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19歲患腦卒中?吃避孕藥患腦卒中?這5種情況千萬別漏診!

作者:楊颺 來源: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日期:2019-11-11
導讀

          最近,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就連醫生群體中,也有不少青年醫生中招。 10月29日是世界腦卒中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及發展中國家,青年腦卒中(≤45歲)占全部腦血管病人的10%左右,以缺血性腦卒中為主,男性居多。

關鍵字:  腦卒中 

        最近,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就連醫生群體中,也有不少青年醫生中招。

        10月29日是世界腦卒中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及發展中國家,青年腦卒中(≤45歲)占全部腦血管病人的10%左右,以缺血性腦卒中為主,男性居多。

        1

        腦卒中離年輕人越來越近

        最近幾年,40歲至50歲年齡段的腦卒中比較多見,30至40歲的腦卒患者也時常看到。很多人覺得三十多歲就去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太誇張,但擺在眼前的事實證明,腦卒中離年輕人越來越近。

        一位29歲的女性,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突發腦梗入院後MRI顯示一側腦部出現一串葡萄一樣的梗死灶。詢問得知,平常也從不吃藥控製……

        近來青年卒中患者越來越多,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長期煙酒、肥胖、運動不足等傳統的高危因素在青年人群中普遍提前。但多數年輕人並不重視,扛著不就醫、不吃藥,加上抽煙、喝酒、熬夜,很容易突發腦卒中。

        當然,如果簡單地認為卒中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傳統高危因素有關,那就大錯特錯了。與老年卒中不同,目前可知的青年卒中的潛在病因複雜繁多,遠多於老年人,已知的約有一百多種。而且與老年卒中可能出現的症狀相比,青年卒中的症狀往往更為多變,這對臨床醫生的診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長期口服避孕藥,卒中風險大

        一位26歲左右的年輕女性,頭疼了有一陣子,最近兩周症狀加重,難以忍受,伴有惡心、嘔吐症狀,看東西間歇模糊,且彎腰、咳嗽時疼痛加劇。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但口服避孕藥達兩三年。她查了出凝血指標和眼底,後MRI顯示靜脈竇狹窄,形成了血栓,有缺血灶。

        腦靜脈竇血栓形成(CVST)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血管疾病,發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女性較為常見。由於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雌激素升高,容易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血液高凝狀態。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一旦出現異常性頭痛、視物不清的症狀,最好去醫院查體。

        此外,口服避孕藥中的雌激素亦可使血中多種凝血因子升高,造成血液高凝狀態,引起卒中。因此,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也要注意定期查體。若有抽煙、肥胖,合並高血壓、糖尿病的女性,不提倡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

        3

        “睡得太好”也會引起中風?

        我們常聽人說“我睡得可好了,坐在椅子上就能睡著”。這種症狀可能是腦部缺氧的表現,也要注意預防卒中的發生。

        一位三十多歲的腦梗患者,在醫院進行了腦梗的相關性檢查(血管源性、心源性)之後,仍未查到病因。最後醫院為其做了一個睡眠監測,發現他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症狀。

        目前,OSAHS被證實與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有關,是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由於OSAHS患者反複發生夜間低氧,機體反應性的生成更多的促紅細胞生成素,血液中的紅細胞含量增加,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高血液黏滯度使血流緩慢,甚至停滯,血小板易聚集,加快靜脈血栓形成,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在臨床工作中,應重視對OSAHS的監測和治療。對於卒中高危人群,應常規詢問睡眠打鼾史。

        4

        頸椎累去按摩?一不小心可能腦卒風!

        前陣子有一個病人平時偶有偏頭痛發作,加上頸部疼痛,就去找了一個私人診所按摩。誰知道按摩完後,頭痛加劇,病人形容像被雷劈了一樣,加上看東西視力模糊。來醫院的時候,這個男子竟失聲痛哭。我們為其進行腦部CT後顯示右側枕葉急性腦梗死。

        這位患者是很明顯的頸動脈夾層引發的缺血性腦卒中。目前約2%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是由頸動脈夾層引起的,在青年腦卒中患者中比例約為15%。

        除先天性因素外,外源性因素如近期急性感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偏頭痛、或是頸部拉伸、輕微的不直接或直接頸部損傷、急性頭部運動、頸部按摩等輕微的機械外傷都可能觸發頸動脈夾層。

        此外,頸動脈夾層引發的卒中可能會與偏頭痛的急性發作症狀相似,常常會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跨年齡譜的研究表明,在那些沒有傳統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群中,偏頭痛與腦卒中間的相關性最強。

        5

        偏愛中青年人的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

        19歲的小明(化名)剛打完籃球,突然變得躁動不安,被送入急診室時吹著口哨,精神亢奮、四肢活動頻繁,但無法正常對答,父母都按不住他。查體發現頸部抵抗非常明顯,最後確診為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四肢活動頻繁也會是卒中?

        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先天性顱內動脈瘤和血管畸形,臨床表現為劇烈頭疼、噴射性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最具特征性,是與其他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區別點),一般無肢體偏癱。

        對青少年和年輕人來說,經常出現頭痛,在運動、情緒激動等情況下明顯,要及時篩查腦血管,以防是顱內動脈或靜脈畸形。

        6

        青年卒中患者重點要全麵排查

        除了上述一些情況外,一些心源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基因突變、血管損傷、動靜脈分流的問題、甚至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會引起卒中!

        目前,在全國神經科專家的努力下,目前我國卒中的一二三級預防已經深入人心,老年人腦卒中發病率已經在有效控製並下降中。但中青年腦卒中發病率正不斷上升,而且中青年卒中風險更大,病情往往更凶險。

        因此,針對青年卒中患者,重點應該全麵檢查,尋找病因,並針對病因進行特異性治療,尤其是同時伴有全身表現的係統性疾病,在腦卒中急性期穩定後,應該重視與其他科室的協作和溝通,對於病因進行全麵係統的治療。在治療原則上,與中老年患者基本相同。在恢複期,應該積極控製可控製的危險因素,防止複發。雖然誤診永遠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優化卒中的診斷過程。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