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EASD 2015】第50屆Minkowski獎:從脂肪中探秘糖尿病

作者:孫雲 發自斯德哥爾摩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09-18
導讀

         當地時間9月17日中午,第50屆閔可夫斯基(Minkowski)獎獲得者德國Leipzig大學Matthias Blher教授就脂肪組織與糖尿病發表了精彩演講。 作為開篇,Blher教授分享了他三方麵的研究動力:臨床問題,即達到和維持健康體重是糖尿病患者治療所麵臨的極具挑戰的目標;科學問題,我們並不太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會議內容:第51屆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年會專題

       當地時間9月17日中午,第50屆閔可夫斯基(Minkowski)獎獲得者德國Leipzig大學Matthias Blüher教授就“脂肪組織與糖尿病”發表了精彩演講。

4444.png

        作為開篇,Blüher教授分享了他三方麵的研究動力:臨床問題,即達到和維持健康體重是糖尿病患者治療所麵臨的極具挑戰的目標;科學問題,我們並不太清楚體重調節機製;個人因素,Blüher教授父母是1型糖尿病患者,他切身感受到糖尿病所帶來的負擔。

        Blüher教授介紹,在過去20年間,我們對脂肪組織的認識大為改觀(圖1),逐漸發現脂肪組織及其釋放的脂肪因子參與到大腦、血管、肝髒、胰腺、肌肉、胃腸道等多器官、多病理生理過程中。脂肪組織在2型糖尿病(T2DM)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在導師Ronald Kahn教授引領下,Blüher教授開始了對這一領域的探索。

5555.png

        他們觀察到FIRKO基因敲除小鼠壽命能延長達5個月,進而發現隨著BMI增加、壽命縮短:BMI正常者能活到70歲的幾率大概是80%,而BMI 40~50 kg/m2者幾率則降至50%。

        從波士頓來到Leipzig大學後,在MichaelStumvoll教授指導下,他們從動物研究轉向人體。他們嚐試回答兩個關鍵問題:卡路裏如何知道自己要沉積在何處(脂肪分布基因學);脂肪組織釋放的哪些信號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害呢?

        Blüher教授引用核物理學之父盧瑟福的著名論斷:所有的科學或者是物理學,或者隻不過是在集郵(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stamp collecting)。Blüher教授團隊的“集郵”是,建立Leipzig脂肪組織庫,這個納入超過2100例、年齡跨度18~96歲、BMI跨度13~129 kg/m2的脂肪庫為他們後續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通過研究,他們識別出對胰島素敏感的肥胖患者和對胰島素抵抗的肥胖患者,發現脂肪細胞的大小(size)、分布(sites)、炎症細胞(cytes)與胰島素抵抗及肥胖相關。簡而言之,胰島素敏感的肥胖者脂肪細胞較小;胰島素抵抗的肥胖者脂肪細胞較大;內髒脂肪分布與胰島素抵抗肥胖相關;胰島素抵抗肥胖者有更多的內髒脂肪組織炎症細胞浸潤;脂肪因子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其深遠意義在於,與大幅減重相比,逆轉脂肪組織的功能紊亂可能是代謝性疾病預防更有效、同時也更切實的方式;針對脂肪組織功能紊亂以及調節脂肪因子,可能成為未來肥胖相關疾病的新穎治療策略。

Minkowski獎是為了紀念生理及病理學家Oskar Minkowski(1858-1931年),他發現摘除胰腺的狗出現了糖尿病所有的症狀,首次確定了胰腺與糖尿病的關係】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