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鍾南山院士團隊發布《中國的公共衛生措施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作者:程章愷薛明汕等 來源:南山呼吸 日期:2021-09-24
導讀

         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蔓延,中國采取積極防控戰略,在政府和醫務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僅用一個月時間就遏製住了疫情在初期的快速蔓延勢頭,另用兩個月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製在個位數以內,這在世界範圍內實屬首例。現階段我國防控形勢逐步轉入到“內防複發,外防輸入”的防疫常態化管控策略。

        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蔓延,中國采取積極防控戰略,在政府和醫務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僅用一個月時間就遏製住了疫情在初期的快速蔓延勢頭,另用兩個月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製在個位數以內,這在世界範圍內實屬首例。現階段我國防控形勢逐步轉入到“內防複發,外防輸入”的防疫常態化管控策略。

        近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鍾南山院士和孫寶清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 發表題為《中國的公共衛生措施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Public Health Measures and the Control of COVID-19 in China)的文章(https://doi.org/10.1007/s12016-021-08900-2),首次係統性整合我國疫情期間的管控策略。在鍾南山院士和孫寶清教授的指導下,程章愷、詹芷晴、薛明汕等博士對國家,各省市,社區,企業及個人層麵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階段所采取的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進行了整理和總結,旨在分享具有中國特色的防疫經驗。

        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國采取了“強力控製(Aggressive containment)”的防控策略,在疫情爆發期間短時間內有效控製了疫情,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主要亮點措施簡要如下:

        01

        快速控製傳染源

        疫情早期,中國立即製定並推廣了標準化確診方法,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大規模PCR檢測,迅速確定和包圍傳染源從而明確主攻方向。

        02

        切斷傳染鏈條

        為降低傳播烈度,在首發疫區武漢果斷采取封城策略,並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減少疫區間的流動人群。此外,還實施了嚴格的出入境管製措施(如封鎖關口、航空建立熔斷機製等)。

        03

        社區網格化管理

        把疫情關在籃子裏後就要開始定點圍剿。將街道和社區根據當地城市規劃進行網格管理,將社區疫情防控管理定位到個人。

        04

        動態精準分級防控

        在疫情得到遏製後,需要逐步降低管控等級。為了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正常進行,同時也為了減少資源消耗,靈活定點分級管理策略逐步替代了應對爆發的高壓管理政策。不僅需要提升防疫精準化,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民眾日常生產的影響。

        05

        精準調配國家資源

        根據疫區態勢的嚴重程度,製定物資劃撥的優先級,同時對COVID-19患者進行分類並轉入指定隔離定點醫院。不僅緩解了爆發初期較大的物資缺口,也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緩解地方生產壓力。此外,“一省包一市”等對口支援政策有效提升了救治效率,進一步優化了醫療資源的配置和供給。

        06

        密切接觸者追蹤

        健康碼和行程碼係統作為一種便攜有效的追蹤手段,能夠對病例、疑似疫情和傳播鏈從個體到群體進行係統化剖析,從而協助官方調整警戒級別和管控措施。

        研究者認為,快速追蹤、發現、控製傳染源,對高風險地區實施精準動態管控,科學地全國資源配置,和在特殊情況下實施局部地區全員核酸篩查均非常重要。高效的積極防控策略,為全球防控新冠病毒提供了“中國經驗”。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