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做家務、運動、見親友能預防癡呆!最新研究告訴你防治癡呆的不二法則!

作者:Cathy 來源:生物穀 日期:2022-08-06
導讀

         本研究表明,身體和精神活動都可能影響老年人患癡呆症的風險。

關鍵字:  癡呆 

        癡呆症(Dementia)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展,也是導致老年人依賴症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著全球約5000萬人,每年有近1000萬新診斷病例。以往研究已經確定了影響癡呆幾個潛在的風險因素,包括受教育水平、吸煙、肥胖、飲酒、高血壓、聽力障礙、抑鬱和糖尿病。殊不知,隨著忙碌的生活節奏,癡呆已不局限於老年人,其已經趨於年輕化,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降低認知衰退和癡呆症風險指南》明確提出,保持身體活動與大腦健康有關,強烈推薦通過步行、騎車、做家務、運動等來降低認知衰退風險。

        除了開發有效的藥物外,還可以針對一些危險因素提前作出幹預,以減輕疾病負擔的潛在手段。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宋歡團隊在 Neurology 雜誌發表研究論文Physical and Mental Activity, Disease Susceptibility, and Risk of Dementia。該研究發現經常鍛煉身體、做家務和走親訪友等保持活躍和擁有良好社交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降低患癡呆症的風險!

        該研究是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調查了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501376名平均年齡為56歲的參與者的基因數據和完整的醫學診斷隨訪數據。

        具體來講,該團隊從所有參與者中收集了有關社會人口特征、生活方式因素(如身體和心理活動)、醫療和健康狀況以及身體測量(如人體測量)的信息。關於醫療診斷和生存狀況的數據是通過與多個國家衛生登記冊的交叉聯係而獲得的,包括初級保健、住院病人、癌症和死亡登記冊。

        在英國生物樣本庫的所有502,507名個體中,作者排除了撤回數據的參與者(=48)、在招募前被診斷為癡呆(=120)或沒有關於身體和心理活動的可用信息(=963)(圖1)。作者構建了單獨的隊列來分析在基線水平測量的30個不同的身體和心理活動項目,其中一個特定項目缺失值的參與者被從該特定項目的分析中刪除。剩下的參與者隨後根據他們相應的暴露水平被分為不同的組(即參照組和暴露組)。考慮到癡呆的潛在診斷延遲,從而導致反向因果關係的風險(即自我報告的身體和心理活動受到癡呆臨床前症狀的影響),作者對每個參與者從招募日期後一年(即1年延遲),直到診斷為癡呆、死亡或研究結束(即2019年12月31日),以先發生者為準。最終的分析隊列包括501,376名參與者。

        在招募者中,45.60%為男性。在平均10.66年的隨訪中,作者發現了5185例癡呆,包括803例血管性癡呆,1561例阿爾茨海默病和2697例其他類型癡呆。作者發現這些癡呆患者多為年齡較大、男性、有高血壓或高脂血症病史,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但基線時BMI和CCI較高。但在不同亞型癡呆的個體之間,這些特征幾乎沒有差異。

        之後,該團隊研究了身心活動相關的項目與癡呆症之間的聯係。結果發現,在體育活動方麵,參與研究的體育活動項目越多,癡呆風險越低,與工作相關的活動和交通相關的項目關聯最強。在精神活動方麵,去酒吧或社交俱樂部和看電視等活動患癡呆風險較高。朋友/家人的拜訪和其他類型活動患癡呆的風險較低。

        之後作者研究了已確定的身體或精神活動與隨後的癡呆症之間的聯係。在體育活動方麵,作者觀察到進行頻繁活躍運動以及家務活動的人群,癡呆的風險更低;在心理活動方麵,堅持與朋友/家人拜訪的人群,癡呆的風險更低。並且在所有亞型的癡呆症中也有類似的發現。

        那麼,在這些已觀察到的關聯中,對癡呆症易感性研究有什麼作用呢?

        作者發現,通過PRS或APOE基因型檢測,這些關聯在高和低遺傳風險的個體中很大程度上具有可比性。例如,在低和高遺傳風險的個體中,堅持活躍運動模式的HR分別為0.64(95%CI 0.52-0.77)和0.68(95%CI 0.57-0.79)。APOEε4攜帶者和非攜帶者對應的HRs分別為0.63(95%CI 0.54-0.72)和0.68(95%CI 0.59-0.78)。在有和沒有癡呆家族史的參與者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例如,劇烈和其他運動模式,有癡呆家族史的個體HR=0.64[95%CI 0.52-0.79],沒有癡呆家族史的個體HR=0.69[95%CI 0.60-0.78])。

        總之,本研究表明,身體和精神活動都可能影響老年人患癡呆症的風險。特別是,作者使用PCA來識別不同模式的身體和心理活動基於相關的個人活動項目,並發現堅持活躍的運動模式,做家務以及拜訪朋友/家人等人群的癡呆症風險降低。此外,作者基於PRS對癡呆、APOE基因型和癡呆家族史的分層分析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這些身體和心理活動模式的保護作用對所有研究參與者都存在,而不考慮不同的疾病易感性。這一新發現強調了身體和心理活動幹預在一般人群癡呆症一級預防中的潛力。

        開始鍛煉永遠不會太晚!朋友們,運動起來吧~

        參考文獻:

        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22/07/26/WNL.0000000000200701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