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人體胰島素總量有限,先用完先得糖尿病?如何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作者:佚名 來源:骨科大夫時代 日期:2021-08-04
導讀

          說起胰島素,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陌生,胰島素是我們身體裏本來就分泌的物質,幫助我們身體對糖分進行代謝,控製血液中糖分的數量,避免引起一係列的代謝並發症狀。 而大多數的糖尿病都屬於2型糖尿病,且糖尿病衍生的一大病因就是胰島素效率過低。有些人認為,如果我們吃糖太多,胰島素會大量消耗,而人身體的胰島素總量是有限的。誰先吃完誰就會得糖尿病。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信?專家為您仔細講解辟謠:

關鍵字:  胰島素 

        說起胰島素,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陌生,胰島素是我們身體裏本來就分泌的物質,幫助我們身體對糖分進行代謝,控製血液中糖分的數量,避免引起一係列的代謝並發症狀。

        而大多數的糖尿病都屬於2型糖尿病,且糖尿病衍生的一大病因就是胰島素效率過低。有些人認為,如果我們吃糖太多,胰島素會大量消耗,而人身體的胰島素總量是有限的。誰先吃完誰就會得糖尿病。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信?專家為您仔細講解辟謠:

        01

        身體分泌胰島素有限,誰先耗完就得糖尿病,是真是假?

        並沒有這種說法。

        我們身體裏胰島素的分泌,全部都仰仗著一個腺體,胰腺。

        也就是說,胰島素分泌的各項事宜,全都是由胰腺來進行的。當我們攝入糖分的時候,神經係統會傳達給胰腺代謝的信息,胰腺就會分泌出胰島素代謝身體裏的糖分,控製血糖的濃度。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既然如此,為什麼糖尿病人大多數都有胰島素效率不足的症狀?

        其實並不是胰島素本身有問題,而是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接受出現問題。如果我們吃糖太多,或者是存在早期糖尿病缺陷,胰腺承受的代謝負擔必然是很重的。胰腺在代謝糖分時,是依靠自身對於糖分的敏感性,繼而采取一係列的措施。

        如果我們吃糖過多,不僅胰腺的負擔變重,它分泌的胰島素對於糖分的敏感程度也會降低,後續如果有糖分再次攝入,胰腺為了代謝糖分,就要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但是因為身體因為糖分攝入過多,對胰島素已經不敏感,即使胰腺分泌再多,也不會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

        我們這裏簡單舉個例子:我們用一個相對幹淨的盤子代表正常人的身體,以一個汙垢比較頑固的盤子代表糖尿病人的身體,我們一般隻用一點點洗潔精,就可以將第一個盤子清洗幹淨,而第二個盤子往往耗費大量的洗潔精也無濟於事。

        簡單來說,糖尿病人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已經很低,即使胰腺分泌再多,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血液中糖分沒有辦法被有效代謝,自然會持續引發糖尿病的症狀。

        可能有的糖尿病患者會突發奇想:

        “通過增加身體胰島素敏感度的方式來治療糖尿病是否可行?”

        其實就目前而言,並不太現實。世界上眾多的醫學家也想到了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的方式,緩解甚至是治愈糖尿病。

        但是,胰島素作用的地方是我們身體,身體性質因為糖分攝入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其中受到牽連而變化的身體指數非常多,想要提高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難度也是非常高的。

        換句話說,想要通過後天手段來大幅度改變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基本是不可能的,過程也是不可逆的。隻能通過一些刺激性藥物或者人工注射胰島素的方式暫時提高胰島素的作用效率。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大多無法治愈,並且需要長期調養的原因。

        但話說回來,雖然胰島素敏感度降低這個過程不可逆,但對於正常人來說,想要預防糖尿病,維持自身胰島素的敏感水平,保證其不會降低還是可以做到的。需要我們對日常生活和飲食做出調整。

        02

        如何在日常生活和飲食中進行調整,如何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①避免久坐

        一般來說,如果您經常鍛煉,身體新陳代謝速度較快,身體糖分消耗的途徑也比較多,胰島素敏感水平也非常容易維持,糖尿病風險也很低。

        但反過來說,如果您很少運動,經常久坐,代表身體裏攝入的糖分沒有辦法通過多餘的途徑進行代謝。無疑這會加重胰腺的負擔,久而久之,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會降低,繼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因此,專家這裏建議,喜愛久坐不活動的朋友,在長時間靜止30到60分鍾左右,最好站起來走一走,幫助身體自主調節,提高身體糖分代謝速度,自然對胰島素水平維持也能產生不曉得幫助。

        ②不要深夜進食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也會被打亂,一些加班的朋友,可能傾向於在深夜吃一頓夜宵,補充能量的同時也給心靈帶來慰藉。

        其實這樣對於身體胰島素敏感水平的控製並無好處。根據調查,人們在晚上吃的食物,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也要更高,自然糖分攝入得多,胰腺的工作負擔也會加重,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程度也就會下降。

        另外,在晚上睡覺的時間,我們的腸胃係統也會比較萎靡,如果貿然進食,食物的營養吸收效率降低,也會造成身體糖分過多堆積,繼而降低身體對於糖分的代謝能力,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③少吃加工植物油

        常見的加工植物油,例如玉米油,菜籽油等等,其中含有較多的moega—6脂肪酸,會對身體細胞造成損害,繼而提高細胞炎症的概率,同樣需要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行炎症緩解。身體胰島素分泌過多,長遠看來也會對身體胰島素的敏感水平造成影響。

        專家建議:並不是讓大家不吃植物油,而是少吃,在吃植物油的時候,可以間隔食用一些葷油,例如豬油,魚油等,其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恰恰也有修複炎症的作用,可以幫助降低胰腺負擔。非常推薦大家進行混合嚐試。

        結語:人身體中胰島素的分泌並不是固定的,自然也不是用完就會得糖尿病。更主要的,是患者身體本身因為糖分攝入過多等緣故,對於胰島素的接受度下降,繼而引發糖尿病症狀。因此,想要預防糖尿病,維持好自身胰島素的敏感度,學會各種預防代謝的措施,非常重要,還望留意。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