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CT表現與CT分型

作者:M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5-02-25
導讀

         CT表現: ①正常腰椎間盤後緣不 超過椎體骨性終板的後緣,且中部略有凹陷呈腎形。椎間盤脫出表現為局部突出於椎體後緣的弧形軟組織影,通常與椎間盤相連,且密度多一致,並可見硬脊膜外遊 離髓核。髓核在椎間盤平麵上方或下方,其密度低於椎骨但高於硬脊膜及椎旁軟組織,突出的椎間盤可鈣化。 ②硬脊膜外脂肪受壓、移位,甚至消失,硬脊膜下腔前緣或側方受壓變形。 ③向側後方突出的椎間盤,可使側隱窩前、後徑縮短,壓

關鍵字:  CT | 腰椎間盤突出 

CT表現:

①正常腰椎間盤後緣不 超過椎體骨性終板的後緣,且中部略有凹陷呈腎形。椎間盤脫出表現為局部突出於椎體後緣的弧形軟組織影,通常與椎間盤相連,且密度多一致,並可見硬脊膜外遊 離髓核。髓核在椎間盤平麵上方或下方,其密度低於椎骨但高於硬脊膜及椎旁軟組織,突出的椎間盤可鈣化。
②硬脊膜外脂肪受壓、移位,甚至消失,硬脊膜下腔前緣或側方受壓變形。
③向側後方突出的椎間盤,可使側隱窩前、後徑縮短,壓迫相應的脊神經根使其向後移位;脊神經根亦可因水腫而增粗。椎管碘水造影後CT掃描有助於顯示脊神經根鞘和硬脊膜腔的變化。
④椎體後部骨質硬化及有時可見椎間相鄰椎體上、下緣可見許使氏(Schmorl)結節。

椎間盤膨出CT表現:
①輕度膨出時表現為椎間盤後緣正常腎形凹陷消失,圓隆飽滿。
②重度時彌漫膨出的間盤邊緣明顯向四周均勻一致增寬,超出上下椎體邊緣,但椎間盤仍然對稱,沒有局部突出,外形保持橢圓形,可伴真空變性。嚴重時可造成硬膜囊受壓狹窄,馬尾神經受壓。

CT椎間盤突出分型

以椎間盤疝出物突出的方向分為四型,即中央型、外側型、遠外側型和側前型,前兩種為椎管內型,後兩種為椎管外型。

中央型椎間盤疝出物位於椎管中部主要對硬膜外脂肪間隙和硬膜囊形成壓迫;

外側型椎間盤疝出物位於椎管內一側,未超過椎間孔內口,主要對硬膜外脂肪間隙、硬膜囊和神經根形成壓迫;

遠外側型椎間盤疝出物位於椎管以外,主要引起椎間孔狹窄和一側根神經受壓;

側前型椎間盤疝出物本身不引起壓迫症狀,但由於椎間盤的外1/3有神經分布,亦是腰痛的原因之一,所以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椎間盤突出程度與椎管狹窄程度並不呈正比,椎管狹窄程度受疝出物大小、硬膜囊大小、韌帶厚度、關節肥大和椎間盤膨出等因素的影響。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