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Neurology:核磁共振波譜代謝組學在特發性顱內高壓症中的應用,可確定疾病和頭痛的標誌物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09-19
導讀

          特發性顱內高壓(IIH)的特點是顱內壓(ICP)升高,導致乳頭水腫和永久性視力喪失的風險,此外還有慢性頭痛,大大降低生活質量。IIH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十年內發病率增加了350%5),並與全世界肥胖率的上升有關。通過減輕體重可以實現疾病的改變。根本原因仍然是未知的,這種知識的缺乏阻礙了IIH的進展。

關鍵字:  顱內高壓症 

        特發性顱內高壓(IIH)的特點是顱內壓(ICP)升高,導致乳頭水腫和永久性視力喪失的風險,此外還有慢性頭痛,大大降低生活質量。IIH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十年內發病率增加了350%5),並與全世界肥胖率的上升有關。通過減輕體重可以實現疾病的改變。根本原因仍然是未知的,這種知識的缺乏阻礙了IIH的進展。

        已經確定的是,IIH幾乎隻發生在患有肥胖症的婦女身上(>90%),與近期體重增加和軀幹脂肪增多有關。然而,對該疾病的認識在不斷進步,IIH不再被認為僅僅是一種中樞神經係統疾病,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係統性代謝紊亂超過了肥胖症所引起的紊亂。在高瘦素血症和脂肪細胞瘦素分泌過多的情況下,IIH患者對胰島素抵抗更強。

        此外,網膜和皮下IIH脂肪顯示出獨特的部位特異性生脂特征,脂肪組織轉錄為增加卡路裏儲存。在IIH中已經注意到全身性的激素失調,並確定了雄性激素過剩的獨特情況。此外,通過阻斷皮質醇生成酶11β羥類固醇脫氫酶1型的代謝靶向治療已顯示出對IIH的治療潛力。與單純的肥胖症患者相比,IIH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增加了一倍。

        界定IIH的病因和確定指導診斷的生物標誌物被認為是研究的重中之重,由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IIH患者在優先設置的夥伴關係中進行。以前還沒有對IIH的代謝物進行量化,並與肥胖症的對照組進行比較。

        藉此,英國伯明翰大學的Olivia Grech認為,對IIH所涉及的代謝途徑的調查可能會揭示疾病的發病機製,並對開發靶向治療藥物有意義。他們采用質子核磁共振光譜法,用非靶向代謝組學方法確定活動性IIH參與者CSF、血清和尿液中代謝物的定量差異,並與年齡、性別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相匹配的對照組進行比較。

        該病例對照研究比較了18-55歲患有活動性IIH(弗裏德曼診斷標準)的女性與性別、年齡和體重指數相匹配的對照組。IIH參與者是從國民健康服務醫院的神經科和眼科診所確定的,並接受前瞻性幹預,通過減輕體重誘導疾病緩解,並在12個月後進行重新評估。臨床評估包括腰椎穿刺、頭痛、乳頭水腫和視覺測量。利用質子核磁共振光譜獲得CSF、血清和尿液代謝物的光譜。

        他們發現: IIH的尿素較低(CSF;對照組中位數±IQR 0.196±0.008,IIH 0.058±0.059,P<0.001;尿;對照組5971.370±3021.831,IIH 4691.363±1955.774,P=0. 009),與ICP(尿液p=0.019)和頭痛嚴重程度(CSF p=0.031)相關,並在12個月時增加(CSF 12個月;0.175±0.043,p=0.004,尿液;5210.874±1825.302,p=0.043)。

        與對照組相比,乳酸:丙酮酸比率增加(CSF;對照組49.739±19.523,IIH 113.114±117.298,p=0.023;血清;對照組38.187±13.392,IIH 54.547±18.471,p=0.004),12個月時下降(CSF;113.114±117.298,p<0.001)。IIH患者的基線乙酸鹽較高(CSF;對照組0.128±0.041,IIH 0.192±0.151,p=0.008),與頭痛嚴重程度(p=0.030)和頭痛殘疾(p=0.003)相關,12個月時減少(0.160 ±0.060,p=0.007)。

        酮類3-羥基丁酸鹽和乙酰乙酸鹽在IIH基線時在CSF中發生改變(3-羥基丁酸鹽;對照組0.074±0.063,IIH 0.049±0.055,p = 0. 019,乙酰乙酸鹽;對照組0.013 ±0.007,IIH 0.017 ±0.010,P = 0.013),並在12個月時恢複正常(分別為0.112 ±0.114,P = 0.019,0.029 ±0.017,P = 0.015)。

        c,這表明全局代謝失調。治療性減重後,改變的酮體代謝物恢複正常。腦脊液:血清尿素比率改變,可能影響ICP動態和頭痛。已知可刺激三叉神經敏感的CSF乙酸鹽升高,與頭痛發病率有關。這些IIH特有的代謝途徑的改變提供了生物學上的啟示,值得進行機理評估。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