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兒中心率先實施小兒癲癇外科手術成功治療難治型癲癇

作者:上海兒中心新聞稿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10-10
導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童癲癇診治中心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發育行為兒科及影像診斷科多科合作,率先在滬上運用外科手術成功治愈兩例難治型癲癇病患者。
四川11歲男孩小軍從3歲起發病,8年中幾乎每天都要發生5-6次抽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童癲癇診治中心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發育行為兒科及影像診斷科多科合作,率先在滬上運用外科手術成功治愈兩例難治型癲癇病患者。

  癲癇是神經係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發病率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癲癇對於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麵影響。同時,癲癇患者的保健、教育、就業、婚姻生育等問題,也是患者及其親屬和社會多部門關注的問題。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對癲癇患兒至關重要。據悉,兒童癲癇疾病的傳統治療方式是藥物控製,以外科手術方式治療癲癇目前為滬上首次。

  來自四川11歲男孩小軍從3歲起發病,8年中幾乎每天都要發生5-6次抽搐,同時右側上肢上舉、站立不穩、臉色潮紅等症狀,持續7-8秒後自動緩解。患兒曾服藥控製住病情,但2011年再次發作後藥物便沒有了效果。由於長期發病,孩子的智力發育日益落後,無法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受盡折磨。小軍慕名來到兒中心癲癇診治中心,通過24小時視頻腦電圖檢查對其腦電波進行監控檢查。視頻腦電圖檢查是在頭皮表麵放置32-128個探測點,對大腦表麵發出的電波進行監測記錄,從時間、空間、視頻同步影像采集,對癲癇發作時的表現進行綜合分析,以此作出診斷。經檢查,醫生發現患兒左側大腦半球廣泛地異常放電,異常電波擴散到整個大腦,頻繁引起了癲癇病的發作。同時,磁共振顯示,患兒左側半球有軟化灶,腦組織開始萎縮。神經外科顧碩醫生表示,像小軍這樣用藥物無法控製的難治型癲癇,如今可在癲癇診治中心得到手術治療。

  針對小軍的情況,癲癇診治中心聯合神經內、外科,發育行為兒科和影像診斷科等多科專家一起會診分析,確定實施島周離斷術進行治療。顧碩醫生介紹,此類難治型癲癇按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將左側大腦半球完全切除,但手術風險大、出血多,術後患兒恢複慢,並發症多,死亡率也較高。實施島周離斷術是沿島葉周圍將左側大腦皮層向下傳導的通路切斷,以此將異常癲癇波與正常腦組織隔離,從而起到控製的目的。此手術法創傷小,並發症少,但由於必須對切斷部位精確定位而對手術醫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為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特別邀請了癲癇診治中心特聘顧問欒國明教授主刀,顧碩醫師協助。手術曆經3小時,順利完成。術後,患者不再抽搐,右側上下肢有輕微偏癱。醫生表示,患兒將進行長期康複訓練,由於患者年齡還小,今後右半腦有望代償左半腦的功能,右側上下肢體功能可以逐步恢複。

  另一位患者為5歲女孩。在出生後曾因一次高熱發生抽搐。之後幾乎每月發作一次,發作時雙眼上翻、牙關緊閉、口吐白沫、意識喪失,2-3分鍾後緩解。這種情況在高熱時更易引發。藥物治療無法控製病情,由於頻繁發作,孩子智力發育逐顯落後,無法進入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然而,24小時視頻腦電圖檢查無法明確其病灶,無法通過神經外科手術來治療。針對此種情況,醫生決定,通過外科手術在患者體內植入迷走神經刺激器來治療。刺激器按設定頻率向迷走神經傳送電流速度,電流通過迷走神經傳入大腦,對大腦的異常放電進行控製。此手術創傷小,效果好,恢複快,患兒術後不再發作,重獲正常生活。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