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學

FDA黑框警告:這3種抗失眠藥物可誘發異常睡眠行為,導致損傷甚至死亡

作者:不詳 來源:醫藥魔方 日期:2019-05-06
導讀

         4月30日,FDA發布安全警告,稱一些常見抗失眠藥物會誘發異常睡眠行為,比如夢遊、睡眠駕駛或其他非完全清醒狀態下的睡眠行為,從而導致罕見但嚴重的損傷,甚至是死亡。

關鍵字:  FDA 

        4月30日,FDA發布安全警告,稱一些常見抗失眠藥物會誘發異常睡眠行為,比如夢遊、睡眠駕駛或其他非完全清醒狀態下的睡眠行為,從而導致罕見但嚴重的損傷,甚至是死亡。

        這些抗失眠藥物包括艾司佐匹克隆(Lunesta)、紮來普隆(Sonata)、唑吡坦(Ambien、AmbienCR、Edluar、Intermezzo、 Zolpimist等)。無論患者之前是否發生過異常睡眠行為病史,服用這些藥物後,哪怕是最低推薦劑量,甚至隻使用1次,都可能出現上述異常睡眠行為並導致嚴重損傷和死亡。這種風險和患者服藥後是否飲酒以及服用安定劑、阿片藥物、抗焦慮藥等中樞神經係統抑製劑無關。

        FDA要求在這些抗失眠藥物的藥品說明書上添加黑框警告,同時對這些藥物的用藥指南做出修改和警示。此外,FDA同時要求在藥品說明書上添加禁忌項,之前使用過上述3種藥物且發生過複雜睡眠行為的失眠患者應禁用。

        艾司佐匹克隆、紮來普隆、唑吡坦是一類鎮靜催眠藥物,通過降低大腦活躍度而幫助睡眠,用於治療成人難以入睡或失眠,已經上市銷售多年。FDA要求醫療保健人員禁止向之前服用過這3種抗失眠藥中的任意一種且出現過異常睡眠行為的患者處方這些藥物,同時要求告知正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如果發生過異常睡眠行為,要盡快中止服藥並與自己的醫生聯係。

        FDA監測收集了1992年12月16日至2018年3月13日之間的66起因為服用艾司佐匹克隆、紮來普隆、唑吡坦誘發複雜睡眠行為而導致嚴重損傷和死亡的案例,包括20例死亡病例和46例非致命嚴重損傷病例。這個數字僅包括主動向FDA上報的病例以及文獻報道的病例,因此還可能有大量類似病例不被人知。

        這66例病例發生的意外事故包括跌落、燒傷、溺水、過度低溫暴露,從而導致截肢、一氧化碳中毒、體溫過低、溺水死亡、機動車交通事故、自殘、自殺等等。患者清醒後通常不會記得發生過的事情。截至目前,艾司佐匹克隆、紮來普隆、唑吡坦誘發異常睡眠行為的機製尚不明確。

        FDA同時提醒公眾,服用任何一種抗失眠藥物都會導致駕駛能力以及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日常活動能力下降。困倦是所有抗失眠藥物的不良反應,失眠患者在服藥的第2天可能依然會感覺困倦,也可能會在第2天早晨完全清醒狀態下發生注意力下降。

        FDA曾在之前發不過針對這些抗失眠藥物的安全警戒,包括2013年1月以外部鏈接聲明形式警示吡唑坦會有導致第2天早晨損傷的風險,2013年5月批準了低劑量唑吡坦,在2014年5月警示低劑量艾司佐匹克隆會有導致第2天早晨損傷的風險。FDA表示會繼續監控這些抗失眠藥物的安全信息,如有任何新的進展會及時向公眾通報。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