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細胞》刊登我國科學家重要發現 宿主特征決定野生小型哺乳動物中病毒組成和跨種間傳播 為建立新發突發傳染病預報預測係統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

作者:孫國根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3-09-25
導讀

         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帶領青年研究員陳燕玫等曆經7年研究,9月20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 影響因子64.5)上發表重要論文,在國際上首次對人類傳染病最重要的動物傳染源——齧齒類、蝙蝠和鼩鼱三類小型哺乳動物進行了全麵、係統的病毒多樣性、進化生態學及播散規律的研究,發現大量病毒已具有突破物種間遺傳障礙感染給人的傳播能力,並證實“宿主特征決定野生小型哺乳動物中病毒組成和跨種間傳播”。

   本網訊 (駐地記者 孫國根)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帶領青年研究員陳燕玫等曆經7年研究,9月20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 影響因子64.5)上發表重要論文,在國際上首次對人類傳染病最重要的動物傳染源——齧齒類、蝙蝠和鼩鼱三類小型哺乳動物進行了全麵、係統的病毒多樣性、進化生態學及播散規律的研究,發現大量病毒已具有突破物種間遺傳障礙感染給人的傳播能力,並證實“宿主特征決定野生小型哺乳動物中病毒組成和跨種間傳播”。 該成果為建立新發突發傳染病預報預測係統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對實現預測新發突發傳染病如同天氣預報一樣的目標有重要意義。

  該論文獲得審稿專家的高度評價:“本項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獨一無二的野生哺乳動物病毒組數據集,揭示了病毒在野生小型哺乳動物中的進化生態學規律。尤其是對同一個體不同組織器官中病毒組的探究別出心裁,對病毒進化曆史的研究非常有趣,且極具重要科學意義,預期將得到研究新發傳染病、病毒宿主範圍、多樣性、進化與生態學等領域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閱讀和引用。”

  張永振說,人類的大多數傳染病來源於野生動物,經跨種間傳播感染人。新發現的大量病毒也意味著它們已具有突破物種間的遺傳障礙感染人的可能。欲實現像天氣預報那樣對未來的新發突發傳染病進行預測預警,主動防控,減少對人類的危害,就必須掌握自然界中病毒的本底、地理分布、宿主類型,尤其需查清它們在宿主動物中的進化、生態、播散規律。

  為此,張永振團隊在浙江、湖北兩省選擇了代表亞熱帶地區四種自然生境的溫州、龍泉、荊門、五峰地區,進行現場生態學與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從上述四個地區采集了翼手目(蝙蝠)、食蟲目(鼩鼱)和齧齒目(鼠類)等三類野生小型哺乳動物,共計44種4336隻。

  研究團隊首先建立了病毒篩查發現體係,對其中一半以上的蝙蝠、鼠、鼩鼱的內髒器官和糞便樣本進行病毒組研究,最終鑒定出669種病毒,其中包括534種全新病毒。這些病毒來源超過42個病毒科。大量新病毒的發現極大地擴展了對野生小型哺乳動物攜帶的病毒組及其多樣性的認知。研究團隊在除毛馬蹄蝠外的43種野生小型哺乳動物物種中都發現了病毒。其中,每種蝙蝠平均攜帶11.4種病毒,每種鼠攜帶9.2種病毒,每種鼩鼱攜帶48.3種病毒。尤其是斯氏缺齒鼩鼱,單一物種攜帶了高達150種病毒,顛覆了已有認知。

  研究團隊對同一動物物種不同髒器或糞便攜帶的病毒組進行深入研究,發現野生小型哺乳動物所攜帶病毒在宿主個體內的分布規律:不同病毒科的病毒在這些動物內髒器官的分布和豐度均呈現出極大差異。例如:星狀病毒科、杯狀病毒科、冠狀病毒科和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病毒在糞便中幾乎都以高豐度存在,而副粘病毒科的病毒在腎髒中的檢出率與豐度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來自同一科的病毒在不同的動物中也有不同的宿主體內分布。例如:與蝙蝠相比,副粘病毒在鼠體內更傾向於多器官分布。尤為重要的是,研究發現,當病毒在主要靶器官中的豐度達到一定水平時,它們就能“溢出”到其他內髒器官。此外,還發現了在8種蝙蝠、5種老鼠和1種鼩鼱中的13種冠狀病毒,但並沒有發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及其相關病毒。

  新發現的病毒許多與已知的人或家畜病原體有較近的親緣關係。例如:從溫州和五峰地區的蝙蝠中發現的正腮腺炎病毒與已知的人類正腮腺炎病毒4型病毒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為70%,在溫州黑線姬鼠與臭鼩鼱中發現的一種新型亨尼帕病毒與近期在發熱病人和鼩鼱中發現的琅雅病毒親緣關係也較近。

  這些數據表明需要在與這些動物物種頻繁接觸的人群中加強監測。

  另外,研究還發現大量以前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特異或相關的病毒,這些病毒首次在哺乳動物中發現,其中很多呈現多髒器、高豐度分布,表明這些節肢動物特異或相關的病毒真正地感染了小型哺乳動物宿主,而非僅源自於宿主的進食。節肢動物特異或相關的病毒在鼩鼱中的檢出率最高,鼩鼱又是主要以節肢動物為食,這也意味著脊椎動物的病毒來源於節肢動物,而鼩鼱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更好發現病毒在野生小型哺乳動物中的播散規律,研究團隊構建了宿主-病毒相關網絡。對於蝙蝠和鼩鼱來說,病毒的跨物種傳播更頻繁地發生在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不同種群間。然而,在鼠類中,超過一半的跨物種傳播病毒在不同地點的種群中被發現,這與鼠類遷移能力強和地理分布廣泛有關。另外,由於生境的重疊性,鼠類和鼩鼱更有可能攜帶相同的病毒。

  張永振說,為了進一步確定野生哺乳動物中病毒組成和病毒跨物種傳播的生態驅動因素,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子集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宿主物種特征和種群大小是影響病毒組組成和病毒跨物種傳播的最重要因素。鼩鼱攜帶有種類極為豐富的病毒,包括多種多樣的無脊椎動物相關病毒,並且這些病毒中的大部分在鼩鼱體內呈現出多器官分布,提示鼩鼱是無脊椎動物相關病毒向脊椎動物病毒轉化的重要中間宿主;而齧齒動物攜帶更多具有跨宿主傳播能力的病毒;且宿主因素對病毒跨物種傳播概率的影響在不同病毒科中也有所不同,而在宿主體內呈現多器官分布的病毒更有可能溢出並感染多種宿主。  

   (論文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29)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