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J Consult Clin Psychol:家庭幹預對雙相情感障礙高危青少年心理社會功能和情緒症狀的影響

作者:神經新前沿 來源:MedSci 日期:2022-05-26
導讀

         FFT通過改善青少年對家庭功能的認知,降低了高危青少年抑鬱情緒的嚴重程度。

        以家庭心理治療(FFT)與雙相情感障礙(BD)高危青少年情緒發作率的降低有關。之前關於雙相障礙FFT和其他心理幹預的研究並沒有明確治療和情緒改善之間的中介途徑,也沒有明確對特定心理社會方法反應最好的青年亞群。

        首先,我們不知道家庭功能的改變(即家庭衝突的減少)是否先於情緒症狀的改善,這是選擇早期幹預目標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第二,FFT對社會情緒或學校功能的影響很少得到檢驗。獲得更有效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可能會延續到家庭內外的關係中。

        第三,目前尚不清楚共病是否緩和了FFT對高危患者病程的影響。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科學與人類行為Semel研究所精神病學係Marc J. WeintraubMarc J. Weintraub等組織了一項隨機試驗中,將FFT與單純心理教育治療(強化護理,EC)進行比較,試圖確定心理社會功能的改變是否介導高危青年的情緒改善。

        119名情緒症狀活躍且有雙相障礙家族史的青年隨機接受4個月的FFT或EC治療。參與者根據情緒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分,並在家庭、社會情緒和學校功能方麵提供心理社會功能的自我評分。采用重複測量、混合模型和自舉中介分析評估了治療條件和心理社會功能對治療後即刻和超過2年的隨訪的情緒改善的影響。

        該研究發現:

        1.與EC組相比,FFT組青少年在24個月的家庭功能方麵有更大的改善,F(5,76.8) = 3.1, p<0.05。家庭功能的改善部分介導了參與者抑鬱症狀的改善,B = -0.22, p <0.01;95% CI[-0.55, -0.02]。

        2.與無共病焦慮和外化障礙的青少年相比,FFT和EC對家庭功能的影響更強。

        研究結果表明,FFT通過改善青少年對家庭功能的認知,降低了高危青少年抑鬱情緒的嚴重程度。在FFT中,青少年對家庭功能的認知變化與高危青少年抑鬱症狀的改善之間存在時間相關性。對於有雙相障礙早期症狀的青少年來說,家庭衝突和凝聚力是重要的治療目標。目前還不清楚FFT的哪些組成部分與青少年對家庭的認知變化有關,這些影響是否可以通過其他家庭功能測量方法觀察到,或者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其他精神病學人群。未來的研究應該檢查高危青少年的情緒改善是否先於家庭互動觀察措施的改變。

        原文出處

        Effects of family intervention o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mood symptoms of youth at high risk for bipolar disorder.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22;90(2):161-171. doi:10.1037/ccp0000708

        https://doi.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ccp0000708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