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JAMA Network Open:帶有形態重複性映射持續性心房顫動的導管消融

作者:Bob Wang 來源:MedSci原創 日期:2023-11-29
導讀

         房顫(AF)是最常見的診斷心律失常,在全球範圍內導致顯著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肺靜脈隔離(PVI)是房顫消融的基石,盡管它仍然與持續性房顫的次優結果有關。持續性房顫的最佳消融策略仍未確定,應探索替代方法。一種新的驅動引導方法已經作為替代方法出現,其他各種映射方法在小人群中產生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結果。 Lin等人和Narayan等人之前的前瞻性研究評估了由重複和/或有組織的類似電圖指導的基底修改,以消除

關鍵字:  房顫 

        房顫(AF)是最常見的診斷心律失常,在全球範圍內導致顯著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肺靜脈隔離(PVI)是房顫消融的基石,盡管它仍然與持續性房顫的次優結果有關。持續性房顫的最佳消融策略仍未確定,應探索替代方法。一種新的驅動引導方法已經作為替代方法出現,其他各種映射方法在小人群中產生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結果。

        Lin等人和Narayan等人之前的前瞻性研究評估了由重複和/或有組織的類似電圖指導的基底修改,以消除轉子和焦點源。從這些研究中,電圖相似性分析可用於檢測心房中具有穩定激活波形的區域,無論空間波前傳播如何。

        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Lin等人開發了一個映射軟件,通過周期性(多個激活波的重複時間進化模式)和相似性(相互相似的波形的程度)評估區域電圖,因此命名為PRISM,在一項案例對照研究中,PRISM引導的方法提高了AF的自由度。

        2023年11月22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文章,進行了一項前瞻性和多中心試驗,以測試以下假設,即為持續性AF添加PRISM引導消融可能會增加維持竇性心律的機會。

        這項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於2019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進行,包括亞洲3個中心注冊的持續性房顫患者。2022年10月1日對數據進行了分析。患者以1:1的比例被分配到PRISM引導的方法(第1組)或常規方法(第2組)。主要結果是在6個月和12個月時遠離房顫或其他心房失常超過30秒。

        研究結果顯示,共登記了170名患者(平均[SD]年齡,62.0[12.3]歲;136名男性[80.0%])(第1組85名患者和第2組85名患者)。與第2組患者相比,更多的1組患者在12個月時實現了房顫的自由(60[70.6%]對40[47.1%])。多變量分析表明,PRISM引導的方法與心房心律失常複發的自由度有關(危險比,0.53[95%CI,0.33-0.85])。

        綜上所述,在這項持續性房顫消融的隨機臨床試驗中,從高密度映射中獲得的波形相似性和複發模式可能會為持續房顫消融提供更好的指導方法。與傳統程序相比,我們新的特定底物消融策略減少了複發性房顫的頻率,並增加了維持竇性心律的可能性。

        原文出處

        Lin C,Lin Y,Higa S,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With Morphologic Repetitiveness Mapping for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JAMA Netw Open. 2023;6(11):e234453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44535.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