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健康中國行動-醫療科技創新惠及百姓公益宣傳活動在京舉辦

作者:CHTV百姓健康 來源:CHTV百姓健康 日期:2024-02-23
導讀

         2024年2月5日,健康中國行動-醫療科技創新惠及百姓公益宣傳活動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舉辦。

        健康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保障,醫療科技創新使許多疾病可以得到更加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引領健康未來。2024年2月5日,健康中國行動-醫療科技創新惠及百姓公益宣傳活動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舉辦。

        本次活動主辦方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田曉犁致歡迎詞:

        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田曉犁:

        今天的主題是“醫療科技創新惠及百姓”。我們的使命是弘揚白求恩精神,惠及百姓健康,這是我們公益基金會的願景,也是我們基金會的工作動力。希望更多地了解臨床科技創新成果和前沿資訊,加強國人自身主動健康意識,真正明確承擔起自身健康責任第一人的職責。基金會願意與各位長期攜手,共同為健康中國行動貢獻力量,做好傳承弘揚白求恩精神的工作。

        在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醫療科技創新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在致辭中指出: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 毛群安:

        高端醫藥產品的研發以及前沿的核心技術,還有疾病的診斷治療,重大傳染病疫情的應對,醫藥健康產品的研發等方麵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在我們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會越來越成為一個特色。怎麼樣使醫療科技創新能夠更多地惠及老百姓,這也是當前我們麵臨的一個問題。希望本次公益宣傳活動,讓老百姓通過醫療科技創新能夠更多的獲益,包括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健康管理、健康促進方麵發揮更大的效益。我們也相信隨著更多的專家、公益組織參與其中,我們能夠發揮好科技創新對衛生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促進作用。

        科技創新助推腦科學研究,也為腦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更多希望和可能。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江濤在活動中分享了腦腫瘤研究的前沿知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主任 江濤:

        腦膠質瘤是人類最常見的原發顱內惡性腫瘤,它的治療方案是手術、放療、化療以及一些新的療法,比如電場治療、靶向藥物治療。我們團隊作為一個研究膠質瘤的專業團隊,建立了中國人群腦腫瘤臨床對列—CGGA隊列。從2006年開始,我們建立了一個2594例麵對世界開放的數據庫,通過這個數據庫我們可以研發一種新的療法,對腦膠質瘤的治療會產生根本的助力,而不僅僅是依靠藥物、輔助器械類這些療法。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藥衛生技術評估與創新發展部部長顧雪非從醫療科技創新政策研究與衛生技術評估方麵做了分享: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藥衛生技術評估與創新發展部部長顧雪非:

        我們做政策研究要考慮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群眾是否負擔得起這種新技術,或者說我們用怎麼樣的一種風險化解方式來分攤它帶來的疾病負擔。整個衛生體係裏,科技創新就是重要的生產力,它驅動了我們發展,它可以解決重大疾病防控、生殖健康、食品藥品安全、營養與健康、人口老齡化等重大民生問題。做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的研究,主要是涉及科技創新的戰略研究,科技創新的體係及相關的政策研究,改革效果的評價,以及重大項目的評價的研究。衛生技術評估在我們國家的實踐應用比較廣泛,不斷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的範圍時,哪些優先納入是可以用衛生技術評估的方法來輔助決策。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病學係主任崔麗英分享了“多方協同助力罕見病患者看到新希望”: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病學係主任 崔麗英:

        多措並舉推進罕見病的診治過程,國務院,衛健委、藥監醫保、財政部、商務部、科技部,還有一些像慈基金會、各種公益組織都開始重視罕見病。罕見病在防治方麵,我們有自己中國的模式,就是政府的關注和政府的領航。三級預防措施,通過減少出生缺陷,關口前移來降低罕見病的發生率。在早期診斷方麵,我們也是通過國家衛健委全國的罕見病協作網,構建了“1+32+291”的分級診療體係。遠程多學科多家醫院會診,明顯提高了我國醫生對罕見病的認識和罕見病的診療水平。醫保政策加速了罕見病藥藥物的準入。很多藥通過醫保談判價格都明顯的降低了,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期待更多的罕見病患者能夠得到早期診斷,有藥用,用上藥。

        醫學進步使婦科腫瘤早期診斷和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向陽分享了《關注婦科腫瘤,促進女性健康》: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 向陽:

        隨著我們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在最近的20年的時間裏麵,5年生存率呈現一個穩步上升的態勢,我們還有空間把它做得更好。卵巢癌是我們婦科腫瘤裏麵最難啃的一塊骨頭,也是我們為了達到2030年5年生存率達到46.6%最困難的一個腫瘤,當然我們還是有信心來完成這個指標。

        本次活動的公益支持方代表作了題為《不忘初心 惠及百姓》的主題發言,表示將全麵支持健康中國建設。

        活動中成立了“醫療科技創新惠及百姓公益科普項目”,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彙聚力量,助力繪就健康中國藍圖。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徐建明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研究室主任馬文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科病區主任李寧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紅雨就“未來醫療科技創新的展望”暢談。

        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司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社會公益支持方代表參加了活動。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