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

脂肪瘤性腦膜瘤相關研究進展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10-15
導讀

         腦膜瘤是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占所有中樞神經係統(centralnervoussystem,CNS)腫瘤的36%,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65歲以後顯著上升。腦膜瘤在女性中的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兩倍,在35~54歲年齡段的女性中,腦膜瘤的發生率大概是男性的三倍。 此外,腦膜瘤是中胚層起源的腫瘤,被廣泛認為來源於蛛網膜絨毛和顆粒狀蛛網膜帽細胞。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分類方案,將其分為三類:

關鍵字:  腦膜瘤 

        腦膜瘤是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占所有中樞神經係統(centralnervoussystem,CNS)腫瘤的36%,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65歲以後顯著上升。腦膜瘤在女性中的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兩倍,在35~54歲年齡段的女性中,腦膜瘤的發生率大概是男性的三倍。

        此外,腦膜瘤是中胚層起源的腫瘤,被廣泛認為來源於蛛網膜絨毛和顆粒狀蛛網膜帽細胞。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分類方案,將其分為三類:Ⅰ級(良性),Ⅱ級(非典型)和Ⅲ級(間變性),約80%的腦膜瘤為Ⅰ級;為預測其預後及惡性程度又將Ⅰ級腦膜瘤再分為腦膜皮瘤型、纖維型、過渡型、砂樣瘤形、血管瘤型、血管母細胞型、血管外皮細胞型、乳頭狀、間變性(惡性)等,而脂肪瘤性化生是一種罕見的組織變化。

        有國外學者在1931年首次作出描述,此後文獻陸續報道了64例病例,本研究對這些罕見病例進行綜述,旨在對這一疾病的臨床、病理病生表現及影像學特征上有更進一步認識。

1.病理生理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對腦膜瘤的分類,脂肪瘤性腦膜瘤為良性病變,分級為Grade1級,被認為是化生性腦膜瘤的亞型,並且包括能夠分化為不同亞型的含不同間充質細胞的腫瘤。常見的脂肪瘤性腦膜瘤化生分化由腦膜上皮、移行性和纖維性,這些類型的腦膜瘤含有類似於脂肪細胞或成脂細胞的腦膜上皮細胞。

        2003年,Bolat等創造了“脂化”一詞,以表示所有具有典型脂肪瘤性腦膜瘤特征的腦膜瘤。通過對文獻的分析,筆者發現脂肪堆積主要發生在腦膜上皮型、過渡型的腦膜瘤中,這些腫瘤包含腦膜上皮型細胞和具有主要脂肪細胞組織類型的細胞的混合物。而分泌型腦膜瘤是腦膜上皮細胞向分泌型轉化的結果;潛在的機製涉及腫瘤細胞糖基化改變。

        過去認為腦膜瘤中的脂肪積聚是由於腦膜上皮細胞的化生改變所致。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質的積累是由於腫瘤細胞的代謝異常,而不是真正的化生。脂肪細胞成分的比例為10%~90%,脂肪瘤型腦膜瘤腫瘤細胞的細胞質含有大的脂肪滴,主要由甘油三酯組成,其細胞核移向外圍,這些特征能將脂肪瘤性腦膜瘤與黃瘤性腦膜瘤區分開來,黃瘤性腦膜瘤的中心主要由膽固醇組成,而脂質細胞含有共同的細胞質成分、細胞突起和橋粒,其他鑒別診斷還包括脂肪肉瘤、軟骨瘤、轉移性粘液癌、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和表皮樣囊腫等。

2.臨床表現及相關假說

        與大多數腦膜瘤亞型一樣,脂肪瘤性腦膜瘤最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其症狀與腦膜瘤的大小和位置有關,幾乎所有脂肪瘤性腦膜瘤都發生在幕上部位,額葉和頂葉是最常見的部位。Okamoto等的病例中,病變位於小腦幕上;而Roncaroli等報告了3例脊柱部位的病例。與其他腦膜瘤亞型相似,癲癇和頭痛是主要的發病症狀;癲癇發作可能與位於額葉和顳葉的腫瘤有關,而頭痛則與頂葉腫瘤有關。

        此外,筆者總結發現,34%的病例症狀主要是頭痛,36%為癲癇發作,其次是視覺障礙占11%,偏癱占9%,步態不穩占6%,不太常見的症狀如提示額葉病變的行為障礙、記憶力減退和意識模糊,各占5%,其他輕微症狀包括肌肉無力、脊髓壓迫、注意力缺陷和語言障礙,各占3%,其餘6%的病例是在影像學檢查中意外發現的。

