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

顱腦創傷病情評估多模態監測係統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0-10-14
導讀

         顱腦創傷(TBI)係指顱腦受到物理打擊後所產生的一係列損傷,具有較高的病殘率和病死率,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我國顱腦創傷病死率高達13~17/10萬。顱腦創傷的嚴重程度主要由物理打擊的原發性損傷和多種病理生理級聯反應誘發的繼發性損傷決定,後者包括腦組織缺血缺氧、自由基生成、興奮性毒性作用等,從而導致腦組織代謝紊亂,繼而發生細胞凋亡或腦水腫等不良反應。 盡管顱內壓(ICP)監測是評估顱腦創傷病情進展

關鍵字:  顱腦創傷 

        顱腦創傷(TBI)係指顱腦受到物理打擊後所產生的一係列損傷,具有較高的病殘率和病死率,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我國顱腦創傷病死率高達13~17/10萬。顱腦創傷的嚴重程度主要由物理打擊的原發性損傷和多種病理生理級聯反應誘發的繼發性損傷決定,後者包括腦組織缺血缺氧、自由基生成、興奮性毒性作用等,從而導致腦組織代謝紊亂,繼而發生細胞凋亡或腦水腫等不良反應。

        盡管顱內壓(ICP)監測是評估顱腦創傷病情進展的經典手段,且已在臨床應用有50年的曆史,然而,創傷後產生的多種繼發性損傷單憑一項“顱內壓”難以全麵反映,需要更為精細的評價指標以指導治療。鑒於此,研究者開始探索如何利用各種宏觀和微觀監測指標對原發性或繼發性損傷過程進行監測,從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應對措施,以減輕腦組織損害並改善預後。

1.宏觀監測指標

        1.1創傷區域

        顱腦創傷後局部腦組織水腫,使病灶內部和周圍腦血流量(CBF)顯著減少,從而形成缺血半暗帶區。在病灶周圍區域,創傷組織、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並存,術野下難以辨認,如若清創處理不當,術後極易引起嚴重並發症,因此精準定位手術病灶是清創手術成功的關鍵。CT或MRI均可很好地定位病灶形態和範圍,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太赫茲波成像是一種針對生物組織的高敏感性檢查技術,其波長介於紅外線與微波之間,對生物組織無電離損傷,因此廣泛應用於腦膠質瘤、皮膚癌等多種腫瘤的成像。

        太赫茲波成像對水分子十分敏感,可以很好地顯示細胞數目、密度、排列和組織含水量,適用於創傷後損傷組織分布的監測。動物實驗顯示,太赫茲波三維成像技術可以清晰、準確地顯示顱腦創傷模型大鼠病灶空間結構和組織分布,為探討創傷後腦組織損害機製、製定手術方案提供重要依據。與傳統的CT或MRI檢查技術相比,太赫茲波成像具有準確性高、成像迅速、檢查成本低等優點。此外,顱腦創傷後形成的血腫壓迫可以迅速對腦組織造成原發性物理損傷,隨後血腫成分在病灶中聚集大量活性氧(ROS)和炎性因子等有害物質,引起繼發性腦損傷,血腫持續存在對腦組織和神經細胞造成的持續性損傷可進一步影響患者生存期和神經功能的恢複,故而有必要對血腫形態和範圍進行監測。

        CT平掃時效性較高,在創傷早期即可較為清晰地顯示血腫形態、範圍和占位效應等,對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而MRI的敏感性和精確性均優於CT,尤其是針對丘腦或殼核等部位的出血性病灶,其陽性檢出率更是優於CT,而且在血腫慢性期,MRI還可準確地反映病灶變化。但是傳統的超高場強超導磁體MRI掃描技術需液氮冷卻,由於設備重量約有10餘噸,且對應用條件要求較高,因而使其在創傷早期診斷和病情監測中的應用明顯受限。

        由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持研發的便攜式MRI采用超低場強(<0.05T)專病磁共振係統,設備重量低於300kg,並且已經實現車載化,經臨床實踐證實能夠敏感、準確地顯示創傷早期病灶變化、精確區分缺血區,從而為早期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1.2顱內壓監測

