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抖腿抖出了骨折?抖腿:這個鍋我不背!

作者:伊文 來源:醫學界骨科頻道 日期:2016-12-03
導讀

         這兩天,一則題為《這也沒誰了!廣州一大學生抖腿抖到骨折》的新聞經人民網轉載後,在兩天不到的時間內迅速火遍了微博。文中這位抖到骨折的大三學生也因禍得福,成為關注的焦點。 據報道,該同學在上課時突然感到左腳腳掌傳來一陣痛感,但並未放在心上。直到2天後,在宿舍休息的他突左腳同一位置傳來劇烈疼痛,這才上了醫院。經檢查,醫生稱這位同學左側距骨內側緣撕脫性骨折。 事後,該同學認為自己的飛來橫禍是由於長期側著

關鍵字:  抖腿 |  | 骨折 

        這兩天,一則題為《這也沒誰了!廣州一大學生抖腿抖到“骨折”》的新聞經人民網轉載後,在兩天不到的時間內迅速火遍了微博。文中這位“抖到骨折”的大三學生也因禍得“福”,成為關注的焦點。

        據報道,該同學在上課時突然感到“左腳腳掌傳來一陣痛感”,但並未放在心上。直到2天後,在宿舍休息的他突左腳同一位置傳來劇烈疼痛,這才上了醫院。經檢查,醫生稱這位同學左側距骨內側緣撕脫性骨折。

        事後,該同學認為自己的飛來橫禍是由於長期側著腳抖腿積累導致,並提醒廣大“抖腿一族”:抖腿有風險,不良習慣要改正。

        該消息一經報道,網友們頓時炸了鍋。有的說“一入電音深似海,從此抖腿不好改。看來我多半是要半身不遂了”,有的說“每一個抖腿的人心裏都住著一台縫紉機,兄弟,你這是心裏有一座服裝廠啊!”,還有人說“可是每年都有三個月是靠抖腿活下來的”……

        嗯,身在南方的豔陽天中的界叔,正在靠抖腿取暖。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如果抖抖腿就斷了腿的話,那也基本上可以葛優癱在床了——當心骨質量出現問題!

        這位認證為“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導師”的@東骨先生放出話來:盡情地抖吧,除非你的腿有病。

        “東骨先生”認為,的確有一種骨折叫疲勞性骨折,是除外傷骨折、病理性骨折之外的第三種骨折:長期、反複、輕微的直接或間接外力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也稱為應力性骨折。

        但這種骨折的成因,絕不是抖幾下腿就可造成的疲勞,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強度累積。疲勞形成小的骨折,骨折從量變發展到質變,又因骨得不到休息不能自我修複愈合,久而久之,造成了骨折。

        因此,這種骨折的發生是由於骨質量出現了問題,例如腫瘤破壞、骨感染、骨結核,或本身已經有外傷存在,而不是由於抖腿所致。

        “東骨先生”還舉了例子:姚明腳趾骨折因為比賽疲勞積累,閱兵正步方隊骨折因為訓練踢腿一年。界叔一尋思還真是這麼回事。這年頭,又不是二萬五千裏長征,區區抖腿的活動量就抖出骨折的話,還怎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所以,這位同學,如果不是負傷在身,還是給自己上個心為好!

        不過,至於“抖腿”這件小事兒究竟是否有益,前不久,美國密蘇裏大學的Takuma Morishima教授與“好事者”們,進行了一場堪稱偉大的實驗:抖腿。他們邀請了11名無心血管疾病、無不良飲食嗜好、年齡相仿的誌願者,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抖腿大作戰。

        誌願者們被要求先平躺,然後固定一條腿,再讓另一條腿不停抖,抖一分鍾後歇四分鍾,保持250次/分鍾的抖腿頻率,每次抬高約3厘米。

        結果發現,3小時後,抖動的腿部血管狀況要遠好於受控的腿部。

        不論是膕動脈剪切力還是血管舒張功能的對比,抖動腿的數據結果都明顯優於受控腿。簡單的抖腿運動能成功地緩解大腿膕動脈內皮功能障礙,延緩血管內皮功能退化進程,持續間歇性地給血管壁施加剪切力也確能鍛煉血管功能。

        所以,老教授所說的“抖抖更健康”,並非毫無根據可言。不過,“抖腿”這件小事,也不可過分誇大其功效。畢竟一來上述研究的樣本量過小,二來“抖腿”並不能代替健身。當然,對於久坐一族而言,沒事都抖腿,還是不錯噠。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