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CGH: 炎症性腸病抗腫瘤壞死因子撤藥後內鏡下完全愈合與較低的複發風險相關

作者:xuyihan 來源:MedSci原創 日期:2023-03-09
導讀

         炎症性腸病是一類多種病因引起的異常免疫介導的腸道慢性及複發性炎症,有終生複發傾向,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是其主要疾病類型。

關鍵字:  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一類多種病因引起的異常免疫介導的腸道慢性及複發性炎症,有終生複發傾向,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是其主要疾病類型。

        緩解期炎症性腸病 (IBD) 患者抗腫瘤壞死因子-α(抗 TNF)治療的降級可能會減少藥物副作用,包括嚴重感染和惡性腫瘤的風險,以及減少醫療保健支出。但是,來自隨機對照試驗 (RCT) 的數據證明,抗 TNF 停藥會顯著增加潰瘍性結腸炎(UC) 和克羅恩病 (CD) 的複發風險。前瞻性研究和薈萃分析估計大約 30%–45% 的患者在 12 個月時複發,而重新引入抗 TNF 治療可使超過 80% 的患者恢複緩解。

        新證據表明,當通過內窺鏡、組織學或糞便鈣衛蛋白進行評估時,持續性炎症會影響無症狀 IBD 患者的治療結果。先前的一項研究表明,內窺鏡愈合的深度會影響 CD 患者的生物學失敗率以及長期結果(住院和手術)。在抗 TNF 治療降級的情況下,除了臨床緩解外,內鏡下治愈的 IBD 患者的複發風險較低。但尚不清楚需要何種程度的內窺鏡愈合才能降低複發風險。本項研究旨在評估內鏡愈合患者停用抗TNF後的複發率,並研究了包括內鏡愈合深度在內的複發預測因子。

        這是一項針對患有克羅恩病 (CD)、潰瘍性結腸炎(UC) 或未分類 IBD (IBDU) 的成年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研究人員將具有≥6 個月的無皮質類固醇臨床緩解(在基線時確認)和內窺鏡愈合( Mayo <2/SES-CD <5,無大潰瘍)的停止了抗TNF治療的患者納入。然後進行了 Kaplan-Meier 和 Cox 回歸分析以評估複發率並評估潛在預測因子:部分(Mayo 1/SES-CD 3-4)與完全(Mayo 0/SES-CD 0-2)內窺鏡愈合、抗TNF穀水平、免疫調節劑和/或美沙拉嗪的使用情況。

        研究最後共納入81名患者 (CD: n = 41, 51%), 中位隨訪 2.0 年,40 名患者 (49%) 出現停藥後疾病複發。CD和UC/IBDU患者的複發率相當。在12個月時,內鏡下部分愈合和完全愈合的患者分別有70%和35%複發(調整後的風險率 [aHR],3.28;95% 置信區間 [CI],1.43–7.50)。使用美沙拉嗪與 UC/IBDU 患者的較少複發相關(aHR,0.08;95% CI,0.01–0.67)。30名患者重新開始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3個月時有73%的患者恢複了臨床緩解。

        本項研究證實在內鏡下治愈的 IBD 患者停用抗 TNF 後複發風險很高,但大多數病例在重新引入抗 TNF 後恢複緩解。UC/IBDU 患者的完全內鏡愈合和美沙拉嗪治療降低了複發風險。

        原始出處:

        Remi Mahmoud. et al.Complete Endoscopic Healing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elapse Risk After Anti-TNF Withdrawal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3.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