        研究顯示,顱腦創傷患者顱內壓升高程度與病殘率和病死率呈正相關,因此,有創性顱內壓監測仍是重型顱腦創傷(sTBI)特別是Glasgow昏迷量表(GCS)評分≤8分、頭部CT異常患者的重要監測手段;即便是CT未見明顯異常的患者,如果GCS評分≤8分、年齡>40歲或收縮壓<90mmHg(1mmHg=0.133kPa),亦建議施行有創性顱內壓監測。

        目前主要有兩種顱內壓監測方法,一種是將連接壓力傳感器的引流管置於側腦室,不僅可以測量總顱內壓,而且可以進行外部校準(將置於側腦室的壓力傳感器調整至室間孔測壓作為參考值,再置於側腦室內測壓即為外部校準)和腦脊液引流術,但在嚴重腦水腫的情況下置入壓力傳感器較為困難,且側腦室穿刺置管可能導致腦室炎而增加病殘率或病死率;另一種方法是將壓力傳感器置於腦實質或硬膜下間隙,這種監測方法較少引起顱內感染或其他並發症。

        顱腦創傷後小腦幕裂孔和大腦半球之間的壓力明顯增大,故測得的壓力值不一定能夠準確反映真實的顱內壓,且在長期顱內壓監測過程中可出現數值漂移。但是顱內壓監測目前仍是顱腦創傷患者病情監測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在臨床實踐中應詳細記錄顱內壓絕對值、計算腦灌注壓(CPP),並對病理性顱內壓波形進行分析。

        1.3神經電活動

        顱腦創傷後,由於頻繁的癲作,導致顱內壓升高、機體耗能增加、興奮性中毒等繼發性損害,患者預後不良。來自神經重症監護病房(NICU)的調查數據顯示,約20%的顱腦創傷患者存在樣放電,其中大多數呈無症狀性,即使預防性應用了苯妥英仍有部分患者頻繁發作。放置深部腦電極屬於有創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皮質內腦電圖則可以檢出頭皮腦電圖難以捕捉到的腦深部樣放電和皮質擴散性抑製信號。顱腦創傷後腦深部樣放電十分常見,且與傷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目前對此種癲的治療效果尚不十分明確。

        此外,深部腦電監測定量分析還可以作為一種較為敏感的腦血管痙攣檢查方法,為抗癲治療的開始和終止提供參考依據。持續性腦電圖有多種類型的蒙太奇圖像,但迄今臨床對顱腦創傷患者尚無公認的持續性腦電監測技術,主要采用18~32通道蒙太奇技術,在該條件下,持續性腦電圖監測的靈敏度(90%)顯著高於間斷性腦電圖(50%)。因此,顱腦創傷患者術後持續性腦電圖監測有助於樣放電的早期發現和幹預,從而降低癲發生率。

        1.4腦血流量

        腦血流量是反映腦組織能量供應的直接標誌物,通常采用影像學技術定量分析腦血流量,但此類技術僅能提供腦血流量的瞬時數據,無法實現實時監測,因此顱腦創傷患者進行持續性腦血流量監測十分必要。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是臨床常用的無創性持續腦血流量監測技術,通過接收和發送高頻能量計算血流速度,以能量頻率變化反映腦血流速度和方向,是監測腦血管痙攣的重要方法。

        TCD尤其適用於評價前循環(如頸內動脈各分支)腦血流量,研究顯示,將平均流速閾值設置為200cm/s時,TCD對中至重度腦血管痙攣的陽性預測值達87%;而對於後循環,盡管對其平均流速閾值尚有爭議,但《國際多學科共識大會關於神經重症監護的多模態監測:一係列建議和結論(TheInternationalMultidisciplinaryConsensusConferenceonMultimodalityMonitoringinNeurocriticalCare:alistofrecommendationsandadditionalconclusions)》推薦以85cm/s作為腦血管痙攣的監測閾值。

