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為何要追求安全全切?這位腦膜瘤患者術後2年未複發告訴我們什麼?

作者:INC國際神經科學 來源:INC國際神經科學 日期:2023-08-31
導讀

         腦膜瘤為何要追求安全全切?幸運的是,90%以上的腦膜瘤都是良性,良性腦膜瘤即便長在複雜位置,隻要做到安全全切,5到20年可能都不會複發,可以延長生存期,甚至達到治愈效果。如果切不幹淨,短則3個月到半年就會複發,長則1年到3年不等,因此切除率是預後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橋小腦角區腦膜瘤(也稱CPA區腦膜瘤),通常壓迫周圍許多重要神經血管、小腦甚至腦幹,尤其大腫瘤,手術難度大,手術不慎易遺留肢體癱瘓

關鍵字:  腦膜瘤 

        腦膜瘤為何要追求安全全切?幸運的是,90%以上的腦膜瘤都是良性,良性腦膜瘤即便長在複雜位置,隻要做到安全全切,5到20年可能都不會複發,可以延長生存期,甚至達到治愈效果。如果切不幹淨,短則3個月到半年就會複發,長則1年到3年不等,因此切除率是預後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橋小腦角區腦膜瘤(也稱CPA區腦膜瘤),通常壓迫周圍許多重要神經血管、小腦甚至腦幹,尤其大腫瘤,手術難度大,手術不慎易遺留肢體癱瘓、麵癱、聽力損傷等。完整切除橋小腦角區腦膜瘤且不傷及周邊腦幹、腦幹顱神經和重要血管,手術的每個細節都至關重要。

        2023年8月,INC德國巴特朗菲教授就為一名CPA區腦膜瘤患者進行了隨訪。41歲的孟女士早年因為右側聽神經瘤失去右耳聽力,沒想到又查出左側橋小腦三角區腦膜瘤,將麵臨第二次腦部手術,風險更大,手術難度更高,對左側聽神經和麵神經的保留有更高的期望。2021年5月,作為江蘇省衛生支撐計劃的中德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專家,巴特朗菲教授受邀來到中國開展學術交流。

        孟女士經巴教授手術後,不僅腫瘤得到了全切,且一家人最害怕的麵癱、聽力喪失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可以如常工作生活,也不必為未全切腫瘤擔心的容易繼續生長,也不需要後續放療輔助,這個結果對他們來說是皆大歡喜。

        腦膜瘤術後2年,孟女士怎麼樣了?

        “最近的MRI非常好,沒有腫瘤複發或任何不良副作用。所以情況很好,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建議2年內做一次新的核磁複查。”巴教授在術後2年的隨訪中回複道。

        術後1個月INC巴教授對孟女士視頻隨訪時,恢複良好,無麵癱,原有聽力正常,能與教授正常溝通。教授看過孟女士的術後影像,表示她腦內的腦膜瘤已經得到安全全切,麵神經功能和聽力得到保留,她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一家人對INC巴教授感激日常,他們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相信,也是這一次手術後,孟女士對生活以及身邊的每個人都分外感恩,每一天的生命她都格外珍惜。

        聽力不保、麵癱兩大“魔障”怎麼破?

        孟女士兩年前曾因聽神經瘤已喪失右耳聽力,右側輕度麵癱,做過了手術後本以為能鬆一口氣,沒想到,今年年初,她的左邊耳朵感覺很悶,還時不時地頭疼……為進一步明確是不是聽神經瘤複發,孟女士重新又去醫院做了磁共振檢查,而這一次,影像結果顯示“左側橋小腦三角區腦膜瘤”,剛剛擺脫了聽神經瘤,誰也沒有想到短短時間裏,腦膜瘤又找上了門。

        一家人再次陷入病魔的陰霾,已經做了一次腦部手術,難道還要再承受另一次嗎?孟女士不確定自己的身體能不能扛得住,更可怕的是,孟女士的腦膜瘤恰好位於延髓腦橋溝的外側端,即延髓、腦橋和小腦的夾角處,這正好連接著大腦三叉神經、展神經、麵神經和聽神經等,不手術的話,顱腔空間小,容積固定,顱內一個地方長了腫瘤勢必會壓迫周圍腦組織,長到一定程度,將引起腦壓升高甚至腦疝,風險都較大,壓迫到周邊神經慢慢地孟女士可能左耳聽力也將不保,但手術呢,困難極大,手術牽一發而動全身,哪怕一點小小的損傷均會帶來不可逆的後果。國內醫生都說手術對聽神經、麵神經的風險較大,不能保證術後能夠保留原有的聽力且不麵癱。

