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苯二氮卓類藥物,增加41%的AD死亡風險

作者:佚名 來源:大話精神 日期:2017-12-05
導讀

         Int J Geriatr Psych:謹慎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增加41%的AD死亡風險

        新研究顯示,使用苯二氮卓類及相關藥物(BZRDs)的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的死亡風險比不使用這些藥物的患者高41%。

        AD患者使用BZDRs的死亡率為13.4/100人/年,而在6個月研究期間,未使用者的死亡率為8.5/100人/年(校正風險比[HR],1.4)。該文的主要作者、東芬蘭大學Kuopio研究中心Laura K.Saarelainen博士說,“我對這一數字非常驚訝,也希望臨床醫生能夠了解。”

        這項研究於11月15日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上。

        弱勢人群

        AD患者作為“弱勢群體”,常受慢性疾病、死亡率、以及癡呆行為和精神症狀(BPSD)的困擾。盡管治療指南建議BZDRs不用活僅用作短期BPSD治療,但事實上,幾乎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

        迄今隻有少數研究調查了BZDRs在這一人群中使用的不良後果。此前研究發現這些藥物與髖部骨折、中風和肺炎風險增加有關。此外,以前的研究沒有專門針對社區居住的AD患者。因此,作者的目的是研究全國範圍內的社區居民AD患者180天全因死亡率。

        研究人員對2005年至2011年芬蘭被診斷為輕至中度AD的所有社區居民的藥物使用和阿爾茨海默病隊列數據進行分析。BZDRs被定義為苯二氮卓類(N05BA和N05CD類解剖治療化學類藥物)和苯二氮卓類相關藥物(“Z-藥物”或N05CF類藥物)。研究中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包括地西泮、利眠寧、奧沙西泮,勞拉西泮、阿普唑侖、硝西泮、替馬西泮。Z-藥物包括佐匹克隆和唑吡坦。

        這項研究共包括10,380名BZDRs使用者和20,760名對照者,隨訪人數分別為3319.0人年和9282.3人年(參與者的中位年齡81.1歲)。從AD診斷日到開始隨訪的中位時間為445天,BZDRs使用的中位時間為121天。在研究期間,6438名患者開始使用BZDRs,3826人開始使用Z-藥物,161人同時使用了這兩種藥物。

        BZDRs使用期間共有440例死亡(3319.0人年),而非使用期間則為785例(9282.3人年)。BZDRs患者的年齡校正死亡率(每100人年)為13.4(12.23-14.53),而未使用BZDRs的患者死亡率為8.5(7.92-9.05)(未調整HR為1.56;95%CI,1.38-1.77;調整後的HR為1.41;95%CI,1.23-1.62)。

        BZDRs使用與死亡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非常顯著,但在120天之後沒有相關性。此外,Z-藥物使用與風險增加無關。

        作者指出,他們觀察到使用BZDRs的死亡風險增加了41%,“高於以往調查癡呆症患者的研究結果”。此外,由於使用BZDRs和使用Z-藥物的患者的死亡人數增加的差異非常小,因此,對於那些有死亡風險的人來說,並不能認為Z-藥物比苯二氮卓類藥物更安全。

        Saarelainen說:“我們認為這兩類藥物之間沒有區別,之所以Z-藥物相關的風險較低,是因為它們的使用頻率較低。”

        研究人員將BZDRs的不良結局部分歸因於與年齡相關的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的變化,這些變化增加了這些藥物對老年人中樞神經係統(CNS)的作用。“不幸的是,我們無法研究這些人的死亡機製問題,但根據以前的研究,死亡可能歸因於其他問題,如骨折和肺炎,對於這部分人群,這極為致命。”

        非藥物幹預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老年醫學中心老年精神病學教授Charles F.Reynolds III評論說,“這是一項非常好的研究,記錄了AD患者苯二氮卓藥物暴露與死亡風險之間的聯係。”但他也表示,“這一數據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對於癡呆症患者而言,行為和心理障礙也會提高死亡風險。”

        他補充說,“當然,這種聯係也相當有道理,比如藥物相關潛在因素(跌倒、睡眠呼吸紊亂、心律失常)。但即使有事實依據,這篇文獻的結論仍有待觀察。苯二氮卓類藥物與AD死亡率之間並不一定存在因果關係。”

        那麼老年AD患者如何用藥?

        Reynolds博士說,“大多數年長的精神科醫生會避免在AD患者中使用包括苯二氮卓類藥物在內的CNS抑製藥物,因為它們會惡化認知功能,增加跌倒風險,這對老年人來說可能是致命性的,同時還會加重睡眠呼吸障礙。”

        他建議更多地使用行為學和非藥物學治療方法作為“治療算法的第一步”,如果這些方法無效,可以使用其他類藥物,如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抗精神病藥物(特別是喹硫平)和抗抑鬱藥物(特別是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

        Saarelainen也強調了使用非藥物治療作為一線方法的重要性,並補充說,“教育護理人員認識行為障礙的症狀以及可能導致這些症狀的原因,然後解決這些原因是很重要的”。

        原始出處:

        Laura Saarelainen, Anna-Maija Tolppanen, et al.Risk of death associated with new benzodiazepine use among person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A matched cohort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Nov 2017.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