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CHEST:TB治療期間痰檢塗陽需仔細分析

作者:佚名 來源:丁香園 日期:2013-01-30
導讀

         在抗結核治療到第五個月時,非多重耐藥(non-MDR)肺結核(TB)患者的痰標本抗酸杆菌(AFB)塗片檢查可能仍是陽性(“塗陽”),但這一現象的意義目前還不清楚。研究結果顯示:在抗結核治療的第五個月時,非多重耐藥TB患者痰標本的“塗陽”可能是由於非存活結核分枝杆菌和非結核分枝杆菌所引起。

  在抗結核治療到第五個月時,非多重耐藥(non-MDR)肺結核(TB)患者的痰標本抗酸杆菌(AFB)塗片檢查可能仍是陽性(“塗陽”),但這一現象的意義目前還不清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來自台灣地區台南市行政院衛生署所屬胸科醫院,國立台灣大學附屬醫院內科的Jung-Yien Chien博士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2013年1月3日的《CHEST》雜誌上。研究結果顯示:在抗結核治療的第五個月時,非多重耐藥TB患者痰標本的“塗陽”可能是由於非存活結核分枝杆菌和非結核分枝杆菌所引起。

  從2004年1月到2009年4月期間,台灣的4家醫院共收治了5403例經痰培養確診的肺結核患者。其中,在抗結核治療的第五個月時,痰標本經濃縮塗片法檢查仍為“塗陽”者占116例(2.2%)。研究者對這些“塗陽”患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評估。

  該研究的主要結果為:在這些“塗陽”患者中,痰培養發現結核分枝杆菌生長者10例(8.6%,MTB組);非結核分枝杆菌生長者23例(19.8%,NTM組);無分枝杆菌生長者83例(71.6%,無生長組)。其中,MTB組患者的結核複發率(22%)較高(p=0.01)。在MTB組中,共有以下四個預測指標與結核分枝杆菌的存活相關,即:①在治療的第五個月時痰檢塗片分級≥3+ (“S”)(比值比:10.73,2.67~43.17);②在治療的第二個月時沒有出現痰培養轉換 (“C”)(比值比:7.16,1.45~35.44);③缺乏可見的治療效果(“O”)(比值比:6.40,1.54~26.56);④在治療的第五個月時,沒有發現影像學的改善(“R”)(比值比:4.18,1.02~17.10)。使用“SCOR”綜合評分指數(每存在一個陽性因素計1分)可以很好地預測患者在治療第五個月時的痰培養結果。如果患者的“SCOR”指數為0,那麼,所有此類“塗陽”患者的痰培養結果都將為陰性。

  該研究結果顯示:在抗結核治療的第五個月時,非多重耐藥TB患者痰標本的“塗陽”可能是由非存活結核分枝杆菌和非結核分枝杆菌引起,這一現象在那些“SCOR”指數較低的患者中尤其明顯。因此,認真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細菌學資料、和胸部X光表現對於正確分析“塗陽”結果至關重要。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