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優化治療在中國本土化

作者:劉素梅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03-17
導讀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現狀是標準化治療容易,個體化治療難,而優化治療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策略,適合目前所有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和方法。那麼優化治療在我國的本土化狀況如何?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現狀是標準化治療容易,個體化治療難,而優化治療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策略,適合目前所有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和方法。那麼優化治療在我國的本土化狀況如何?近日,中國醫學論壇網特別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王貴強教授做客《專家訪談錄》為我們解析優化治療的本土化情況。

  目前,我國的抗病毒治療觀念已經普及。至少目前看來,不管哪個層次的醫生(當然最基層的醫生可能還需要進行培訓)都明白針對病原體的抗病毒治療(包括以核苷類物為基礎的治療和以幹擾素為基礎的治療等)對於慢性乙肝是最關鍵的。

  我國市麵上現有的核苷酸類似物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有4種: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韋和阿德福韋酯。這4種藥各有優缺點,但總體來看,對於目前我們提倡的長期治療來說,耐藥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優化治療的目的就是降低耐藥發生,提高療效。對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這些藥物我們強調要優化治療。

  阿德福韋酯也需要優化治療。阿德福韋酯的抗病毒作用較弱,可能治療一年時間卻隻能使DNA降一半。我個人認為不應該將阿德福韋酯作為一線治療藥。阿德福韋酯引起價格低廉,在我國基層大量使用,所以盡管目前並不推薦這個藥,還是必須考慮優化治療。經阿德福韋酯治療一年或半年效果不好,就應該加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聯合治療。如果患者的病毒持續降不下來,轉氨酶持續高水平,說明病情在持續進展,這時可考慮換用恩替卡韋。恩替卡韋是強效低耐藥藥物,如果患者經濟上允許的話可以作為首選用藥。我國將4個藥都作為慢性肝炎治療的一線推薦用藥,對失代償肝硬化的患者,或者其他一些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首選推薦高效低耐藥的藥物,但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盡管有耐藥問題,選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也是可以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

 

                           2012年版亞太乙肝治療指南現5大亮點

                           強效低耐藥藥物成乙肝首選    

                           基線評估與溝通對我們的啟示

                           中國乙肝治療路線圖的進展

                           新指南設定了核苷類似物療程

                           高病毒載量孕母需母嬰阻斷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還存在問題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