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

中醫藥治療慢性腎髒病的理論、應用與機製

作者:August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12-23
導讀

         慢性腎病(CKD)是一種常見且進行性疾病,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腎纖維化是CKD發病機製中的常見特征,主要與各種炎症因子引起的細胞外基質過度積累和沉積有關。

關鍵字:  中醫藥 | 慢性腎髒病 

        慢性腎髒病(CKD)的機製和幹預策略研究已成為腎髒病學領域的熱點。它的特征是炎症細胞浸潤增加、腎小管萎縮、腎小管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球硬化,最終導致某些形式的終末期腎病 (ESRD) 或腎衰竭。因此,CKD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延緩或阻止CKD的進展已成為各國臨床醫學界和衛生部門麵臨的重要挑戰。

        近年來,基於中藥CKD理論及其分子機製,臨床證據或實驗研究證實,多種中藥材(CMM)及其有效成分可以延緩CKD的進展。中醫認為,CKD的發病機製是根部不足、枝部過剩,不足過量總是伴隨著疾病。中醫治療CKD的策略主要是補氣、補腎、促進血液循環、瘀瘀、祛濕、祛濁、消腫,這些作用是多靶點、多功能的。迄今為止,CKD的病理生理機製已經在一些研究中進行了綜述。一些證據表明,其在改善CKD方麵具有一係列重要的藥理特性。在此綜述中,研究者試圖討論目前中醫藥治療CKD的知識及其可能的介入機製。

        中醫理論的發病機製與現代醫學理論的對應關係:

        中藥治療CKD的相關機製:

        需要指出的是,在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的致病因素可以相互影響。正如炎症細胞的浸潤是濕熱的微觀表現一樣,它也是纖維化的引發因素。此外,如果不去除濕熱,會導致不同分子量的溶質積累,形成渾濁毒素。因此,中醫不僅可以調節病源(腎纖維化),還可以從不同環節調節其他因素向正常和陰陽平衡。

        綜上所述,中醫藥在CKD治療方麵取得了重大進展,在臨床、動物和體外研究中顯示出延緩CKD的有益作用。中藥的療效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長期臨床實踐的結果,中醫理論力求通過多靶點、多路徑的協同作用,“補短補多”。CMM不僅可以抑製肌成纖維細胞的活化、炎症細胞的浸潤、上皮細胞向間充質細胞的轉分化、ECM的過度沉積通過各種機製改善腎纖維化,還可以改善血流量,抑製腎小球細胞的增殖和溶質的積累,緩解水分瀦留,達到陰陽的相對平衡, 突出了中醫整體控製的優勢,為CKD的臨床治療提供了良好的治療策略。進一步的研究應更加注重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將中醫藥理論與最新醫學研究相結合,深入探索其機製,對中醫治療CKD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Wang Y, Feng Y, Li M, Yang M, Shi G, Xuan Z, Yin D, Xu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Theories,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Front Pharmacol. 2022 Jul 18;13:917975. doi: 10.3389/fphar.2022.917975. PMID: 35924053; PMCID: PMC9340222.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