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9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分析:免疫力低下男性更易感

作者:任芳言 來源:科學網 日期:2020-01-31
導讀

         1月30日,《柳葉刀》新冠病毒專題新發兩篇文章。

        1月30日,《柳葉刀》新冠病毒專題新發兩篇文章。

        一篇分析了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由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張麗、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的張欣欣等人完成。

        研究樣本來自2020年1月1日至20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確診患者。研究指出,2019-nCoV感染呈簇狀發作,更可能影響有並發症的老年男性。病毒可導致嚴重、致命的呼吸係統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9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近半數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47名患者是市場銷售人員或管理者。患者平均年齡55.5歲,包括67名男性和32名女性。超過一半的患者有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此類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

        臨床表現最多的是發燒、咳嗽,一些患者伴有呼吸急促(31%)和肌肉疼痛(11%)等症狀,其他還包括精神錯亂、頭痛、喉嚨痛、鼻炎、胸痛、腹瀉、惡心嘔吐。重症患者出現細菌和真菌同時感染的情況。

        影像學檢查顯示,75%的患者出現雙側肺炎,14%的患者有多發性斑駁和毛玻璃樣渾濁。

        (圖片來源:《柳葉刀》)

        報告的病例中,17名患者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其中11名短時間內惡化並死於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是11%,與先前研究相似。最先死亡的兩名男性一位61歲,入院第11天死亡,另一位69歲,入院第9天死亡。無慢性潛在疾病,但有長期吸煙史。

        實驗數據顯示,與SARS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可能主要作用於淋巴細胞,尤其是T淋巴細胞。

        99名患者中,75名接受了抗病毒治療,包括奧司他韋、更昔洛韋、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片,治療持續3-14天。大部分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還有13例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4位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3位患者接受了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

        截至1月25日,已出院的患者有31例。作者指出,早發現早治療危重病例非常重要。當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時,應及時施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並加強免疫支持治療,從而減少並發症和死亡率。建議使用靜脈內免疫球蛋白增強重症患者抗感染能力,並對ARDS患者使用類固醇,盡可能縮短治療時間。

        同時,研究提出,X染色體和性激素在先天和適應性免疫中作用關鍵,這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少感染的原因。

        另一篇由中國疾控中心譚文傑、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史衛峰等人完成。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參與了此項研究。

        研究指出,與SARS病毒相比,2019-nCov與浙江舟山采集到的兩種蝙蝠冠狀病毒更相似(bat-SL-CoVZC45和bat-SL-CoVZXC21),同一性達88%。但病毒受體與SARS冠狀病毒更接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可作為新冠病毒受體。不過,作用過程不完全相似,在2019-nCov受體結合域中,幾個關鍵氨基酸殘基是可變的。

        係統發育分析和同源建模SARS、2019-nCov和MERS三種病毒受體結合域。(圖片來源:《柳葉刀》)

        冠狀病毒作為一種RNA病毒,每個複製周期中都會發生突變。但研究提取到的10個基因序列樣本同一性超過99.9%,這意味著病毒短時間內來源都是同一個,並被相對迅速地檢測到。但隨著病毒擴散,要不斷監視病毒是否突變。

        研究還指出,另一種未知動物是中間宿主,在蝙蝠與人之間傳播。

        因為:

        • 新冠肺炎最初爆發在2019年12月下旬,武漢大部分蝙蝠在冬眠,且華南海鮮市場未發現或出售蝙蝠,可供購買的是包括哺乳動物在內的非水生動物。

        • 盡管病毒與bat-SL-CoVZC45和bat-SL-CoVZXC21同一性較高,但仍小於90%,它們仍處於不同分支,兩種蝙蝠冠狀病毒並非2019-nCoV的直接祖先。

        • 在SARS和MERS傳播路徑中,蝙蝠均是自然宿主,由不同物種作為中間宿主傳染給人類。

        因此造成肺炎疫情暴發的新冠病毒,最初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且已經通過華南海鮮市場售出的未知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

        2019-nCov全長基因組進化分析,及β冠狀病毒屬的代表性病毒。(圖片來源:《柳葉刀》)

        冠狀病毒基因組重組頻率高,研究者在β冠狀病毒下Sarbecovirus亞型中檢測到複雜的重組事件,但文章指出,重組不是2019-nCov出現的原因。

        同期《柳葉刀》主編Richard Horton公開表示,接觸到醫療和科研一線的中國同行後,“我們知道他們正麵臨嚴峻挑戰,已筋疲力盡。所有一線中國醫務工作者值得全世界的感謝和支持。”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