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

Chest:四種靜脈維生素C給藥方案在危重症患者的藥代動力學分析

作者:xing.T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8-07-16
導讀

         早期高劑量靜脈注射維生素C正作為重症患者的輔助治療進行研究,但最佳劑量和輸注方法尚不清楚。近日,呼吸領域權威雜誌chest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四種不同給藥劑量方案的劑量-血漿濃度之間的關係和安全性。

        早期高劑量靜脈注射維生素C正作為重症患者的輔助治療進行研究,但最佳劑量和輸注方法尚不清楚。近日,呼吸領域權威雜誌chest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四種不同給藥劑量方案的劑量-血漿濃度之間的關係和安全性。

        該研究為四組隨機藥代動力學試驗。患有多器官功能障礙的重症患者隨機接受2g/天或10g/天的維生素C,以及每日兩次靜脈推注或連續輸注48小時。終點是96小時內的血漿維生素C濃度,12小時尿排泄維生素C、草酸鹽和堿過量。研究人員使用NONMEM開發人群藥代動力學模型。

        該研究納入了20名患者。以肌酸酐清除率和體重作為獨立協變量的二室藥代動力學模型描述了四種方案中的最佳劑量方案。在2g/d的靜脈推注下,1h時的血漿維生素C濃度為29-50mg/l,草酸鹽濃度為5.6-16mg/l。在48h時,連續2g/d治療組,穩態濃度為7-37mg/l。在10g/d的靜脈推注下,1h的濃度為186-244mg/l,穀濃度為14-55mg/l。在48h時,連續10g/d,穩態濃度為40-295mg/l。 10g/d劑量組的草酸鹽排泄和堿過量增加。停藥後48小時,15%的患者血漿濃度降至維生素缺乏水平。

        由此可見,2g/d的治療劑量與正常血漿濃度相關,10g/d的治療劑量與正常偏高的血漿濃度、增加的草酸鹽排泄和代謝性堿中毒相關。持續治療需要預防維生素缺乏症。

        原始出處:

        Harm-Jan de Grooth,et al.Vitamin-C pharmacokinetic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andomized trial of four intravenous regimens.chest.2018. https://doi.org/10.1016/j.chest.2018.02.025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