        值得注意的是,高流速數值既可以反映腦血管痙攣(管腔縮小)亦可以反映腦充血(腦血流量增加),因此需采用Lindegaard比例,即大腦中動脈最高流速/頸外動脈最高流速比值(LR)區分二者,當LR>3則強烈提示存在腦血管痙攣。TCD的局限性在於,並非所有腦血管痙攣均可導致腦缺血,某些流速<120cm/s的情況也可能導致腦缺血。此外,環境因素和操作者技術等也是影響TCD持續監測結果的因素。

        經顱彩色雙功能超聲(TCCS)是另一種腦血流量超聲監測技術,該項技術是利用角度修正流速監測對血管進行可視化處理,其效果優於TCD,與腦血管造影結果的一致性較高,其預測大腦中動脈痙攣的靈敏度達100%、特異度93%,預測頸內動脈則分別為100%和96.6%。腦實質熱擴散探頭是一種有創性局部腦血流量(rCBF)監測技術,將導管探頭置入皮質下白質約20mm處,傳導熱量並計算溫度耗散,進而評估局部腦血流量,該項技術監測創傷患者局部腦血流量時,導管探頭需貼近創傷部位的缺血半暗帶區。

        有研究顯示,局部腦血流量<20ml/(100g·min)雖然可能與腦缺血和腦血管痙攣有關,但是仍無法作為臨床幹預的證據。

        1.5腦氧代謝

        腦氧代謝對於維持神經細胞新陳代謝和神經網絡完整性極為重要,可以作為顱腦創傷後繼發性腦損傷的標誌物。探頭有創性腦組織氧分壓(PbtO2)和頸靜脈球血氧飽和度(SjvO2)監測可以實時持續評估腦氧代謝變化,並提供治療靶位。

        (1)PbtO2:顱腦創傷患者病殘率和病死率與PbtO2密切相關,正常參考值為20~35mmHg,特別是PbtO2<10mmHg時病殘率和病死率分別達73%和55%,而PbtO2>10mmHg時病殘率和病死率分別為43%和22%。此外,PbtO2降低大致可以反映創傷後腦灌注壓降低,但並不具備特異性,這是由於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腦氧代謝等均可影響PbtO2,PbtO2僅反映探頭放置局部的腦氧代謝情況。

        (2)SjvO2:與PbtO2不同,SjvO2可以反映全腦耗氧量,通常將探頭置於頸靜脈球處,正常參考值為55%~75%,SjvO2<55%提示腦組織缺血、缺氧或改善腦血流量的治療方法療效欠佳;SjvO2>75%提示腦血流量增加、腦氧代謝降低或神經細胞死亡。但是,該項指標特異性較低,在病變區域與PbtO2的相關性較差,因此無法作為一項獨立指標評價腦氧代謝。

        總之,顱腦創傷患者在監測顱內壓的基礎上同時監測PbtO2和SjvO2,有助於製定治療方案,采取合理化治療措施。

2.微觀監測指標

        除宏觀監測指標外,許多微觀監測指標能夠更為精確、客觀地反映顱腦創傷病灶局部微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繼發性腦損傷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對探究顱腦創傷病理生理學特征、改進治療方法和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2.1體內必需物質代謝對必需物質的代謝進行顯像可有效評估創傷後腦組織代謝情況。

        (1)N-乙酰天冬氨酸(NAA):NAA表達變化與肌酸(Cr)相關,是腦組織損害的重要標誌物,可反映神經功能變化,經氫質子磁共振波譜(1H-MRS)顯像並進行空間排布分析,創傷後24小時內NAA/Cr比值下降,尤以傷後4小時內下降最為顯著。NAA表達下降與產能過程中神經元消耗ATP和乙酰輔酶A等有關,創傷後10分鍾MRS即可檢出NAA表達下降,並於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少量回升。

        NAA是乙酰輔酶A合成過程中的醋酸鹽攜帶物,是髓鞘合成所必需的物質,MRI增強掃描可以觀察到顱腦創傷後的脫髓鞘改變和髓鞘密度減少。而大分子質子分數映射(MPF)成像則可通過計算磁化轉移率以推算大分子質子的非共振頻率飽和信號衰減,用於評價髓鞘的完整性。此外,NAA還可影響神經調節通路,其代謝水平可以反映神經完整性和神經遞質水平,是顱腦創傷早期代謝障礙的重要標誌物。

