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

女人不用生孩子了?“人造子宮”即將用於人體試驗!

作者:王玲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3-10-25
導讀

         近期,美國向FDA申請人造子宮的人體試驗,這個消息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機器生娃的可能。 去年,美國生物學家Hashem Al-Ghaili描繪了一種構想。在一間人造子宮工廠中,成千上百個蛋殼一樣形狀的人造子宮整齊排列在實驗室中,嬰兒們在裏麵孕育生長。按照Hashem的構想,人造子宮將取代人類子宮,百萬嬰兒將在實驗室中誕生。 10年前,這樣的構想還主要存在科幻電影中,如今正慢慢在現實中上演。西班

關鍵字:  人造子宮 

近期,美國向FDA申請“人造子宮”的人體試驗,這個消息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機器生娃的可能。

去年,美國生物學家Hashem Al-Ghaili描繪了一種構想。在一間人造子宮工廠中,成千上百個蛋殼一樣形狀的人造子宮整齊排列在實驗室中,嬰兒們在裏麵孕育生長。按照Hashem的構想,人造子宮將取代人類子宮,百萬嬰兒將在實驗室中誕生。  
 
10年前,這樣的構想還主要存在科幻電影中,如今正慢慢在現實中上演。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亞多國均開發人造子宮技術,在羔羊和仔豬上做了許多試驗並發表研究。人造子宮的技術問題逐漸改進,培育的時間越來越長。
 
近年來,多國陸續申請啟動“人造子宮”的人體試驗,希望該技術能在人類身上開展研究。隨著全球生育率持續低迷,解放女性子宮的呼聲越發高漲,人造子宮是否可以替代人類生孩子?
 
 
01
人造子宮——從動物到人類的跨越
         

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CHOP)用了8隻羔羊進行試驗,研究者將一隻在母體發育了107天的胎羊,移送到“人造子宮”裏發育了28天,期間胎羊長出了毛,肺和大腦逐漸發育成熟,能夠正常呼吸。綿羊的懷孕期約為5個月,生理上相當於人類胎兒在妊娠23~24周時進入“人造子宮”,並且發育到了32~33周。

人造子宮,其實是一個透明的“生物袋”,裏麵充滿了電解質的液體,用於模擬子宮和羊水。人造子宮技術關鍵是如何通過血液循環提供氧氣並清除二氧化碳。CHOP團隊將胎羊臍帶中的血管連接到體外給血液充氧,隨著胎羊心髒的規律泵血,完成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和清除二氧化碳。

美國密歇根大學開發了另一種人造子宮係統,沒有生物袋和人工羊水。而是將氣管插管連接到胎羊的肺部,使用泵從頸靜脈抽出血液,在體外充氧,然後通過臍靜脈送回體內。密歇根大學的人造子宮胎羊目前培育時間約為2周。

相比之下,CHOP團隊的胎羊能存活4周,是目前人造子宮技術裏培育時間最久的。工作負責人艾倫·弗萊克醫生透露,CHOP團隊利用該技術已孕育了超過300多隻羔羊,動物試驗非常順利。

 
2019年,CHOP團隊幾名成員加入了初創公司Vitara Biomedical,籌集了1億美元用於人造子宮裝置的優化開發,優化後的裝置被命名為“新生兒發育子宮外環境”,即EXTEND。這也是最接近人體試驗階段的設備。隨後CHOP團隊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出申請,希望批準人造子宮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
 
據媒體報道,FDA召開了獨立顧問會議,討論了該技術監管和倫理方麵的問題。一旦該項目被批準,人造子宮從胎羊轉移到人類將是巨大的飛躍。
 
 
02
人造子宮是否能替代胚胎到胎兒全過程?
         

