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H7N9第二輪傳播,活禽市場仍是關鍵

作者:窗敲雨 來源:果殼網 日期:2015-03-17
導讀

         2013年3月,中國首次出現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報告。在經過2年時間之後,這種病原體似乎已經逐漸淡出了公眾的視線,不再會引起人們熱烈地討論。然而與此同時,H7N9的影響從未真正消失:第一波疫情在2013年夏天逐漸減退,但好景不長,在當年秋季,病毒又卷土重來,造成了新一輪的疫情。截止到2014年9月12日,第二輪的H7N9疫情造成了318名患者感染,奪走了超過一百人的生命,感染病例的數

關鍵字:  H7N9 | 禽流感活禽 

        2013年3月,中國首次出現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報告。在經過2年時間之後,這種病原體似乎已經逐漸淡出了公眾的視線,不再會引起人們熱烈地討論。然而與此同時,H7N9的影響從未真正消失:第一波疫情在2013年夏天逐漸減退,但好景不長,在當年秋季,病毒又卷土重來,造成了新一輪的疫情。截止到2014年9月12日,第二輪的H7N9疫情造成了318名患者感染,奪走了超過一百人的生命,感染病例的數量達到了第一輪疫情的兩倍以上。而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人感染H7N9又出現了第三輪疫情,散發病例至今仍然不時出現。

        為什麼H7N9病毒一再卷土重來?它在禽類和人群中以怎樣的路徑傳播,又發生了怎樣的演變?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香港大學的管軼教授、朱華晨助理教授與他們的研究團隊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之間對中國5省15個城市H7N9病毒的演變和傳播規律進行了監測,這一研究成果於3月11日(北京時間3月12日淩晨)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1]。3月11日,果殼網科學人(科學鬆鼠會會員窗敲雨)參與了該研究的新聞發布會,並對研究者進行了采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對湖州、嘉興、紹興、南昌、汕頭、東莞等城市市場上的活禽進行了持續的取樣檢測。同時對人感染病例進行了采樣分析。

        朱華晨介紹說,在監測地區的家雞呼吸道樣本中,共檢出了493例H7N9病毒,總體檢出率為3%,在個別地區檢出率達到了15%。在本次研究中,未從家鴨樣本中檢測到H7N9病毒。在市場活雞中,H7N9的檢出率不低,目前看來它們也依然是人感染H7N9的主要途徑。她特別指出,這些檢測陽性的雞隻在采樣時大多看起來相當健康,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症狀可以將它們與不攜帶病毒的個體區分開,這給防疫工作帶來了更多困難。

wpid-XbPjqkpDqbwdpmLUosGkZmlPzYvWpwxg5KB8_TBPCxzvAgAASQIAAEpQ-2015-03-16-15-41.jpg

        【采樣城市及市場活雞H7N9檢出率。圖片來自參考資料1】

        通過對家禽和患者體內H7N9病毒基因譜係的分析,研究者發現H7N9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變化。在第二輪傳播中,它們已經分化成了三個不同的類群,並與當地的H9N2病毒發生重組,產生了更多樣的基因型。病毒HA糖蛋白(注:HA指血凝素,即H7N9中的“H”,是流感病毒表麵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發生了變異,不過它的免疫抗原性並沒有發生顯著改變。也就是說,此前獲得的H7N9疫苗株依然是有效的,它們可以繼續用於疫苗研發。

        在第二輪疫情中,H7N9病毒從江浙地區向華南地區和周邊擴散,影響到了範圍更廣的省市。除了中國東部、南部地區以外,人感染H7N9病毒的情況最近也出現在了距離更遠的其他地區,例如新疆[2]。研究者指出,這提示H7N9病毒在中國的擴散範圍可能比我們預想的更大。

        在提及應對H7N9疫情的策略時,管軼、朱華晨均反複強調了檢疫與活禽交易控製的重要性。關閉活禽市場、集中屠宰、禁止疫區禽類跨區運輸交易,這些都是控製H7N9病毒擴散的重要手段。對一般民眾而言,仍應注意避免接觸活禽、注意手部衛生、徹底烹調禽類肉蛋。

        從目前報告的數據來看,H7N9病毒還不具備在人群中大範圍傳播的能力,與“甲流”H1N1等病毒相比,它通過空氣傳播的能力也很有限。不過,必須警惕H7N9病毒在未來發生變異、傳播能力提高的可能性。現在檢出H7N9的地區越來越多,禽類中的檢出率上升,而感染個體基數的增加也會使病毒有更多發生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機會。朱華晨表示,我們現在處於一種“臨界點”的狀態:如果加強監控,可以將風險控製到最小,而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H7N9病毒就將在中國本土長期流行,帶來更多公共健康威脅。

        參考資料

        Dissemination, diver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H7N9 influenza viruses in China.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1/27/c_1114150325.htm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