT。這些RCT的薈萃分析沒有顯示心理療法對IBD活動或心理健康有任何長期益處。然而,1196名IBD患者中隻有14個RCT被納入了之前的係統回顧和元分析。

        自之前的元分析以來,已經進行了多個RCT。因此,2023年8月3日發表在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ogy的文章旨在更新之前對IBD患者心理治療的係統回顧和元分析。本文旨在評估心理治療是否對疾病活動、心理症狀(即焦慮、抑鬱或壓力評分)或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有任何影響。

        在這項係統回顧和元分析中,研究人員從2016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搜索了MEDLINE、Embase、Embase Classic、PsychINFO和Cochrane中央對照試驗登記冊,以招募16歲或以上的IBD患者的任何語言發布的RCT,這些個人像往常一樣將心理治療與對照幹預或治療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彙集了二分法數據,以獲得95%的CI在最終隨訪中誘導活動性疾病患者緩解或靜態疾病患者複發的相對風險(RR)。

        本研究彙集了連續數據來估計完成治療和最終隨訪時疾病活動指數、焦慮評分、抑鬱評分、壓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中95%的標準化平均差異(SMD)。本文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彙集了所有數據。根據試驗是招募臨床活躍的IBD患者還是主要招募疾病平靜的人,對試驗進行了單獨分析。研究人員按治療模式和試驗是否招募了選定的IBD人群進行了分組分析。本文使用Cochrane偏見風險工具來評估研究層麵的偏見,並使用Egger測試評估漏鬥圖,使用I2統計數據評估了異質性。

        研究結果顯示,更新後的文獻搜索共確定了469項新記錄,其中11項符合資格標準。2017年發表的先前元分析包括14項研究。總共有25個RCT有資格進行這項薈萃分析,所有這些RCT都有很高的偏見風險。隻有四個RCT招募了活動IBD患者;對於緩解、疾病活動指數、抑鬱評分和壓力評分的元分析數據不足。

        在活動IBD患者中,與完成治療時的焦慮分數控製相比,心理治療沒有好處(兩個RCT;79人;SMD-10.4,95%CI-2·46至0·39),但對完成治療時的生活質量分數確實有顯著好處(四個RCT;309人;0·68,0·09到1·26),盡管研究之間的異質性很高(I2=82%)。在靜止的IBD患者中,心理治療(十個RCT;861人;RR 0·83,95%CI 0·62至1·12)沒有減少,具有中度異質性(I2=60%),漏鬥圖表明有出版偏見或其他小型研究效果的證據(Egger測試p=0·046)。

        對於治療完成後靜止的IBD患者,心理治療和控製之間的疾病活動指數沒有差異(13 RCT;1015人;SMD –0·01,95% CI –0·13至0·12;I2=0%)。焦慮評分(13 RCT;1088人;–0·23,–0·36至–0·09;18%),抑鬱症評分(15 RCT;1189人;–0·26,–0·38至–0·15;2%)和壓力評分(11 RCT;813人;–0·22,–0·42至–0·03;47%)明顯較低,生活質量評分(16 RCT;1080人;0·31,0·16至0·46;30%)明顯更高,心理治療與治療結束時的控製。統計學上顯著的好處一直持續到抑鬱症評分的最終隨訪(12 RCT;856人;-0·16,-0·30至-0·03;0%)。在第三波療法的RCT和招募基線心理健康受損、疲勞或生活質量下降的人的RCT中效果最強。

        綜上所述,這項係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的結果顯示了心理療法在短期改善靜態IBD患者的焦慮、抑鬱、壓力和生活質量評分方麵的潛在療效,但在改善疾病活動指數或防止疾病活動複發方麵沒有潛在療效。很少有對活動IBD患者進行元分析的研究。

        在靜態IBD患者中,第三波療法似乎比CBT更有效,第三波療法的好處持續到抑鬱症和壓力評分的最終隨訪。然而,需要進一步的前瞻性試驗,評估這些療法在最有可能從中受益的個人中的療效,以便製定正式指南,幫助臨床醫生選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

        原始出處

        Riggott, C., Mikocka-Walus, A., Gracie, D. J., & Ford, A. C. (2023).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n people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