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防控高血壓,這幾種因素也很重要

作者:佚名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日期:2022-06-24
導讀

          高血壓是全球心血管疾病 (CVD) 的主要危險因素,它是一種慢性病,常被人稱為“無聲的殺手”,在中國,估計有2.445億成年人(占中國成年人口的 23.2%)患有高血壓,大約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且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關鍵字:  高血壓 

        高血壓是全球心血管疾病 (CVD) 的主要危險因素,它是一種慢性病,常被人稱為“無聲的殺手”,在中國,估計有2.445億成年人(占中國成年人口的 23.2%)患有高血壓,大約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且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並沒有治愈高血壓的辦法,我們隻能將血壓控製在正常範圍內,從而阻止由高血壓導致的並發症的發生,使患者得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了解更多血壓控製方式,如飲食、生活方式及抗壓藥物,對於預防、管理高血壓及其並發症至關重要!但這些方式到底是如何影響人體的血壓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高血壓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腸道菌群:選擇性地補充”目標腸道菌“

        血壓的控製常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幹預,同時合理選擇降壓藥物。但發現目前盡管有多種抗高血壓藥物可用,但仍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對藥物產生耐藥性,血壓控製不好。

        近日Hypertension上的一項新研究比較了抗高血壓藥物喹那普利在腸道細菌正常且有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與腸道微生物群被大劑量抗生素抑製SHR之間的療效。結果發現喹那普利的降壓作用在SHR+抗生素組中更為明顯,表明SHR的腸道微生物群降低了喹那普利的降壓作用。

        研究通過對動物腸道細菌組成的分析確定了糞球菌是起主要作用的菌群。糞球菌具有酯酶活性,試驗證明,糞球菌能夠選擇性的分解酯類ACEI雷米普利,從而影響降壓效果,而不影響非酯類ACEI(如賴諾普利)[1]。

        這表明未來可通過飲食、益生菌和益生元等來改善腸道微生物群,從而調節血壓藥物療效來達到控製血壓的目的。

        具體措施:

        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係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健康的作用,從而產生有利於健康作用的單微生物或組成明確的混合微生物,例如酸奶。特定的微生物菌株等,可以選擇性地用於補充新型腸道微生物[2]。

        飲食:長期膳食攝入會影響人體腸道中數萬億微生物的結構和活性,飲食成分還可以與腸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並改變腸道內的腔環境[3]。

        陽離子攝入量:減鹽和代鹽為有效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鹽(NaCl)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但除鈉離子外,其他陽離子對高血壓的影響值得更多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在食用鹽中可能含有的其他陽離子,探討它們是否對高血壓有影響及其潛在機製。結果發現低鈉(尤其低鈉/鉀比值)、高鉀、高鈣飲食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它們通過多種可能的機製發揮高血壓控製作用[4]。

        這表明在生活中減鹽和代鹽是控製高血壓的有效方法,應該考慮更多的鹽替代方法。

        具體措施:

        使用低鈉鹽(含鉀代鹽)代替普通食鹽。

        階梯式控鹽法[5]:就是為低鹽飲食設立了多個控鹽階梯,每個階梯設定不同的控鹽目標,每個階梯的執行周期為 4 周,為患者低鹽飲食提供一個循序漸進的控鹽目標和過程。

        避免食用隱藏高鹽食品:如各種醬類,腐乳、辣椒醬等醬類,另外還有榨菜、酸豆角等鹹菜。

        非必需氨基酸:增加攝入可降低高血壓

        有研究通過氨基酸分析儀對64例高血壓患者及50名正常人血漿21種遊離氨基酸進行檢測,並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胰島素,C肽血脂及尿β2-MG。其中,有並發症患者(33例)為Ⅰa組,無並發症者(31例)為Ⅰb組[6]。

        結果高血壓患者血漿中遊離氨基酸存在失衡,與正常人比較,必需氨基酸中纈、亮、異亮、苯丙、色氨酸升高,以Ⅰa組升高顯著(P<0.01)。而非必需氨基酸除精、丙氨酸升高外,牛磺酸、穀、鳥、甘、絲、羥脯氨酸均低於正常人。這表明氨基酸失衡與高血壓及其並發症關係密切[6]。

        具體措施:

        除低鈉低膽固醇飲食外,高血壓患者應調整其飲食結構,適當增加飲食中牛磺酸(是一種非必需氨基酸,主要通過人類飲食獲得,被廣泛用作膳食補充劑)[7]、葉酸的攝入,限製過多蛋白(必需氨基酸)的攝入,尤其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前體物質蛋氨酸的攝入。對減輕體重,降低血壓、血糖、血脂、抗脂質過氧化、預防動脈硬化均有益處。

        皮膚溫度

        近日,心血管權威雜誌Hypertension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為了探究了皮膚溫度和動態血壓之間的關聯,以及現實生活中皮膚溫度在血壓對環境溫度響應中的介導作用。通過對584 名老年人進行了 48 小時的動態血壓(BP)和 皮膚溫度(ST)重複測量並進行了縱向分析。主要檢查遠端(手腕和腳踝的平均值)和近端(腹部)ST 與收縮壓的關聯,結果發現ST,尤其是肢端皮膚溫度,與BP呈負相關。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針對ST調控以減少高血壓導致的冬季心血管死亡事件[8]。

        例如,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氣溫下降會使高血壓患者特別敏感,皮膚的溫度感受器接受冷刺激後,立即產生血管收縮,致血壓升高,稱之為“加壓反應”[9]。輕者會感到頭脹、頭痛不適,重者則可能引發嚴重並發症。所以,寒冷的冬季高血壓患者更須注意保暖。

        具體措施:

        防寒保暖:在冬季,室外溫差較大,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頭部、頸部肌膚。

        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多食用低鈉、低脂、低膽固醇等富含營養的食物,忌食油膩食物,同時輔以適當的有氧運動,如飯後散步、太極等。需注意:應避免在早晨運動,早晨室外溫度較低,且患者血壓較高,運動易導致其他並發症的發生。

        情緒良好:高血壓患者寒冷的冬季也應隨時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避免因情緒大起大落導致心梗及腦卒中等並發症的出現。

        總結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無法根治,那麼學會如何正確控製血壓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了解與血壓控製相關因素也至關重要,目前亟待專家們探索出更多潛在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機製。同時了解與血壓控製更深層的因素,並與日常飲食與生活相聯係,才能更好的預防或控製血壓。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