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械

中藥不是萬能的,也不是萬惡的!

作者:謝院生 陳香美 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腎髒病科 日期:2017-11-10
導讀

         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係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關鍵字:  中藥 | 馬兜鈴酸 | 致癌物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腎髒病科、全軍腎髒病研究所、腎髒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慢性腎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謝院生 陳香美

        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證據不足,需進一步研究

        最近發表在Sci Transl Med的題為“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台灣和整個亞洲的肝癌廣泛相關”【Ng AWT,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Transl Med. 2017;9(412)】的論文,迅速在互聯網上“轉化”為“亞洲地區肝癌高發可能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並進一步“轉化”為“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

        其實,這篇文章並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更沒有中藥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研究者隻是通過外顯子測序,發現接觸過馬兜鈴酸中藥的患者肝癌組織中有較高頻度的基因突變,推測肝癌的發生可能與馬兜鈴酸有關。

        這裏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⑴ 基因突變不等於癌;⑵ 含馬兜鈴酸中藥-馬兜鈴酸-基因突變-肝癌的內在聯係如何不清楚,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

        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係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長期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如關木通、馬兜鈴、廣防己、天仙藤、青木香和細辛等)或中成藥(如過去的龍膽瀉肝丸、冠心蘇合丸等),即使停藥,在數年後仍可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腎盂、輸尿管、膀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因此,在臨床上要嚴格掌握用藥的適應證及劑量與療程,慎用、少用、盡量不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

        正確對待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現在社會上有二種觀點,一是中醫什麼病都能治,中藥無毒無害;二是中醫不科學,中藥副作用很大。

        筆者的觀點是中醫中藥不是萬能的,也不是萬惡的! 不能因為部分中藥中含有馬兜鈴酸等有毒物質就全盤否定中藥甚至中醫。

        中醫藥使用的原則是“辨證論治”,如藥證相符,則可能見效;如藥證不符,則可能無效;如藥證相反,則可能有毒副反應。沒有哪個藥能夠治療百病,也沒有那味藥能夠大劑量長期服用。長期大劑量使用任何藥物,都可能出現藥物毒副作用,這屬於不當用藥,而並非藥物本身的問題。砒霜是劇毒物,用好了可以治療白血病。維生素A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物質,如妊娠期過度應用可致胎兒畸形。

        藥物性肝損害、腎損害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照藥物的適應證及四氣五味、君臣佐使、劑量、療程、配伍以及患者的年齡、原發病、基礎器官功能狀態等而錯誤使用。

        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拒絕應用中藥,更不是詆毀中醫中藥,而是應該提高中藥的品質,按病證合理使用中藥或中成藥,以減毒增效。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