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

屠呦呦團隊成員:可用AI分析望聞問切,提高中醫診療精準度

作者:包雨朦 來源:澎湃新聞 日期:2019-09-08
導讀

         8月29日-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

        8月29日-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廖福龍出席了2019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峰會,並在大會上發言。廖福龍表示,人工智能的來臨已成為醫療健康行業加速發展與技術更新的重要機遇。同時,人工智能技術運用於青蒿素作用機理和抗藥機理的研究與解讀,也可助力於青蒿素的深入研究。

        會後,廖福龍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等媒體的采訪。廖福龍稱,人工智能與中醫藥的結合有許多可以探索的方麵。一方麵是可以用人工智能模式采集與分析中醫四診(望、聞、問、切)的數據,以提高診療的精準度。另一方麵,也可以嚐試把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預防疾病的發生方麵。

        廖福龍說:“中醫的診療體係和西醫是完全不一樣的。西醫是分層次地、整體到微觀地去尋找病因。一個病整體上有什麼表現,器官組織上有什麼表現,細胞上、分子上有什麼變化,基因有什麼改變,等等。中醫不是這樣一個還原論的認識體係,中醫看病是突出整體觀的, 即把握一個人的目前的狀態,通過望聞問切由大夫進行信息提取, 然後用中醫理論來判斷出現了什麼樣的異常。”

        廖福龍認為,基於中醫的這一特點,如能以人工智能模式采集與分析中醫四診的信息, 精準地識別機體所處的異常狀態,從而針對性地給出糾正異常的處方與治療。另外,中醫強調“上工治未病” ,即高明的醫生希望預防疾病的發生。如能用人工智能模式發現機體出現某種異常傾向, 就有可能對此傾向采取措施, 防範於未然。所以,預防醫學的觀點和AI的結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方麵。

        廖福龍還指出,實際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滲透在醫藥科研工作者工作中的許多方麵。“在我們實驗室裏,中草藥的化學成分分離提取,目前所用的技術也包括了人工智能,包括質譜研究、高效液相等都運用到數據采集與分析等人工智能技術。”

        “在藥理學研究上,常常會研究顯微鏡下的圖像,圖像分析也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方麵。”廖福龍舉例說,“若幹年前綠色熒光蛋白的誕生獲得了諾貝爾獎,這種可視化技術可用於研究體內的生命過程, 其中包含許多可以應用人工智能的地方。再如,體內酸堿度可以用光學的形式表現出來, 不同酸堿度表現成不同波長的光,這樣就能看到酸堿程度了,其中也可以應用人工智能。”

        廖福龍表示,下一步還可以做更多人工智能方麵的嚐試,通過雲計算、雲數據、5G聯網等技術,把一個個獨立實驗室獲取的信息拿到一個平台上進行綜合的分析。

        今年4月,屠呦呦研究團隊關於青蒿素耐藥現狀及解決方案的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這一研究成果的發布在國內引發關注。

        廖福龍告訴記者,目前屠呦呦領導的青蒿素研究團隊的主要工作包括青蒿素作用機理的研究、耐藥機理的研究以及對青蒿素聯合療法的探索。

        “青蒿素是上個世紀70年代發現的,臨床應用了幾十年了,為什麼還要研究它的機理?事實上,藥物機理是精準應用它的關鍵,清楚它怎麼發揮作用就能在臨床上事半功倍。”廖福龍說。

        據廖福龍介紹,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對於青蒿素抗瘧的作用是有不同的說法的,對作用機理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

        據他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到2015年的研究認為,青蒿素是與瘧原蟲的某個蛋白進行了單靶點的結合。到了2015年,屠呦呦得了諾獎之後,青年華人學者王繼剛的論文指出,青蒿素殺滅瘧原蟲是一個多靶點原理, 青蒿素可以和瘧原蟲100多個蛋白共價結合。

        “多靶點的研究結果出來之後,也囊括了之前單靶點的一些學說。把我們對青蒿素抗瘧機理的認識又推進了一大步。”廖福龍稱,王繼剛博士加入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已兩年多。

        在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抗藥性方麵,青蒿素研究中心也在不斷探索。廖福龍表示, 青蒿素的“抗藥性”與藥理學上所稱的抗藥性有所不同。通常藥理學上認為的抗藥性,就是再加大藥物劑量或延長用藥時間都無法對疾病產生效果。但事實表明,瘧原蟲對青蒿素產生的“抗藥性”更像是一種耐藥現象,即對藥物作用不那麼敏感了, 而延長用藥時間和加大劑量還是可以達到殺滅效果的。

        廖福龍指出,對青蒿素抗瘧機理和耐藥性的研究實際上是一個事物的兩麵,兩個方麵相互關聯,對這個兩個問題的把握有利於更深入地理解青蒿素, 有助於未來更好地應用青蒿素。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