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

Stroke: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卒中發生風險的關係

作者:心血管新前沿 來源:MedSci 日期:2022-07-28
導讀

         研究人員觀察到子宮內膜異位症女性卒中的風險升高。婦女及其保健提供者應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史,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並討論心血管疾病的體征和症狀。

        先前的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更高。近日,心血管疾病領域權威雜誌Strok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的目的是在28年的隨訪期間前瞻性地探究經腹腔鏡確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卒中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對護士健康研究II(NHSII)隊列研究的參與者進行了隨訪,從1989年25歲-42歲隨訪至2017年發生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Cox比例風險模型用於計算風險比和95%CI,並對潛在的混雜變量(酒精攝入量、18歲時的體重指數、當前的體重指數、初潮年齡、青春期月經周期模式、當前月經周期模式、胎次、口服避孕藥使用史、吸煙史、飲食質量、體育活動、NSAID藥物使用、阿司匹林使用、種族/民族和收入)進行了調整。

        研究人員估計了高血壓史、高膽固醇血症、子宮切除術/卵巢切除術和激素治療在相關性中的比例。研究人員還按年齡(<50歲,≥50歲)、不孕史、體重指數(<25,≥25kg/m2)和絕經狀態檢驗了療效改善情況。

        在2770152人次每年的隨訪中,研究人員記錄了893例卒中事件。在多變量校正模型中,與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的女性相比,經腹腔鏡檢查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卒中風險增加34%(風險比為1.34[95%CI為1.10-1.62])。在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卒中風險的關聯中,子宮切除術/卵巢切除術(39%介導[95%CI為14%-71%])和激素治療(16%介導[95%CI為5%-40%])所占比例最大。研究人員觀察到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卒中之間的關係在年齡、不孕史、體重指數或絕經狀態方麵沒有差異。

        由此可見,研究人員觀察到子宮內膜異位症女性卒中的風險升高。婦女及其保健提供者應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史,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並討論心血管疾病的體征和症狀。

        原始出處:

        Leslie V. Farland.et al.Laparoscopically Confirmed Endometriosis and Risk of Incident Strok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stroke.202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STROKEAHA.121.038659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