        Kasantikul等報告了1例脂肪瘤性腦膜瘤與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相關的病例,且提出AVM和腦膜瘤共存的原因是蛛網膜細胞受到慢性刺激,從而刺激腦膜病變的生長,該學者同時在對其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治療過程中出現硬膜下血腫,並在腦膜瘤周圍組織中發現紅細胞和含鐵血黃素,提出頭痛和癲癇等症狀的出現可能與血管瘤破裂有關,並指出不同厚度的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組成了脂肪瘤性腦膜瘤的血管網絡。

3.輔助診斷

        3.1影像學診斷

        在平掃CT上,典型的腦膜瘤表現為附著在硬腦膜的軸外實性病變,其密度與腦實質相似,增強均勻,由於脂肪組織成分的衰減值介於-50和-100之間,在CT平掃中脂肪瘤性腦膜瘤顯示為低密度;而在MRI成像中,當脂肪成分豐富時,病變在T1加權圖像和T2加權圖像中呈現高信號,在脂肪抑製序列中信號丟失;當脂肪成分較少時,T1和T2中的信號則是等強度的,而對比度增強是均勻的。

        此外,脂肪瘤性腦膜瘤引起的水腫常常不存在,若出現水腫則可能提示腫瘤已浸潤,在沒有腫瘤侵襲的特定腦膜瘤亞型(如分泌型)的情況下,水腫可能與腦膜細胞產生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相關。

        1例脂肪瘤性腦膜瘤進行的灌注加權磁共振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magneticresonance,PWI-MR)顯示,病變的異常血供不足,常表現為相對腦血容量(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rCBV)水平極低,因此精確評估脂肪瘤性腦膜瘤的放射學特征對於表征這種腫瘤的良性性質具有重要意義,CT圖像顯示的低密度常與囊性變性、腫瘤壞死或既往出血相關,而T1加權MRI顯示的高強度常與脂肪瘤、畸胎瘤或偶發出血相關。

        3.2病理學及免疫組化

        Colnat-Coulbois等報道了1例顳葉脂肪瘤性腦膜瘤伴有大蝶骨翼肥厚,與此相反,有研究者發現相關病例出現頂葉脂肪瘤性腦膜瘤並伴有骨內壁侵蝕,這提示該腫瘤對骨質既有刺激成骨作用也有破骨效果。在大多數病例的術中,肉眼可見該腫瘤邊緣清晰,病變呈淡黃色、柔軟,難以與脂肪組織區分,不同組織學表現為脂肪瘤成分38%,過渡腦膜瘤12%,分泌性腦膜瘤8%,微囊性腦膜瘤脂肪瘤成分3%,在組織學上,由常規類型腦膜瘤內的脂肪細胞樣細胞組成,這些細胞末端呈錐形,細胞核呈圓形,細胞質為嗜酸性,有絲分裂指數非常低,增殖率Ki67標記顯示值<1%。

        此外,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脂肪瘤性上皮化生腦膜細胞對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membraneantigen,EMA)具有免疫反應性,10例腦膜瘤表現為孕酮受體,9例腦膜瘤顯示S-100蛋白陽性,3例腦膜瘤顯示CD-99陽性,3例腦膜瘤顯示細胞角蛋白陽性,2例CEA陽性,脂化腦膜瘤細胞對EMA、孕酮受體呈陽性(與更嚴重預後和複發相關),而對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雌激素則為陰性;此外,脂化腦膜瘤細胞的鈣黃素也為陰性,已被證實為高度敏感但非特異性標記物。

        綜上,這些組織病理學特征是區分該腫瘤典型的脂肪瘤病過程與其他診斷的必要診斷要素,在腫瘤脂化的情況下,脂肪瘤性腦膜瘤和脂肪瘤的鑒別診斷依賴於免疫組化分析,E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VMT)是腦膜瘤的獨特標記物,反映了上皮細胞和間充質細胞,而S-100和孕酮受體則可證實細胞是否為腦膜上皮細胞分化。此外,在同時存在分泌細胞和脂肪細胞存在的情況下,分泌型腦膜瘤的透明包涵體還會顯示周期性酸性席夫(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陽性。

4.鑒別診斷

        4.1黃色瘤型腦膜瘤

        黃色瘤型腦膜瘤肉眼呈扁圓形,包膜完整,切麵灰白淡黃色,實性。鏡下可見散在大片泡沫細胞,泡沫細胞與脂肪瘤性腦膜瘤中的脂肪細胞之不同。泡沫細胞體積較大,胞漿內充滿細小空泡,胞核位於中央其所含脂滴為膽固醇酯。該泡沫細胞形成有兩種可能:①由腦膜皮細胞向中胚層分化,進而形成泡沫細胞;②有局部組織出血壞死,膽固醇沉積等繼發巨噬細胞吞噬而形成肉芽腫性改變,其確切機製有待進一步研究。