關於未來人造子宮的用途,CHOP團隊在會議上強調,這項技術的目的不是、也不能支持從受孕到出生的發育全過程。

目前是為了幫助極早產兒在體外存活下來,能夠正常發育,保證肺部和腦部不受損傷。極早產兒指妊娠期不到 28 周的胎兒,包括感染、激素失衡、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引起的過早產。相比28周後出生的早產兒,其存活率極低。

與早產兒保溫箱不同的是,一、人造子宮技術能對存活率更低的極早產兒展開救助;二,28周後出生的早產兒可以通過自然分娩,再被送入保溫箱護理。CHOP團隊的人造子宮技術則必須通過剖腹產將胎兒提前取出,移送到人造子宮裏供氧。
         
當胎兒的器官在“人造子宮”裏得到充分發育,存活的可能性更高時,工作人員會對胎兒停止供應,並完成“人工分娩”。對於習慣性流產、意外性流產、能懷孕卻保不住胎的女性來說,人造子宮在更大程度上保住胎兒,大大解決她們的困擾。
         
總的來說,由於技術問題和倫理爭議,人造子宮技術目前不包括從胚胎到胎兒的孕育過程,無法替代人類子宮去“批量造人”。但可以增強對早產嬰兒的護理和培育。
 
 
03
“人造子宮”——未來和困境?
         

目前,多國紛紛投入到人造子宮的研究中,動物試驗相對成熟。但是培育出來的胎兒仍要麵臨後續的問題:1.人造子宮內胎兒感染;2.出生後的胎兒難以存活。

我國首次人造子宮羊體外培育實驗於2021年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啟動,截至目前試驗胎羊已經超過10隻,人造子宮內培育時間達1周左右。試驗負責人、肺移植外科主任醫師趙高峰介紹道,人造子宮有5大技術難點,感染是國內研究的難點。
         
其一是恒溫,這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已經不成問題。其二是供氧,羊水中的胎兒所需氧氣不需要通過呼吸獲得,而是通過臍帶血輸送,在人造子宮裏則采用體外膜氧合(ECMO)方式輸送。這套係統依靠血管插管將血液導出,在體外人工肺裏進行氧合後,再輸回胎兒體內。但由於插管本身的限製,ECMO運轉過程中,胎兒會出現多種並發症,影響供氧效率。其三、四分別是營養和排泄。胎兒發育所需營養的輸送以及廢物代謝過程,在人造子宮中都通過循環係統實現。循環係統本身的維護和穩定性依然需要優化,並且這一過程很可能帶來第五大難點——感染
         
人工羊水中一旦混入病菌,胎羊很容易發生感染甚至導致死亡,這直接關係到胎羊培育的成敗。到目前為止,“人造子宮”胎羊存活時間最長的是4周,來自CHOP團隊。人造子宮的安全穩定性仍然需要改進。
         
2.“人造子宮”裏的動物出生後的壽命不長,研究者要麵臨長期培育的技術難題。
         
2017年,日本衝繩企業開發了人造子宮的研究,並於今年培育出了珍稀動物細尾燈籠鯊的幼體。在試驗初期,完成孵化期的鯊魚被放入海水箱中幾天後就全部死亡。為解決該問題,在臨近分娩期時,研究者將人造羊水逐步替換成海水,讓幼鯊提前適應海水環境,最近一批的鯊魚存活了7個多月。
         
對於人體試驗來說,完成從子宮內到子宮外的培育,則需要更高的技術要求。
 
 
04
人造子宮技術的倫理爭議
         
與克隆技術一樣,人造子宮所麵臨的複雜的倫理問題。
         

還記得綿羊“多莉”嗎?1996年,世界上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動物綿羊多莉誕生,標誌著“無性繁殖”的成功,並且預示著生物技術時代的來臨。該研究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但同時遭遇了激烈的倫理爭議。

無論是人造子宮羊,還是克隆羊,都已經不是傳統意義出生的胎兒,均是生物技術產出的動物。父母是否會隨著人造子宮的出現而被取締?如果人造子宮技術被允許“造人”,那麼是否會被用於商業用途?
         
在《逃出克隆島》電影中,一批批克隆人類被“批量生產”,並且作為本體的器官移植源而存在。工作人員每天要監測克隆人生命體征,確保能為本體提供健康的器官。一旦不符合要求,這些商品似的克隆人就會被處死,正因如此,也引發了人類和克隆人的戰爭。
         
人造子宮的誕生,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是個未知數,對於人類是好是壞呢?
 
來源:醫學論壇網
作者:王玲
編輯:多魚

審校:清揚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