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Psychiatry Research:重度抑鬱症患者認知表現的縱向變化模式

作者:xiongjy 來源:MedSci原創 日期:2023-08-21
導讀

         探索抑鬱發作後認知表現的縱向變化模式對於治療殘留認知症狀、實現完全緩解和預防複發非常重要。一些縱向研究表明,通過治療過程,認知能力顯著改善。也有研究表明,即使在達到緩解後,殘留的認知症狀也可能持續存在。這些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重度抑鬱症(MDD)中認知障礙的異質性導致的。 MDD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MDD的認知障礙也是如此。既往的橫斷麵研究報告了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主要涉及執行功能、注意力、處

關鍵字:  抑鬱 

        探索抑鬱發作後認知表現的縱向變化模式對於治療殘留認知症狀、實現完全緩解和預防複發非常重要。一些縱向研究表明,通過治療過程,認知能力顯著改善。也有研究表明,即使在達到緩解後,殘留的認知症狀也可能持續存在。這些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重度抑鬱症(MDD)中認知障礙的異質性導致的。

        MDD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MDD的認知障礙也是如此。既往的橫斷麵研究報告了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主要涉及執行功能、注意力、處理速度和記憶力。以前的研究發現,不到30%的MDD成年患者表現出顯著的認知障礙,這與不良結果,高複發率和社會功能下降有關,而很大一部分患者表現出無法檢測到的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探索MDD患者認知障礙亞型不僅對於區分認知障礙患者至關重要,而且有助於進一步識別抑鬱發作後的認知表現模式。

        數據驅動的聚類分析是根據個體的認知表現對個體進行分組的方法。K 均值聚類分析是最常用的分區聚類分析方法。它可以處理比分層聚類更大的數據集,並且它使用隨機數種子來確保初始中心值的穩定性。由於MDD患者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臨床,認知和遺傳特征,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了解MDD患者之間的細微差異並識別不同的表型。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急性抑鬱發作期間和之後認知亞型的縱向變化模式。基於先前關於MDD患者認知表現異質性的發現,作者提出了三個假設:1)MDD患者在急性發作和隨訪階段可能存在不同的認知亞型,2)MDD患者的認知模式在抗抑鬱藥治療6個月後可能不會改變,3)考慮臨床特征對認知表現的影響, 通過 6 個月的治療,認知亞型的變化有潛在的預測因素。

        為了驗證假設並探索認知亞型的縱向變化模式以及急性抑鬱發作期間和之後變化的潛在預測因子,本研究對153名成年無藥物MDD患者和142名匹配的健康對照(HCs)進行了全麵的認知測試。

        本文的病例來自2013年至2018年從駐馬店精神病醫院(中國河南)招募的162名MDD患者,以及作為對照從周邊社區招募的142名健康人。本研究是一項為期6個月的隨訪研究。所有受試者在基線和治療後6個月接受了臨床評估和認知測試。認知測試的電池由 6 個子測試組成,用於評估 4 個認知領域,包括執行功能、注意力、處理速度和記憶力。此外,還使用HAM-D評估了抑鬱症狀,使用漢密爾頓焦慮評定量表(HAMA)評估焦慮症狀,並使用童年創傷問卷評估童年創傷經曆。

        統計分析方麵,首先使用公式將四個認知領域的原始分數轉換為標準化 Z 分數,然後,通過彙總相關子測試的標準化z分數來計算每個域的z分數。為了平衡域之間子測試數量的差異,計算了每個域的每個子測試的平均 z 分數。“NbClust”包用於 k 均值聚類分析。MDD組和HC組之間的人口統計數據和認知功能的差異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測試。性別和童年創傷的差異采用卡方檢驗確定。方差分析還用於檢驗聚類組之間的差異。使用多變量協方差分析(MANCOVA)對聚類組之間的認知表現進行比較,年齡,性別和教育水平為協變量。事後分析采用最不顯著差異檢驗比較MDD患者和HC患者的認知表現,采用二項式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fMDD患者認知集群受損的風險或保護因素。

        MDD/fMDD和HC患者使用k均值聚類方法分別最佳地聚類(基於四種認知功能)分為兩種亞型。保留認知亞組的MDD患者(n = 91,59.5%)表現接近正常,所有四個認知域的平均Z評分範圍為-0.36和-0.06。認知受損亞組(n = 62,40.5%)的患者出現中度至重度認知功能障礙,所有四個認知域的平均Z評分範圍為-1.71和-1.07。同樣,保留認知亞組(n = 71,50%)的HC表現正常,所有四個認知領域的平均Z評分範圍為0.41和0.61,受損認知亞組(n = 71,50%)的HC表現為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所有四個認知領域的平均Z評分範圍為-0.61和-0.43。

        在急性抑鬱階段,四個亞組之間在認知功能的所有領域都存在顯著差異(均 p < 0.05),認知功能受損亞組在所有四個認知領域的得分均顯著低於認知功能保持亞組(均 p < 0.05)。在使用抗抑鬱藥物治療 6 個月後,四個亞組在所有認知領域的得分也存在顯著差異(均 p < 0.05),認知功能受損亞組在所有認知領域的得分均顯著低於認知功能保持亞組(均 p < 0.05)。

        在所有患者中,10.3%的患者在治療 6 個月後認知能力有所改善,從認知能力受損組轉為認知能力保持組;9.2%的患者在隨訪期間從認知能力保持組轉為認知能力受損組。大多數患者(80.5%)隨著時間的推移表現出認知穩定性,這反映在他們最初的認知亞組沒有變化。在認知保留組中,83.6%的患者在治療 6 個月後仍留在認知保留組,而在認知受損組中,76.3%患者在治療 6 個月後仍留在認知受損組。在認知模式保留組中,與認知模式未發生改變的亞組相比,認知模式發生改變的亞組患者年齡明顯偏大(p = 0.039)、女性比例明顯偏高(p = 0.008)、受教育程度明顯偏低(p = 0.019)、抑鬱症狀嚴重程度明顯偏高(p = 0.034)。在認知障礙組中,與認知模式未發生改變的亞組相比,認知模式發生改變的亞組的受教育程度更高(p = 0.034),病情緩解的百分比更高(p = 0.040)。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了,在MDD急性發作期有兩個不同的認知集群,即一個以認知能力保持為特征的集群和一個以認知能力受損為特征的集群。治療 6 個月後,這兩個認知群組也被發現。此外,從基線到 6 個月的隨訪期間,隻有少數患者從一個認知群跨越到另一個認知群。其次,發作期認知能力受損群組的特點是年齡大、受教育程度低、發病年齡早、抑鬱症狀和焦慮症狀更嚴重。治療 6 個月後的認知障礙可通過發作期的認知障礙、非緩解狀態、當前病程較長、年齡較小、教育程度較低等因素預測。

        本研究提供了初步證據,支持存在一個在抑鬱症病程中持續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亞群,認知障礙亞群的特征不僅包括疾病狀態,還包括基線時的認知障礙。

        原始出處:

        Guo W, Liu B, Wei X, Ju Y, Wang M, Dong Q, et al. The longitudinal change pattern of cognitive subtypes in medication-free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cluster analysis. Psychiatry Res. 2023;327:115413.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