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熱點報道

 

ISC2015:專家解讀剖析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四大研究

本文作者:北京天壇醫院 繆中榮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李小剛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程忻 董強 發自美國納什維爾 2015年國際卒中大會(ISC2015)於2月11-13日在美國納什維爾舉行。2月的納什維爾,天氣有些寒冷,但是從全世[詳細]

ISC2015:卒中預防進展

本文作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黃立安 徐安定 發自美國納什維爾 2015年國際卒中大會(ISC)濃墨重彩的熱點當屬急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多項研究的陽性結果將對急性卒中臨床實踐產生深遠影響。在缺血性卒中預防領域,[詳細]

中國研究

ISC2015:他汀治療或可減少卒中後感染風險

卒中後感染常見並對患者有害,而抗生素的預防效果不令人滿意。研究已證實他汀具有多效性神經保護效應,包括抗感染功能。既往研究已表明他汀可有效治療和預防不同的感染,但他汀是否降[詳細]

ISC2015:對高危孕婦篩查卵圓孔未閉或可預防卒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Lei Chen等對有或無卵圓孔未閉(PFO)的妊娠患者卒中的臨床特征進行了前瞻性探討。結果表明,相對於非PFO妊娠相關性卒中,PFO可能帶來獨特風險。新的危險因素如 May-Th[詳細]

ISC2015:低體重是缺血性卒中不利結局的最高危險因素

超重和肥胖對卒中後結局的影響尚存爭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孫偉平等在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中探討了體質指數(BMI)與卒中的關係。結果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BMI和卒中結局存在J型[詳細]

學科進展

研究進展

ISC2015:TNK-tPA溶栓治療輕型卒中的合適劑量

國際卒中大會(ISC2015)公布的TEMPO-1研究表明,在伴有顱內動脈閉塞的輕型卒中患者中,利用替奈普酶(TNK-tPA)溶栓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並且0.25 mg/kg劑量實現的再通率較高。 此項多中心、前瞻性隊列[詳細]

ISC2015:脫水與卒中病情加重具有相關性

國際卒中大會(ISC2015)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與脫水患者相比,卒中發生時水液平衡良好的患者更有可能轉歸更佳。 此項研究共納入16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並利用BUN/肌酐比和尿比重評估了患者的水液平衡狀況。[詳細]

老年人收縮壓靶標升高增卒中風險

美國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高血壓委員會(JNC)製定的2014年《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推薦無慢性腎病或糖尿病的老年人群(年齡60歲)血壓靶標為150/90 mmHg。而近期舉行的國際卒中大會(ISC2015)公布的一項口頭摘[詳細]

卒中6小時內硝酸甘油治療可改善患者預後

卒中患者急性期高血壓(BP)常見,並與其轉歸不佳有關。RIGHT研究顯示,硝酸甘油(GTN)可降壓並改善功能轉歸。國際卒中大會(ISC2015)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卒中發病後6小時內給予患者GTN治療與患者預後較好(包[詳細]

ISC2015:卒中幸存者患癌風險更高

國際卒中大會(ISC2015)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卒中患者罹患癌症發生率較高。 該研究分析了來自維生素預防卒中的多中心研究的數據,包括3247例無癌症受試的輕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他們年齡均在35歲以上。計算卒[詳細]

早期血管內治療可降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率

加拿大一項研究表明,在近端血管閉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可改善功能轉歸並降低死亡率。論文2月11日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 此項III期試驗名為ESCAPE研究,共[詳細]

ISC2015:卒中急性期治療應思考的七件事

小結:與標準治療相比,如果治療在卒中發作6 h後開始,血管內治療可改善部分主動脈血管閉塞患者的預後。2014年北美Solitaire急性卒中登記處的NASA注冊研究顯示,球囊引導導管可以改善使用Solitaire設備的患[詳細]

院前用硫酸鎂不改善卒中患者90天時殘疾轉歸

2月5日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於卒中患者,院前開始用硫酸鎂治療是安全的,且一旦患者卒中症狀出現,可在2小時內開始啟用,但並不改善其90天時的殘疾結果。 研究[詳細]

你知道卒中在哪個季節和月份高發嗎?

韓國學者通過對氣象和空氣汙染參數納入考慮中發現,卒中及其亞型的發生率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和月變異性。論文2月10日在線發表於《卒中》(Stroke)雜誌。 研究者分析了3001例序貫性卒中事件,計算了每100 000[詳細]

早期他汀幹預或可預防急性腔隙性腦梗死進展

一些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幾天內科出現臨床神經功能惡化,但與腔隙性腦卒中進展有關的因素尚不明。因此,日本學者對此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與急性腔隙性腦卒中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和複發的相關因素包括老[詳細]

早期血管內治療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轉歸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表明,在CT灌注成像顯示近端腦動脈閉塞且組織可挽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與單獨阿替普酶相比,早期利用支架取栓器行血管內血栓摘除可改善灌注、早期神經病學恢複和功能轉歸。論文2月11日在[詳細]

ISC2015:低維生素D水平能否預測卒中嚴重程度?

2015年2月11日至13日,今年的國際卒中大會在納什維爾(美國田納西州首府)如期舉行,現在醫脈通小編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今年大會的熱點研究。◆ 研究發現,與正常維生素D水平患者相比,低水平者在卒中後3個[詳細]

ISC2015:新型彈簧圈改善動脈瘤破裂治療效果

2015年2月11日至13日,今年的國際卒中大會在納什維爾(美國田納西州首府)如期舉行,現在醫脈通小編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今年大會的熱點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288例患有中型腦動脈瘤破裂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詳細]

ISC2015會議日程 下載

2015年國際卒中大會(ISC)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11~13日在納什維爾舉行,大會主席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Kyra J. Becker教授。本屆會議秉承以往舉辦風格,口頭報告、壁報、專題討論會及講座中許多內容均為頂尖研究[詳細]

評論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友情鏈接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