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涉及1000家縣醫院!國家衛健委發布“千縣工程”,要求立即啟動,4年完成

作者:佚名 來源:健康大河南 日期:2022-01-06
導讀

         11月3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關鍵字:  千縣工程 

        11月3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在縣域內重點建設臨床服務、急診急救、縣域資源共享和醫共體高質量管理的“五大中心”,發揮縣域醫療中心作用,為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打下堅實基礎。

        方案將在2021年10月至12月進入啟動階段,以脫貧地區、三區三州、原中央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區為重點,確定納入“千縣工程”的醫院名單。2022年1月至2025年1月進入組織實施階段,每年進行評估並結果。國家衛健委將適時修訂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和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國家衛健委曾發布文件《全麵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500家縣醫院(包括部分貧困縣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要分別達到“三級醫院”和“三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要求。而今次計劃的數量目標比2018年的方案翻了一番。

        劃重點

        01

        依托縣醫院建設四個“五大中心”:臨床、急救、資源共享、管理

        方案指出,“千縣工程”有兩大重點任務,一是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做好縣域居民健康“守門人”;二是推動資源整合共享,發揮縣醫院“龍頭”作用。

        方案提出,要依托縣醫院,重點建設四個“五大中心”,分別是:

        一、臨床服務“五大中心”

        腫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形成與縣域內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的有效聯動,開展腫瘤、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和康複工作,提高醫療服務連續性。

        微創介入中心:加強與上級醫院的技術合作,開展腫瘤、外周血管、神經等領域的介入診療。

        麻醉疼痛診療中心:積極推動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開展手術室外的麻醉與鎮痛治療,不斷滿足患者對診療舒適性的新需求。

        重症監護中心:提高重症救治水平,提升重大疾病診療能力。

        二、急診急救“五大中心”

        胸痛中心

        卒中中心

        創傷中心

        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

        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要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管理製度和流程,落實診療規範。完善急救網絡,建設實時交互智能平台,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共享,提升搶救與轉運能力,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

        三、縣域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

        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

        醫學影像

        心電診斷

        病理

        消毒供應

        要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推動不同級別類別的醫療衛生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促進縣域內各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同質化。 此外,豐富遠程醫療服務內涵,提高利用率,向下輻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向上與高水平省市級醫院遠程醫療係統對接,打通優質醫療資源輸送通道。

        四、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

        醫療質控中心:建立完善醫療質量管理長效工作機製,加強縣域醫共體內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製。 人力資源中心:優化縣域醫共體內的薪酬結構,統籌人力資源管理。 運營管理中心:加強全麵預算管理,健全績效評價機製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製度,規範臨床診療行為,明確雙向轉診標準和流程,建立長期穩定的分工協作機製。 醫保管理中心:建立縣域醫共體內的醫保相關管理和考核製度,配合醫保部門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引導落實健康管理工作。 信息數據中心:優化服務流程、提高管理效能,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在縣域醫共體內逐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曆的連續記錄,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醫療保障和綜合管理係統的信息共享,並保障信息係統運行安全和網絡安全。

        劃重點

        02

        人才從哪來?

        提高綜合能力,最終是靠醫護人員去推動的。這些人才從哪裏來?

        除了建設四個“五大中心”,“千縣工程”的重點任務還包括:加強專科能力建設、不斷改善醫療服務、持續改善硬件條件、落實縣醫院在分級診療體係中的功能定位、提升縣醫院科學管理水平等。

        其中,要加強的專科建設能力有:對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專科疾病防治能力。

        很明顯,建設“千縣工程”,需要一批高質量的醫學專業人才。關於人才,方案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1.引進:加大對重點領域、緊缺專業、關鍵崗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

        2.住培:通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臨床進修、學術交流等多種方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醫院應當支持新招收的本科學曆臨床醫師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可選派符合條件的業務骨幹參加相關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儲備高層次人才。

        3.構建人才梯隊:加強兒科、婦產科、重症醫學科、精神科、麻醉科、急診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腫瘤科、老年醫學科、康複醫學科、病理科、出生缺陷防治、藥學、護理等緊缺專業和骨幹人才培養培訓,構建人才梯隊。

        4.提升教學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在保障本院醫師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同時,充分發揮縣醫院在縣域內基層醫務人員教學和培訓中的帶動作用。

        此外,要補齊專科能力短板,還可以運用引進人才、改善硬件條件、派駐人員支援等措施。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