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學

介入衝在前,外科滅原發,內科大鞏固——基於MDT的晚期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綜合治療新模式

作者:王於,陳潔等 來源:腫瘤資訊 日期:2019-09-02
導讀

         目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分泌瘤肝轉移的TAE治療客觀緩解率超過80%,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肝轉移治療的利器。

關鍵字:  介入 |  | 外科 |  | 內科 |  | MDT |  | 晚期 |  |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 |  | 綜合治療 |  |  |  |  |  

        超過65%的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首診時已經是晚期,大部分患者已經出現較彌漫的肝轉移,往往失去了外科手術根治機會。肝轉移瘤病灶可以通過介入肝動脈栓塞術(TAE)聯合全身治療得到有效地緩解。目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分泌瘤肝轉移的TAE治療客觀緩解率超過80%,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肝轉移治療的利器。

        多數時候,原發病灶位於胰頭部,直徑超過2cm就有外科切除指征,並且隨著腫瘤的變大會壓迫膽管和胰管等結構,導致梗阻性黃疸等一係列症狀。胰頭部腫瘤切除的常規術式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llpe術),術後將留有膽腸吻合口。但有報道認為whillpe術後膽腸吻合口的存在,使得肝轉移瘤介入治療產生肝膿腫等膽道並發症發生機會上升了894倍。這就使得這部分已行胰頭神經內分泌腫瘤whipple術的患者,在後續進行肝轉移瘤介入治療時遇到極大的困難。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經過神經內分泌腫瘤多學科診療團隊(NEN MDT)多年臨床摸索後,首創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先行肝髒轉移瘤的介入栓塞(TAE)治療,盡可能地減少肝內腫瘤負荷,再二期行胰頭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外科手術(whillpe術)切除原發病灶,最後予藥物維持的治療新模式。該模式獲得患者們的極大認可和國內同道們的極大關注。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胰頭部神經內分泌腫瘤G2、Ⅳ期,合並肝內多發囊性轉移,已經無法行根治性外科切除。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NEN MDT討論後,為其製定了一個三步走的綜合治療方案:第一步:全身治療藥物給予長效生長抑素;同時對肝轉移瘤進行肝動脈栓塞術;第二步:胰頭原發病灶切除。第三步:最後所剩的低負荷腫瘤予長效生長抑素維持治療。該患者在完成4個療程的肝動脈栓塞術後,肝內轉移瘤病灶明顯好轉,影像學評價幾乎是完全緩解。患者的一般狀況也得到明顯改善。這時外科將其胰頭部原發病灶進行切除,完成經典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術後恢複順利。隨訪一年餘未見明顯腫瘤複發,僅以全身長效生長抑素維持治療便可。術前磁共振圖顯示肝內大量囊性轉移病灶,胰頭部原發病灶。镓68-生長抑素受體成像(68Ga-DOTANOC-PET-CT)可見肝內大量放射性濃集病灶頭,胰頭區也可見原發病灶生長抑素受體陽性顯像。18F-FDG--PET-CT可見肝內大量放射性濃集病灶,胰頭區也可見原發病灶放射性濃集。TAE術中可見大量囊性腫瘤病灶。三次TAE術後可見大部分肝內病灶縮小消失。術前胰頭原發病灶whillpe術後已切除。

        另外一例女性患者,也是胰頭神經內分泌腫瘤Ⅳ期,G2級,合並肝內多發轉移,也無法外科根治性切除。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NEN MDT討論後,同樣製定了一個三步走的綜合治療方案:第一步:全身治療藥物給予長效生長抑素;同時對肝轉移瘤進行肝動脈栓塞術;第二步:胰頭原發病灶切除。第三步:最後所剩的低負荷腫瘤予長效生長抑素維持治療。該患者在完成兩個療程的肝動脈栓塞術後,肝內轉移瘤病灶明顯好轉,幾近消失。轉去外科將其胰頭部原發病灶進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後恢複順利,隨訪未見明顯腫瘤複發,僅以全身長效生長抑素維持治療。肝髒可見數個轉移瘤,胰頭部可見原發病灶。镓68-生長抑素受體成像(68Ga-DOTANOC-PET-CT)可見肝內轉移瘤放射性濃集,胰頭區也可見原發病灶生長抑素受體陽性顯像。18F-FDG--PET-CT可見肝內多個放射性濃集病灶,胰頭區亦見原發病灶放射性濃集。兩次TAE術後肝內轉移瘤基本消失,再行whillpe術切除胰頭原發病灶 。

        隨著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病率的增長,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尤其是病灶位於胰頭部越來越常見。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本身具有易肝轉移的特性,並且大部分患者就診時肝內轉移病灶已經無法外科切除。介入肝動脈栓塞術可以很有效地減少肝內腫瘤負荷,但已行外科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將會大大增加介入栓塞術後並發症的機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團隊首創在全身治療基礎上,先行肝轉移瘤的介入栓塞最大程度減瘤,再行胰頭原發病灶的外科切除,最後予藥物維持治療的新模式,達到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給晚期胰頭部神經內分泌腫瘤帶來了福音。

        陳潔,主任醫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ENETS)顧問委員會委員(2015-2018),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ENETS)會員,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學組(CSNET)組長,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病分會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醫師分會整合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激素與神經內分泌腫瘤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消化外科專業委員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學組顧問,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腫瘤協作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胰腺腫瘤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腫瘤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師協會消化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會員,中華消化雜誌通訊編委,ENETS 官刊Neuroendocrinology 編委(Associate editor),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編委,專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治和研究。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