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學

【CHC2019】個體化治療是老年高血壓管理的“靈魂”

作者:朱朱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日期:2019-11-09
導讀

         阜外醫院黨愛民教授在中國心髒大會(CHC)2019上強調,降壓達標是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關鍵,個體化治療是老年高血壓管理的“靈魂”。對於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一般情況下降壓達標仍應<140/90mmHg,相對年輕、身體狀況好的患者可降至<130/80mmHg;舒張壓不應低於60 mmHg。

關鍵字:  個體化治療 |  | 老年 |  | 高血壓管理 |  |  |  |  |  

        阜外醫院黨愛民教授在中國心髒大會(CHC)2019上強調,降壓達標是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關鍵,個體化治療是老年高血壓管理的“靈魂”。對於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一般情況下降壓達標仍應<140/90mmHg,相對年輕、身體狀況好的患者可降至<130/80mmHg;舒張壓不應低於60 mmHg。

        老年患者降壓藥物的使用原則

        黨教授指出,根據2018年中國高血壓指南,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降壓藥物的使用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則:

        (1)老年人及高齡老年人初始治療時通常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然後根據需要,考慮逐漸增加至足劑量。

        (2)在藥物選擇方麵,要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有效控製24 h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並發症發生。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均適用,β受體阻滯劑可能也適用。

        (3)血壓≥160/100 mmHg、高於目標血壓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單藥治療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進行聯合降壓治療,包括自由聯合或單片複方製劑。

        (4)血壓≥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劑量聯合治療。

        (5)個體化是老年高血壓治療的靈魂,同時要考慮藥物經濟學因素。

        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

        黨教授指出,老年高血壓有其獨特的臨床特點,比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為主(占60%左右);血壓波動大,“晨峰”現象(清晨高血壓)增多,高血壓合並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後低血壓者增多;晝夜節律異常,非勺型或超勺型血壓增多;白大衣高血壓增多;假性高血壓增多;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等合並症較多。

        清晨高血壓的防治

        首要要進行生活方式改善,積極防治導致血壓“晨峰”的危險因素。

        在降壓藥物方麵,要選擇長效降壓藥物,可選用ACEI/ARB、鈣拮抗劑、α受體阻滯劑。目前的證據表明,利尿劑則會使夜間血壓明顯降低,導致血壓“晨峰”更為明顯。

        另外,要注意調整給藥時間,睡前給藥可使夜間收縮壓降低幅度顯著增大,舒張壓降低幅度相對較小。

        體位性低血壓的防治

        體位性低血壓是指: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鍾內,收縮壓下降>20 mmHg或舒張壓下降>10 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如頭暈或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會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致殘的風險。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以及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藥或精神類藥物的患者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JNC7 、2007年歐洲高血壓指南及2010中國高血壓指南均強調,在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診療的過程中,應測量坐位及立位血壓,以及早發現體位性低血壓患者。

        在治療方麵,可采用物理運動療法,浴療、訓練;調整降壓藥及擴血管藥物劑量、用法,適當增加鹽和水的攝入。

        餐後低血壓的診治

        餐後低血壓是指:餐後2 h內收縮壓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縮壓≥100 mmHg,餐後<90 mmHg;或餐後2 h收縮壓下降<20 mmHg,但出現心腦缺血症狀。

        合並糖尿病、帕金森病、腎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容易出現餐後低血壓。另外,血容量不足、利尿劑及其他降壓藥過量、體位性改變、高糖飲食、進餐過多、進餐過熱、久臥位坐起進食等都可能誘發餐後低血壓。

        對於餐後高血壓,首先要糾正誘因,餐前進水、低糖餐、少量多餐,餐後半坐、餐中禁酒,避免餐前服降壓藥。在藥物治療方麵,咖啡因、善寧(醋酸奧曲肽注射液)、α-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古爾膠等可能有效。

        衰弱老年人的降壓治療

        根據2016 ESH/EUGMS衰弱高齡老年血壓管理專家意見,血壓≥160 mmHg是高齡患者啟動降壓治療的界值。對於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0 mmHg)的高齡患者,降壓治療是否獲益目前缺乏證據。

        高齡虛弱老年患者的收縮壓控製目標為<150 mmHg,但不低於130 mmHg;血壓低於此值時,應考慮減小降壓藥物劑量乃至停藥。要重視家庭自測血壓與動態血壓監測在高齡患者中的應用。

        鈣拮抗劑、噻嗪類利尿劑及ACEI應作為高齡患者的優選降壓藥物。

        老年高血壓多病共存處理原則

        合並心衰:如無禁忌證,可選用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盡量避免使用鈣拮抗劑,對血壓難以控製者,可選用血管選擇性較高的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非洛地平或氨氯地平)。

        合並冠心病:應首選β受體阻滯劑和ACEI,如無禁忌證,應早期使用;血壓難以控製的老年冠心病,或並發血管痙攣性心絞痛,可選用鈣拮抗劑加硝酸酯。

        合並房顫:薈萃分析顯示,ACEI/ARB可顯著降低房顫合並心衰患者的房顫複發,可首選;持續性快速房顫可用β受體阻滯劑或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控製心室率。

        合並腦卒中:急性腦卒中降壓應平穩,對慢性期腦血管病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關鍵是維持腦血流量;血壓目標為140/90 mmHg;可優選長效鈣拮抗劑、ACEI/ARB、利尿劑等。

        合並糖尿病:應用ACEI/ARB在降壓同時,可改善糖代謝、內皮功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尤其ARB具有更好的腎髒保護作用,故應優先選用。

        合並腎功能不全:ACEI/ARB可降低尿蛋白,減少終末期腎病的發生,可首選,但應監測血肌酐和電解質水平;當降壓療效未達標時,可加用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有液體瀦留傾向,可聯用小劑量襻利尿劑。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