        NAA下遊產物之一即是重要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ACh),故創傷後NAA表達變化與ACh呈正相關。123I-3-[2(S)-2-甲氧基氮雜]吡啶(123I-5-IA)SPECT顯像通過觀察放射性同位素123I的衰減以分析NAA在腦組織的空間分布規律;同時,123I-5-IA作為放射性配體,還可特異性識別ACh煙堿受體,其類似物18F-2FA是PET-CT的示蹤劑,故18F-2FAPET可以觀察ACh煙堿受體的空間分布規律並進行定量分析,從而評價Ach功能。

        (2)磷酸戊糖途徑(PPP):顱腦創傷後,創傷周圍腦組織的乳酸主要經磷酸戊糖途徑生成,對抗氧化應激反應並產生有利於神經細胞修複的生物活性物質。磷酸戊糖途徑的起始步驟可以促使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合成,用於脂類和類固醇的還原性生物合成;NADPH在還原型穀胱甘肽和硫氧還原蛋白的生成中發揮作用,後兩者分別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抗氧化蛋白的輔助因子,可以清除氫過氧化物、降低過氧化水平。

        硫氧還原蛋白的另一種保護效應是將核苷酸轉化為脫氧核苷酸,有利於DNA合成並減少凋亡因子生成;創傷後3天即可在MRS觀察到13C-乳酸(13C-Lac)攝取率升高。在腦組織細胞外液中,隨著乳酸水平的升高,乳酸/丙酮酸比值(LPR)亦隨之升高,且後者與腦組織缺氧和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其中,丙酮酸鹽水平可通過MRS檢測13C-丙酮酸鹽獲得。

        2.2自由基

        顱腦創傷後異常低氧和高氧均可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害。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在低氧環境下可發生一係列生化級聯反應,造成繼發性腦損傷,因此,監測腦組織對氧的利用程度十分重要,15O-PET顯像和17O-MRI可以示蹤放射性氧元素在腦組織中的分布和利用。動物實驗顯示,通過注射放射性臭氧結合PET顯像可以獲得氧攝取分數(OEF)。顱腦創傷後低氧環境造成的低氧代謝可以產生大量活性氧,後者可通過多條途徑導致神經細胞損傷,其中一種是經白三烯介導的,該途徑的反應程度可以通過放射自顯影法(ARG)監測放射性氫化甲呱啶(3H-hydromethidine)進行評價。

        一氧化氮(NO)是顱腦創傷後的另一種重要自由基,盡管在體外實驗中可以采用熒光探針實時觀察多種細胞的一氧化氮生成過程,但是由於該探針具有毒性,故難以應用於臨床,尚待研發新的檢測技術。

        2.3亞鐵離子

        顱腦創傷後局部pH值降低,導致酸中毒和亞鐵離子(Fe2+)釋放,Fe2+可以通過Fenton反應引起含氫基的自由基釋放;基於MRI的場強依賴性弛豫效能增加(FDRI)可以反映遊離亞鐵離子的表達變化。

        2.4興奮性毒性

        (1)穀氨酸:顱腦創傷後的異常能量代謝可以引發穀氨酸代謝失衡,從而導致興奮性毒性。穀氨酸轉運體(GLT)功能主要依賴多種離子的胞膜內外濃度梯度差,提示胞膜去極化可以導致穀氨酸表達變化。穀氨酸重攝取轉運體功能障礙阻礙穀氨酸的運輸,導致其聚積於細胞外間隙,腦微透析技術和1H-MRS均可用於檢測腦組織穀氨酸水平。此外,神經元在氧剝奪的情況下可利用穀氨酸生成ATP,提示葡萄糖局部消耗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穀氨酸的代謝情況,故18F-FDGPET顯像通過評價葡萄糖的攝取以判斷興奮性毒性。