        4.2微囊性腦膜瘤

        微囊性腦膜瘤肉眼呈暗紅色,包膜完整,質軟,半透明狀富含水分,切片見多發性小囊如海綿狀;鏡下見瘤組織內有大小不等的囊腔,腔內見粉染的漿液,內表麵未見細胞被複。囊壁由瘤細胞構成,細胞核圓形,胞漿淡粉色,部分瘤細胞有胞漿突起,部分呈渦旋狀排列。

5.治療

        5.1手術治療

        與其他非典型腦膜瘤一樣,目前對於脂肪瘤性腦膜瘤或腫瘤再複發的患者,手術治療仍是首選並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不僅能快速緩解脂肪瘤性腦膜瘤患者因顱內腫瘤占位效應引起的壓迫症狀,而且便於醫師於術中直觀地了解腫瘤血供、壞死鈣化等情況,脂肪瘤性腦膜瘤切除程度主要受限於腫瘤位置、大小及與周圍正常腦組織和神經的空間結構關係。

        顱底、海綿竇區、侵襲竇內的脂肪瘤性腦膜瘤常較難實現手術全切。顱底腦膜瘤手術難度大,較其他位置更難實現腫瘤的全切除。Matsuyama等估計脂肪瘤性腦膜瘤的複發率約為17%,這些複發與未完全切除的病例有關。脂肪瘤性腦膜瘤雖被歸類為世界衛生組織I級腫瘤,但Aage等描述的一例脂肪瘤性腦膜瘤,其細胞增生、小細胞改變和鞘狀結構提示為世界衛生組織Ⅱ級腫瘤的非典型腦膜瘤。

        同時Sadiya等描述的複發性腦膜瘤的病例表現為非典型增生(有絲分裂>4/10hpf)、脂肪瘤型腦膜瘤和局灶性乳頭狀的特征。因此,正確識別這些與腫瘤侵襲性和較高複發率相關的特征至關重要。

        5.2輔助性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脂肪瘤性腦膜瘤手術治療後的常見輔助治療方式,但無論是傳統的放射治療還是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診療方案及具體療效,均存在一些爭議。有學者分析了一組1993—2013年間接受術後伽馬刀治療的包括脂肪瘤性腦膜瘤的非典型和間變性腦膜瘤患者,這組患者中位腫瘤體積和邊緣劑量分別為11.7ml(範圍2~53ml)和13.1Gy(範圍12.0~16.5Gy),結果顯示,世界衛生組織Ⅱ級腦膜瘤患者3a和5a總生存率分別為97.1%和88.3%,作者推薦使用更高的邊緣劑量(>13Gy)來實現更好的脂肪瘤性腦膜瘤局部控製。

        5.3藥物治療

        目前暫無針對脂肪瘤性腦膜瘤的藥物治療,但鑒於脂肪瘤性腦膜瘤屬於非典型腦膜瘤的一種,適用於非典型腦膜瘤的相關藥物或許能作為以後治療方向的參考,如舒尼替尼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製類藥物,可通過抑製VEGF受體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的途徑達到治療腫瘤的作用;吉非替尼作為一種選擇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製劑同樣被應用於腦膜瘤治療中;羥基脲可透過血腦屏障,也是首個用於治療難治性腦膜瘤的藥物,已被證實體外可以通過引起細胞凋亡抑製腦膜瘤細胞生長,其在複發性腦膜瘤治療中的作用已被廣泛探討。

6.結語

        通過回顧文獻,本研究展示了有助於正確識別這種罕見類型腦膜瘤的典型特征。脂肪瘤性腦膜瘤在症狀出現時的主要臨床特征是癲癇發作,隨後伴有頭痛和偏頭痛,伴有或不伴有視覺先兆。脂肪瘤性腦膜瘤的影像學揭示了有助於正確分類和區分脂肪瘤型腦膜瘤和不同來源的病變的特征,這些病變在MRI序列上表現出相似的密度或強度,但具有惡性行為。

        鑒於特異性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學檢查結果與放射學特征存在一定聯係,所以運用組織學、免疫組織學表現與影像學表現相結合能更早地識別區分脂肪瘤性腦膜瘤,主要需要與黃色瘤型腦膜瘤和微囊型腦膜瘤相鑒別,對於脂肪瘤性腦膜瘤,盡可能手術切除仍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部分或不完全切除並伴有殘餘腫瘤將可能導致高複發率,全部切除為治療該罕見疾病的根治方法,有更好的預後並能降低複發率,此外,針對脂肪瘤性腦膜瘤的輔助性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雖然不多,但已有研究表明其對大部分非典型腦膜瘤具有重要意義,對以後脂肪瘤性腦膜瘤的治療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來源:蔣穀峰,周傑.脂肪瘤性腦膜瘤相關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22,29(21):36-39+44.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