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賁門失弛緩症的手術治療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9-12-05
導讀

         氣動擴張和腹腔鏡海勒肌切開術(LHM)是治療特發性賁門失弛緩症的有效方法。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早期研究效果顯著。近日研究人員開展多中心隨機研究,比較POEM與LHM在症狀性賁門失弛緩症中的應用。

        氣動擴張和腹腔鏡海勒肌切開術(LHM)是治療特發性賁門失弛緩症的有效方法。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早期研究效果顯著。近日研究人員開展多中心隨機研究,比較POEM與LHM在症狀性賁門失弛緩症中的應用。

        症狀性賁門失弛緩症患者參與研究,隨機接受POEM或LHM聯合胃底折疊術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是臨床治療成功,定義為在2年隨訪中,在不使用額外治療的情況下,Eckardt症狀評分為3分或更少(範圍為0至12分,分數越高表明賁門失弛緩症症狀越嚴重)。次要終點包括不良事件、食管功能、胃腸生活質量指數評分(範圍:0至144,較高評分表明較好的功能)和胃食管返流。

        221例患者隨機分為POSE組(112例)或LHM+胃底折疊術組(109例)。隨訪2年臨床成功率:POSE組為83.0%,LHM組為81.7%(差異1.4個百分點,非劣效性P=0.007)。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POSE組2.7%,LHM組7.3%。經食管下括約肌綜合鬆弛壓力、從基線到24個月的食管功能的改善,治療組間差異無顯著性,胃腸生活質量指數評分無顯著差異。3個月時經內鏡檢查,POSE組57%和LHM組20%有反流性食管炎,24個月時相應百分比分別為44%和29%。

        研究發現,在2年內,POSE在控製賁門失弛緩症的症狀方麵並不劣於LHM+的胃底折疊術。胃食管反流在接受POEM治療的患者中更常見。

        原始出處:

        Yuki B. Werner et al. Endoscopic or Surgical Myotom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Achalasia. N Engl J Med, December 5, 2019.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