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

隱睾手術方式選擇及療效分析

作者:耿一博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3-03-19
導讀

         日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易欽君、何大維、林濤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分析對隱睾患兒采用不同手術方式的療效,探討隱睾最適宜的微創治療方式。研究指出,首次接受手術治療、術前在麻醉狀態下能將睾丸推至外環口及以下的隱睾患兒,首選經陰囊切口睾丸下降固定術;腹腔型、腹股溝型隱睾,對於有成熟腹腔鏡下手術經驗的術者,可優先采用經腹腔鏡探查及睾丸下降固定。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33卷第12期《中華小兒外科雜誌》上。

  日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易欽君、何大維、林濤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分析對隱睾患兒采用不同手術方式的療效,探討隱睾最適宜的微創治療方式。研究指出,首次接受手術治療、術前在麻醉狀態下能將睾丸推至外環口及以下的隱睾患兒,首選經陰囊切口睾丸下降固定術;腹腔型、腹股溝型隱睾,對於有成熟腹腔鏡下手術經驗的術者,可優先采用經腹腔鏡探查及睾丸下降固定。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33卷第12期《中華小兒外科雜誌》上。

  回顧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5月間在泌尿外科首次接受手術治療的1720例(1933側)隱睾患兒,年齡0.5~17.5歲(中位年齡3.3歲)。術前麻醉狀態下可捫及隱睾1365例(1536側),未捫及隱睾355例(397側)。分別采用經腹腔鏡、經腹股溝、經陰囊三種手術方式治療,比較相同位置隱睾不同手術方式的睾丸降入陰囊率、術後睾丸萎縮或回縮並發症發生率,以及不同手術方式的圍手術期並發症。

  結果顯示,排除睾丸缺如或萎縮、橫過異位睾丸以及腹腔鏡下行Fowler-Stephens手術隱睾,共1661例(1869側)隱睾納入手術方式療效分析。其中,1014例(1153側)腹股溝型隱睾分別采用經腹腔鏡(197側)和經腹股溝(956側)手術方式,術中睾丸降入陰囊率分別為100%(197/197)和99.4%(950/956),術後隨訪率分別為93.9%(185/197)和90.9%(869/956),睾丸萎縮率分別為0和0.2%(2/869),均無睾丸回縮,兩種手術方式上述指標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51例(383側)外環口型隱睾分別采用經腹腔鏡(10側)、經腹股溝(307側)、經陰囊(66側)手術方式,三種手術方式的睾丸降入陰囊率均為100%,術後隨訪率分別為100%(10/10)、94.1%(289/307)和97.0%(64/66),均無睾丸萎縮或回縮。355例(397側)術前麻醉狀態下未捫及隱睾,分別經腹腔鏡(144側)和經腹股溝(253側)兩種手術方式探查,探及睾丸率分別為84.0%(121/144)和88.1%(223/25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296例(333側)腹腔型隱睾分別采用經腹腔鏡(110側)和經腹股溝(223側)兩種手術方式,睾丸降入陰囊率分別為90%(99/110)和88.3%(197/223),術後隨訪率分別為91.8%(101/110)和92.4%(206/223),睾丸萎縮率分別為1.0%(1/101)和1.5%(3/206),睾丸回縮率分別為1.0%(1/101)和1.9%(4/206),兩種手術方式上述指標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腹股溝(1486側)、經腹腔鏡(317側)兩種術式的圍手術期並發症發生率分別為0.5%(7/1486)和0.9%(3/31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陰囊(66側)術式無圍手術期並發症發生。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