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得了艾滋病,一直吃藥,能活多久?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11-26
導讀

         大家好,我是李醫生。 我不是搞傳染病的,但我有幾個好朋友是在傳染病幹活,傳染病院最常見的傳染病是什麼?不用猜,大家應該多少有點眉目,乙肝、肺結核基本上是最常見的。 此外,一些性病,比如梅毒、淋病也是不少見的。梅毒啊,住院病人常規查,但是發現陽性者寥寥無幾,我一直以為梅毒是很少見的了,印象中隻有小時候放學路過各種電線杆時才會看到的梅毒廣告,但事實上,梅毒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傳染病啊。 看看2020年全

關鍵字:  艾滋病 

        大家好,我是李醫生。

        我不是搞傳染病的,但我有幾個好朋友是在傳染病幹活,傳染病院最常見的傳染病是什麼?不用猜,大家應該多少有點眉目,乙肝、肺結核基本上是最常見的。

        此外,一些性病,比如梅毒、淋病也是不少見的。梅毒啊,住院病人常規查,但是發現陽性者寥寥無幾,我一直以為梅毒是很少見的了,印象中隻有小時候放學路過各種電線杆時才會看到的梅毒廣告,但事實上,梅毒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傳染病啊。

        看看2020年全國傳染病上報的數據:

        當然,我們今天重點不是講梅毒哈。但是也可也順帶看看梅毒的數據,2020年發病上報了46萬多例,死亡了54例,死亡率其實挺低的,梅毒基本上不死人,除非晚期非常嚴重的梅毒。46萬多例/年是什麼概念?

        我們來看看2020年全國傳染病上報例數吧,這樣好有個對比:

        我紅箭頭標出來的幾個,都是名列前茅的了,乙肝一年90多萬,丙肝差不多20萬,肺結核67萬,梅毒46萬,淋病10萬,看到沒,這幾個都是10萬以上級別的。通篇看下來,都是尖子生的成績了。還有一個出類拔萃的,流行性感冒110多萬,但因為流感一般比較輕微,幾乎不去傳染病院看, 也不在咱們討論範圍內。

        講的重點是艾滋病

        1.每年新發病多少艾滋病?

        你可能覺得艾滋病覺得你很遙遠,其實不是的。艾滋病的發病率並不很低,有可能身邊就有。我說這句話不是為了嚇唬你,因為艾滋病也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可怕了。艾滋病已經給人形成一種刻板印象,啊他得了艾滋病,活不久了,馬上就要不行了,很慘,等等。

        事實上,艾滋病已經是一種慢性病了,下麵我們會接著講。大家看上麵的年報,會發現2020年全國上報了艾滋病62167例,而2015年是50330例,有點增多的趨勢,每年都是幾萬例這樣,這個雖然比不上梅毒,但也算常見了,不少傳染病都是每年有幾例,幾十例,幾百例,幾千例這樣,能達到每年幾萬例的數量,已經不是小數目。

        所以說,艾滋病還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傳染病。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給出的數據,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有105.3萬報告存活的HIV感染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一定是進入艾滋病期)。

        105萬,這個數據可不小。但你說很大也不至於。我們有

        2.艾滋病死亡率多高?

        恐艾。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我們之前接受到的觀點都類似:艾滋病會破壞人體免疫、得病很快就不行了。

        艾滋病病毒最恐怖之處,就是專門攻擊我們的免疫細胞,比如CD+4 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大家也不用去深入了解這些拗口的細胞是幹什麼呢,隻要大致了解它們就是我們的免疫細胞,是我們體內的衛士,是我們體內對抗細菌病毒的海陸空三軍,是特種兵,是軍隊,是警察,就這樣差不多夠了。

        艾滋病病毒鑽進來,把體內的軍隊搞垮了(免疫係統癱瘓),這時候再來任何一個小角色都能致我們於死地。就好像武俠小說寫的,東方不敗打殘了令狐衝(這不是真的,是我假設哈),然後一個蝦兵蟹將拿著一把小刀就能顫顫巍巍地了卻了令狐衝的性命,正正是撿了個大死雞。

        艾滋病病毒就是東方不敗的角色。它不弄死你,但是能癱瘓你的軍隊係統,廢了你的武功,再任由其他細菌病毒取你性命。

        東方不敗可怕不?可怕!

