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Investigative Radiology:亞急性脊髓損傷腦幹的穀胱甘肽評估與臨床預後之間的相關性

作者:shaosai 來源:MedSci原創 日期:2023-03-14
導讀

         眾所周知,脊髓損傷(SCI)對生活質量有顯著的影響。在創傷性SCI中,外力衝擊定義為病變部位的原發性損傷,隨後對脊髓組織產生繼發性影響,包括出血以及缺血和炎症過程。

關鍵字:  脊髓損傷 

        眾所周知,脊髓損傷(SCI)對生活質量有顯著的影響。在創傷性SCI中,外力衝擊定義為病變部位的原發性損傷,隨後對脊髓組織產生繼發性影響,包括出血以及缺血和炎症過程。神經炎症過程並不局限於損傷部位,隨之而來的神經退行性過程涉及損傷部位上下的廣泛的中樞神經係統。在SCI的慢性狀態下,腦幹的神經退行性被多項研究所關注,腦幹是一個主要的大腦網絡樞紐,管理脊髓、小腦和大腦區域之間的信號交流,因此關鍵性地參與感覺和運動通路的傳輸。雖然單側腦幹損傷可能導致半身不遂,但雙側病變(如基底動脈閉塞)可能導致四肢癱瘓或鎖定綜合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磁共振波譜(MRS)可以無創地量化神經代謝物的濃度,並檢測體內與疾病相關的生化變化。在SCI的背景下,大多數現有的腦MRS研究的重點是運動皮層、前扣帶皮層、島葉和丘腦以及一般的頸脊髓上檢查的神經痛方麵。

        近日,發表在InvestigativeRadi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探討了亞急性SCI患者腦幹的神經化學特征的改變,並探討了神經化學特征與康複期間和康複後的臨床結果之間的關係,研究采用了優化的1H-MRS掃描方案,為亞急性SCI患者群體提供了臨床上可接受的測量時間。

        本項研究在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間對健康對照組和SCI受試者在康複期間進行了單象素短回波MRS數據。除了單點MRS檢查,研究對SCI參與者的臨床狀態(即運動、輕觸和針刺評分)進行了兩次評估:(1)在MRS治療前後(約傷後10周)和(2)出院前(約傷後9個月)。組間差異使用Kruskal-Wallis檢驗評估,事後比較用Wilcoxon秩和檢驗評估,臨床相關性用Spearman秩相關檢驗。貝葉斯係數計算完成了提供相關證據值的統計部分。

        研究納入了20名健康對照組(中位年齡,50歲;四分位數範圍,41-55歲;18名男性)和18名創傷性SCI受試者(中位年齡,50歲;四分位數範圍,32-58歲;16名男性)。 組別比較顯示,完全性SCI患者的N-乙酰天門冬氨酸總量和穀氨酸與穀氨酰胺的綜合水平增加,完全性截癱SCI患者的總肌酸減少。基線時基於質子MRS的穀胱甘肽水平與不完全亞急性SCI康複期間的運動評分改善相關。

        圖在健康對照組(左)和患有創傷性不完全脊髓損傷的受試者的腦區獲得的光譜。從上到下:獲得的頻譜、擬合的頻譜、殘餘噪聲,以及N-乙酰天門冬氨酸總量(tNAA)、肌酸總量(tCr)、含膽堿化合物總量(tCho)、穀氨酸和穀氨酰胺(Glx)、肌醇(mI)、穀胱甘肽(GSH)和鐮刀肌醇(sI)的單獨信號貢獻

        本項研究顯示,在受傷後約10周評估的腦幹穀胱甘肽的代謝物濃度與康複期間運動評分的改善具有相關性。創傷性亞急性不完全性SCI受試者的腦幹穀胱甘肽水平與臨床評分具有相關性,因此對患者的康複評估具有重要的價值。

        原文出處:

        Patrik O Wyss,Johannes K Richter,Peter Zweers,et al.Glutathione in the Pons I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tatus Improvements in Subacute Spinal Cord Injury.DOI:10.1097/RLI.0000000000000905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