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

新冠病毒離體活多久?做好這幾點,將能有效避免病毒接觸傳播

作者:五號醫生吳昊 來源:五號醫生吳昊 日期:2020-02-06
導讀

         新冠病毒離體活多久?看看文獻和專家怎麼說

關鍵字:  新冠病毒 

01 寫在前麵

        2020年的冬春交際之時,這個還沒有被定下來正式中文名字的病毒2019-nCoV肆虐中國,我們目前還在稱呼它為“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的襲來有些突然,導致我們隻能邊治療患者,邊進行相關研究,目前的大多數結論或推論,都是基於它“冠狀病毒”的身份和它的“兄弟”SARS-CoV。本文就大家目前所關心的一個問題:“新冠病毒到底在體外環境中會存活多久?”來進行論述,希望能夠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慮。在正文之前吳醫生依然要提醒大家,本文的所有論據都是基於SARS-CoV相關實驗室數據和目前國內權威專家的言論,期待後續研究的進一步開展,為我們解開2019-nCoV的神秘麵紗。

 

02 新型冠狀病毒,SARS的“兄弟”

        前麵提到我們目前研究新冠病毒在體外環境中的存活情況主要依賴的是當年對SARS-CoV進行的後續研究結論,那麼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SARS-CoV的一些特征能供新冠病毒參考,他們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近期發表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一篇文章顯示,我國的研究者們其實早就開始了新冠病毒的基因測序。文章結論告訴我們,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的人類感染性乙型冠狀病毒,是在近期才侵染人類的。

        該研究通過對早期發病的9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進行基因測序,發現了其體內都存在著一種不同於以往病原體的新型病毒。研究者們在這個過程中做了兩個基因對比,基本確定了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發病毒。

        首先他們先把這9個人的肺泡灌洗液基因測序結果進行比對,結果顯示他們的基因組序列高度相似,達到99.98%同源性,也就是說可以判定他們9個人體內的病毒屬於同一種病毒。然後他們又將此病毒,也就是2019-nCoV同SARS-CoV和MERS-CoV進行對比,發現它們之間的基因序列組同源性為79%和50%,可以判定2019-nCoV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

 

        通過前期的研究,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為RNA單鏈病毒,存在包膜,直徑約60~140nm,而SARS-CoV在直徑、外表和其他理化性質上均與之相仿。而通過基因測序對比,我們也知道了他們的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因此在推測新冠病毒的其他特性時,可以適當地以它的“兄弟”SARS-CoV來做一些參考。

 

03 關於新冠病毒體外環境存活時間的推測

        關於新冠病毒的體外環境存活時間,我通過翻閱大量文獻,決定參考軍事生命科學院李敬雲老師發表在《中國消毒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

        作者把SARS病毒塗抹在滅菌的不鏽鋼片、玻璃片、塑料片、濾紙片棉布片和木片的表麵,或混合在滅菌自來水和土壤樣品中,經過一段時間後進行後續處理,記錄病毒存活時間。結果顯示病毒存活時間的關鍵在於其附著材質和病毒本身是否幹燥:在自來水中,病毒在2天後依然保持著較強的傳染力,但是在濾紙片、土壤等吸水性材料表麵,病毒在僅僅6個小時內就幾乎沒有傳染性了。而作者也強調了,在腹瀉的病人的糞便中,病毒至少能夠存活4天,這與最近發現的新冠病毒的一些情況比較吻合。

 

        最終作者得出結論,SARS病毒在外界環境中仍存在較強的生存力,在吸水性材料表麵至少可以存活4小時,而在表麵光滑、不吸水的材料表麵可以存活至少兩天,且保持著較強的傳染力。由此我們也可以大致推測出新冠病毒的體外環境存活情況。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表示:“如果溫度、濕度合適,比如說20℃的環境,濕度40%,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存活達到五天。”

 

04 我們該如何去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根據文獻和專家的言論我們可知,新冠病毒的體外存活時間在4小時至5天不等,這取決於病毒所棲息的物品的材質。我們目前已知的新冠病毒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糞口傳播(有待進一步證實),在了解這些傳播特征和新冠病毒的特性後,我們應該學會更有針對性的預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關於飛沫傳播大家都已經了解,通過佩戴口罩、不出入人員密集場所就能夠有效規避。那麼關於病毒在體外環境存活的相關特性,決定了我們如何避免接觸傳播。

        做到勤洗手。這個是預防接觸傳播最重要的手段。我們的雙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會接觸大量的物品,如果這些物品上一旦有病毒殘留,再不注意個人手衛生,這些病毒會通過揉眼睛、擦嘴、摳鼻子等動作感染人體。因此接觸傳播其實就是手傳播,注意個人手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是避免病毒感染最好的防護手段:

        1.要學會科學洗手。醫護人員平日使用的6步或7步洗手法都是很好的個人清潔手段。我們普通的洗手和7步洗手法不同的是,通過科學洗手,能夠有效地去除手指尖、指縫、和各個小關節間的殘留的細菌和病毒,值得大家學習;

        2.保證流動水洗手。出入公共場合在洗手條件不具備的時候,可以通過攜帶版免洗消毒洗手液解決;

        3.疫情期間,如果工作需要頻繁接觸其他人提供的物品時,請戴好一次性手套,並在下班後妥善處置;

        此外,根據病毒怕熱不怕冷,怕幹不怕濕的原則,個人從外帶回家的物品盡量放在幹燥通風處,並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要求,可通過加熱、紫外線、75%醫用酒精等定時進行消毒。

 

05 寫在最後

        2月3日,根據騰訊新聞的報道,廣州市疾控中心通過對確診患者居住外環境的監測、檢查中發現,一名患者鐵門門把手上出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蹤跡。這則新聞為我們提了個醒,在全民強調戴好口罩的時候,病毒的接觸傳播我們不應忽視。隻有將病毒傳播的途徑都截斷,都掐滅,我們才能在真正意義上迎來抗擊新冠病毒的最終勝利。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注意不出入公眾場合,出門戴好口罩,注意用手衛生,做好消毒防護,相信春天來了,我們能出門撒歡的日子也不遠了。

參考文獻

        1.Lu R, Zhao X, Li J, et al. 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mplications for virus origins and receptor binding[J]. The Lancet, 2020.

        2.SARS病毒在外界環境物品中生存和抵抗能力的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誌(2):33-35.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