        艾滋病病毒可怕不?可怕!

        我們列舉一些數據,大家就會知道艾滋病有多可怕了。

        最新版本的傳染病學告訴我們,艾滋病一旦進入艾滋病期,1年內病死率50%,3年病死率80%,5年內幾乎全部死亡。

        這是一組讓人窒息的數據。

        但是哈,這個也其實已經沒那麼恐怖了。首先,跟狂犬病相比,艾滋病還算好了,狂犬病一旦發病,6天內必死無疑(死亡率100%),艾滋病起碼起碼夠幸運的話還能活幾年,字麵上看起來是這樣的。艾滋病要是東方不敗,我都不知道該拿誰來比喻狂犬病,金庸小說裏麵似乎沒有比東方不敗更厲害的角色了。

        其次,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後,會經曆三個階段,先是急性期(持續幾周)、然後是無症狀期(持續幾年,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最後進入艾滋病期,這個過程是病毒感染逐步加重、體內免疫逐步緩慢癱瘓的過程,有人短有人長,大概是這麼回事。

        所以,一個艾滋病人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不自知,因為可能處於無症狀期,不去醫院檢查是不知道的,還能活蹦亂跳好幾年。一切看起來好端端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唯一誇張的是,這時候的病人是個病毒傳播機,如果他/她跟其他異性或者同性發生無保護性接觸,那就很容易傳染給對方。

        書上說的1年內死亡50%,3年死亡80%,5年基本全部死亡,指的是那部分已經進入艾滋病期,並且沒有接受正規抗病毒治療的患者,這期間病人體內幾乎沒有任何免疫力了,不堪一擊,所以1年內死亡50%,這個數據甚至還是保守的了。

        3.艾滋病患者一直吃藥,能活多久?

        好,終於進入我們的主題了。

        如果病人早早就發現了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了,比如說由於一次偶然發生的不潔性行為(比如嫖娼),患者事後想起來覺得很後悔,於是主動去檢測了,竟然發現真的被感染到了,因為這時候疾病處於早期,在醫生的指導下早早就啟動了正規的抗病毒治療,那麼他們是不會出現上述狀況的。

        當今的醫療技術水平、藥物能力,已經能做到艾滋病慢性病化了,就是通過長期吃藥而維持正常的活動能力,就好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成為一個慢性病了(當然也有治療效果不好的情況),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及時啟動抗病毒治療。

        這是非常偉大的事情。

        現階段艾滋病防治的目標是“90-90-90”,三個90,什麼意思?90%的HIV感染者被檢測發現、90%被檢測發現者接受抗病毒治療、90%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得到成功抑製。

        而2021年(今年)是全球發現艾滋病40周年,艾滋病防治目標也有了抬高:2025年底實現95-95-95-95(四個95)。就是95%高危人群得到綜合預防、95%HIV感染者被檢測發現、95%被檢測發現者接受抗病毒治療、95%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複製得到成功抑製。

        看到這些數據,大家就應該見到了當下傳染病界對防控艾滋病的態度,可以說是胸有成竹吧,這些都是有賴於技術、藥物的進展。早些年沒有那麼多抗病毒藥物的時候,艾滋病的確是心頭之痛。但近些年來,抗病毒藥物取得很大的進步,就連丙肝都已經能被治愈了,乙肝相信也會在不遠的將來得到更好的遏製,艾滋病當然也是被摁住了。

        柳葉刀上有一篇關於HIV治療的報告:一名健康的美國人預期壽命是78.8歲,而一名20歲的HIV感染者如果從現在開始接受治療,那麼預期壽命可能能達到78歲,幾乎接近於正常人。

        所以說,艾滋病患者,隻要接受正規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長期存活一般是沒問題的。這也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4.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艾滋病?