        谘詢INC巴特朗菲專家終於看到希望

        難道命運真的要讓她下輩子在耳聾麵癱中度過?是保守治療還是冒險手術?下一步治療將何去何從?聽力和麵神經功能保住的概率到底有多大?能徹底治愈嗎?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繼續忍受病魔之苦,每一秒的漫長等待都是對生命的浪費,這一次,孟女士的子女決心為她尋求更高效更徹底的治療。

 

        網上各種查閱資料,病友圈多方打聽,後得知來自INC的世界顱底腫瘤手術大師、德國巴特朗菲教授對於腦幹、丘腦、胼胝體等複雜位置腦瘤有著近40年的成熟經驗,能夠在最大程度完好保留周邊神經功能的前提下對腫瘤進行全切或次全切,於是,一家人通過INC谘詢了巴教授,兩天後,他們也得到了對於病情治療比較清晰的答複,也為他們下一步的治療指明了方向:

        巴教授診療意見:

        對於孟女士這個複雜病例,巴教授表示確實十分罕見,她有兩種不同的腫瘤,分別位於不同的兩側:右側的聽神經鞘瘤(2019 年行過手術)和左側橋小腦角區腦膜瘤(CPA區腦膜瘤)。由於腫瘤毗鄰內耳道的三條神經(麵神經、耳蝸神經和前庭神經),因而這種腦膜瘤的治療要求高,需要保留這三條神經,盡管手術十分困難,但鑒於我以往的經驗,患者成功手術的機率很高。

        “如果手術,會有損傷聽力、麵神經功能及其他神經的可能嗎?幾率多高?”,對此巴特朗菲教授回答:“毫無疑問,保留這些神經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神經外科手術的精髓之處,在切除腫瘤的過程中,我會將這些顱神經(麵神經、耳蝸和前庭)很好地保留。完全損傷的風險低於百分之一,但暫時可能會出現這些神經功能的輕微下降。在手術中,我們可能需要進行顱神經電生理監測(麵部肌電圖、聽覺誘發電位),這是該手術的一個重要前提。”

        “如果保守治療會是什麼情況?”巴特朗菲教授表示。如果患者現在隻是觀察,不做手術,但因為腫瘤會繼續生長,那麼顱神經損傷的風險就越來越高。腫瘤越大,侵入左側內耳道的深度越深,這些神經在手術中受到的損傷也就越大。因此,早期手術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早期手術治療。

        成功手術全切,聽神經、麵神經完好保留

        這位德國專家的肯定回複讓一家人重燃治療的信心,與第一次手術不同的是,這次一家人對於手術的期待更高,無論如何也要保住聽力,不要出現麵癱,術後的生活質量一定要有保障。看了巴教授以往的成功手術案例,一家人都對教授的技術水準深信不疑。

        2021年5月,作為中德國際交流項目的重要內容,INC德國巴特朗菲教授受江蘇省外事辦公室之邀前來國內疑難手術示範,一家人決定抓住機會請巴教授來為孟女士做這個高難度的手術。

        術前談話:INC巴教授與孟女士及其家屬的術前談話,告知手術計劃、畫圖解釋病灶位置及手術入路。

 

        示範手術:5月中旬,在INC合作的無錫第二人民醫院,INC德國巴特朗菲教授為孟女士進行手術,國內神經外科團隊協力配合,加上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設備的使用,最後孟女士的腦膜瘤終於得到了全切,聽神經和麵神經也得到了完好保留。

        術後當天ICU查房,巴教授第一時間來到孟女士病房查看孟女士情況。“感覺怎麼樣?耳朵聽得見嗎?”,孟女士點頭表示可以聽見,她終於保住了寶貴的聽力。隨後巴教授又檢查了孟女士鼓腮、動眼、吞咽等功能,孟女士均正常,巴教授放心得給孟女士點了一個讚。

 

        術後孟女士麻醉複蘇後,巴教授第一時間到ICU查房,了解患者聽神經、麵神經的功能

        術後第二天,孟女士即轉入了普通病房,無新發神經功能損傷,無麵癱,原有聽力保留,所有術前症狀均有所好轉,術後第十天順利出院。

        案例總結

        孟女士的橋小腦角區腦膜瘤相比普通腦膜瘤難度更大,在於她因為之前的右側聽神經瘤手術已經失去了右耳聽力,保住左側聽力、不麵癱才能保證孟女士往後正常的生活。而事實證明,孟女士的選擇是對的,巴教授最後用自己的高超技術拯救孟女士於如此險境之中。而孟女士的案例也無不提醒著廣大疑難腦瘤的病友們,治療選擇非常重要,在能力範圍內選擇更好的治療,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預後。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