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大會: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的三大裏程碑式研究

作者:中日友好醫院 趙文惠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12-15
導讀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世界糖尿病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來自世界各地12000餘名糖 尿病領域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盛會。本報特邀參會中國專家從現場發來精彩的會議內容

        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的三大裏程碑式研究——大慶研究、芬蘭糖尿病預防研究(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DPS)和美國糖尿病預防項目(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證實了在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生活方式幹預能預防或推遲糖尿病。2015年12月3日,這三大研究的專家彙聚在IDF大會的“轉化研究成功經驗分享”專題研討會,共同重溫這三大研究的設計、實施、結果及成果推廣的詳細內容。

        重溫經典

        大慶研究的美方專家班內特(Peter Bennett)教授已年屆80歲高齡,依舊精神矍鑠,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言語中充滿了對這個研究深厚感情和自豪。他詳細介紹了大慶研究30年的整個曆程。

        研究第一階段始於1986年,在大慶地區對110660名成人確診577例葡萄糖耐量減低受試者。進行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幹預。結果顯示,幹預組糖尿病發病風險比對照組下降33%~47%,在世界上首次證明糖尿病是可以被預防的。研究第二階段始於2006年,研究組對此前大慶研究的參與者進行了20餘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幹預使威脅視力的嚴重視網膜病變(激光治療和失明)風險下降47%,心血管病死亡降低了41%、全因死亡降低了29%。幹預不僅長期降低了糖尿病的發病,且減少了微血管並發症,威脅生命的心血管事件發生。

        DPS和DPP的主要研究者圖奧米萊赫托(Jaakko Tuomilehto)教授和西米尼瑞奧(Linda Siminerio)教授分別分享了他們的研究。

        大慶研究在同類研究中開始最早、曆時最長,由此奠定了中國糖尿病預防研究在世界糖尿病預防領域的領跑地位。

        複製推廣

        醫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大眾的健康狀況,轉化醫學的概念應運而生。早期轉化醫學的概念是指“Bench to Bedside”,即“從實驗台到病床旁”,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是一種應用型研究。隨著轉化醫學在醫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其定義和內涵也在不斷變化和豐富。正如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加裏亞蒂諾(J.J Galiardino)教授所說,“Translation research transforms currently available knowledge into useful measures for everyday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其新的內涵,即“將研究結果、結論應用到日常臨床及健康保健工作中”,這是一個將醫學研究成果惠及大眾的過程,又稱為醫療健康研究。

        2007年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是9.7%,2011年上升到11.6%。大慶研究已經證實了生活方式幹預能預防或推遲糖尿病,但為什麼糖尿病的患病率仍在不斷上升呢?如何跨越研究結果和日常臨床工作之間這個鴻溝呢?IDF的轉化醫學項目――BRIDGES(Bringing Research in Diabetes to Global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致力於對全球糖尿病一級及二級預防的轉化醫學研究提供支持,給研究者提供將臨床研究的成功經驗轉化為臨床實踐的機會。來自泰國的坦塔尤太(V.Tantayotai)教授、來自中國青島內分泌糖尿病醫院的張磊教授和來自埃及的卡裏(Samir Khalil)教授分享了BRIDGES研究項目的成果。張磊教授主持的糖尿病足項目複製了埃及的成功經驗和幹預措施,達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糖尿病患者接受足部檢查的比率顯著上升。

        重在堅持

        轉化醫學中的醫療健康研究可通過將更多的現有研究結果、結論普及給大眾,從而對疾病的發生或發展獲得更好的預防或治療效果,其投入小,社會效益非常大。但是,其效益需要等待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就像大慶研究經過23年漫長等待和觀察才證實改善生活方式使心血管病死亡降低41%。因此,本次專題研討會中,加貝(R.Gabbay)教授做了題目為《維持幹預的關鍵因素》(Key element to sustain an intervention)的報告,指出幹預措施的堅持需要患者、醫生、社區以及政府部門的多方合作。

        ■李光偉教授點評

        本文簡明扼要地報道了2008年以來IDF一直致力於全球糖尿病預防的努力和未來動向。這種努力突出地表現在本次大會的第1天和第3天,來自IDF高層的領導分別主持了IDF讚助的BRIDGES(Bringing Research in Diabetes to Global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全球糖尿病預防項目的總結和未來策略討論。強調了把包括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美國DPP和芬蘭DPS等已有裏程碑式研究的成功經驗推廣到社區的重要性,渴望讓全世界各國人民在“真實世界”中的糖尿病預防中獲得健康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利益。正如會議指出的“幹預措施的堅持需要患者、醫生、社區以及政府部門的多方合作”。

        IDF認識到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缺乏做這種轉化的財政支持。這一點完全反映了我國糖尿病預防的現實。我們的預防研究取得了讓全世界包括像美國這樣發達國家羨慕的成果,但是各方投入到預防的資金仍然十分有限,社區層麵全國大麵積的預防實踐也遠未呈現燎原之勢。好在國家已經認識糖尿病的“井噴”或“爆發”的嚴重後果,衛計委疾控局已著手在各省建立慢性病預防控製示範點。希望未來盡快看到全社會共同搭建的“轉化醫學”橋梁,能幫助我們實現征服糖尿病的夢想。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