        任何人,單純通過肉眼觀察,都不可能發現自己或者別人有艾滋病,即便對方是個癮君子。你去傳染病院看看,很多艾滋病患者都跟旁人無異,很多人沒有任何症狀,即便有症狀,也是發熱、腹瀉、消瘦等等,你也不能跟艾滋病劃等號,類似症狀的疾病太多了。

        隻有依靠檢測,才是診斷艾滋病的金標準。

        如果你確定自己沒有不潔性行為(比如嫖娼、約炮、私生活混亂等),自己的伴侶也跟你一樣愛護自己身體,那一般是不會有艾滋病的,畢竟艾滋病目前還是性傳播為主。即便這時候你看到自己初篩結果陽性,雖然很恐怖,但是也可能是假陽性。我看一些數據,初篩準確率大概也就98%-99%,並不是100%的,隻要你確定自己和伴侶都潔身自好,也沒有吸毒,進一步化驗會發現可能是假陽性。為什麼?因為現在通過血液傳播的概率是小了很多了。

        去哪裏檢測艾滋病?部分病人被發現是入院的常規檢查,尤其是外科病人,涉及到可能需要手術的,必須要查艾滋病、梅毒相關。還有部分人是主動去疾控中心檢測發現的。

        我了解到的很多城市的疾控中心官網都有艾滋病自願谘詢檢測平台,包括廣州。

        你也可以到當地疾控中心窗口去谘詢,自願艾滋病檢測是保密的,也是免費的。包括以後的治療,國家也有政策,部分關鍵藥物是可以免費使用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控製艾滋病、消滅艾滋病。

        5.艾滋病當前防控壓力大麼?

        大。

        為什麼?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艾滋病。比如去了一次大保健,他雖然有點擔心,但事後也沒什麼不舒服,根本不會聯想到自己會有艾滋病。就這樣過了好幾年,十年八年,然後進入了艾滋病期,開始有發熱、腹瀉、消瘦等症狀了,才來醫院,醫生查了一輪,好不容易才發現是艾滋病。

        但這時候已經晚了。

        並不是說病人已經來晚了沒得治了,事實上這時候隻要經過積極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還是有很大機會能控製住病情進展的,畢竟我們都說了,艾滋病可以做到慢性病化了。說這時候已經晚了,指的是這麼多年沒發現艾滋病,還一直和其他人發生沒保護的性接觸,早已經把艾滋病傳播開來,從艾滋病防控來說,的確已經晚了。

        所以說,及時檢測發現HIV感染者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關鍵,也是最難實現和最難評估的防控目標。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家都潔身自好(這個是不可能的),從傳播途徑上掐斷傳播鏈。退一步講,就隻能不斷地知會大家,別忘了可以來疾控中心檢測。如果有高危性生活的,不要忘了來疾控中心接受免費的艾滋病檢測。甚至有部分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嚐試依托手機應用程序、互聯網平台等來推廣HIV快檢和自檢。

        但即便如此,HIV感染晚發現率還是沒有明顯下降,還是很多人都等到黃花菜都涼了的時候才來醫院,才發現的艾滋病。

        如何早期發現HIV感染者呢?如何讓那幫有過一次高危性生活的群體去自願接受檢查呢?這是個最難的問題。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麵對HIV的,他們總以為自己不可能有HIV,也不願意去疾控中心窗口谘詢,萬一給熟人碰到了咋整,萬一信息泄露了咋辦,在大家對艾滋病還是聞風喪膽的環境下,他們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

        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加大宣傳科普力度。就好比我這篇文章。大家看完一定要點讚、在看,甚至轉發。轉發不代表你有問題,代表的是你希望你身邊的人注意。

        綜上所述,雖然艾滋病已經可以做到慢性病化了,但是我國艾滋病防控依舊不容樂觀,新報告HIV感染病例數仍然居高不下(2020年新報告62167例):

        晚發現率還是很高,重點地區和特定人群HIV新發感染、HIV耐藥傳播等等依舊未有明顯改善,而且艾滋病合並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依然上升趨勢。

        6.最後

        最後,希望大家能對HIV有個清醒的認識。HIV仍然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大意不得。如果懷疑自己有這方麵風險,最好及早去疾控中心了解清楚。同時,也祝天下有情人都能忠貞不二(很多艾滋病患者是無辜的,是被固定性伴侶傳播的,很委屈很無奈,但要積極治療),私生活混亂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錢再多,如果沒有健康,沒有穩定幸福的家庭,那也是不幸福的。

        對,這是我對幸福的定義。

        (完)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