        (2)鈣離子(Ca2+):顱腦創傷後胞膜異常去極化可以促進Ca2+自胞內儲存部位(如內質網)釋放,引起胞內Ca2+水平升高,進而觸發多種病理生理過程,如自由基過度生成、凋亡因子增加、炎性因子釋放等。這些Ca2+相關代謝過程可通過熒光顯微鏡和MRI檢測到,動物實驗顯示,向顱腦創傷模型動物體內注射鈣敏感熒光劑以觀察AMPA受體特別是鈣離子通透型AMPA受體(Ca-permAMPAR)的表達變化,模型製備後選擇性阻斷Ca-permAMPAR可以有效減少創傷24小時後神經細胞死亡率,與廣泛性阻斷NMDA受體和AMPA受體的效果相當。然而,在臨床研究中檢測NMDA受體和AMPA受體的方法十分有限,通過影像學檢測Ca2+也十分困難。目前正在探索MRI檢測同位素鈣元素的臨床研究,41Ca、45Ca和47Ca的半衰期較為合適,有望在高場強中實現對鈣原子的成像。

        (3)鎂離子(Mg2+):顱腦創傷可以導致Mg2+水平降低,使穀氨酸與NMDA受體的結合增強、與AMPA受體的脫敏性降低,故需尋找一種Mg2+成像技術以探究其相關興奮性毒性。動物實驗顯示,向大鼠體內注射NMDA受體阻斷劑並進行前足刺激,采用fMRI觀察初級軀體感覺皮質血氧水平依賴(BOLD)性反應,可觀察到明顯的血氧水平依賴性反應下降;而注射AMPAR阻斷劑後再進行前足刺激,不僅可以降低血氧水平依賴反應,同時可顯著抑製體感誘發電位(SEP),證實穀氨酸對血氧水平依賴反應和腦血流量的調控作用,以及其受體NMDA和AMPA受體在血氧水平依賴反應、腦血流量、灌注成像中的不同作用。

        盡管fMRI可以分辨出NMDAR與AMPAR的不同效應,從而對Mg2+功能和興奮性進行評價,但是在無藥物幹預穀氨酸的情況下,難以檢測到NMDAR和AMPAR的功能變化,因此,臨床采用fMRI檢測Mg2+介導的興奮性毒性並不現實,尚待對Mg2+成像技術(如穩定同位素25Mg)進一步研究,以評估NMDAR和AMPAR的功能和興奮性毒性。

        2.5炎症反應和凋亡

        顱腦創傷可引發一係列神經化學反應並釋放炎性因子,導致代謝紊亂。

        (1)白三烯(LT):白三烯及其受體在腦組織表達上調是關鍵事件。胞質磷酯酶A2與胞核磷脂反應可產生大量花生四烯酸(AA),後者與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相結合生成白三烯A4,白三烯A4隨即在多種合成酶和水解酶的作用下生成其他類型的白三烯,引起腦水腫。顱腦創傷後,通過FLAIR成像可見腦實質被大量腦脊液灌注,呈高信號,可用於評價腦水腫嚴重程度。

        白三烯作用於不同受體即誘發不同類型的中樞神經係統炎症反應,例如作用於cys-LT1,可導致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水腫程度日趨嚴重、星形膠質細胞增殖;當腦組織局部缺血時,作用於cys-LT2可引起水通道蛋白4(AQP4)表達上調,造成細胞毒性腦水腫和腦積水,DWI可資鑒別細胞毒性腦水腫與血管源性腦水腫,11C標記的AQP4配體類似物TGN-020(11C-TGN-020)PET可以評價AQP4的分布規律和表達變化,從而反映炎症性水腫程度和進展。

        盡管大多數白三烯相關化合物無法單獨成像,但是MRI可呈現炎症反應進展情況,例如,選擇放射性標記多肽IELLQAR作為MRI對比劑,對E-選擇素進行研究,後者是白細胞遷移、募集的重要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未來將聚焦於對此類炎性因子成像技術的研發,有助於臨床診斷與治療。

        (2)凋亡誘導因子(AIF):顱腦創傷後,AIF釋放增加,激活凋亡通路。在氧化應激和氮化應激條件下,采用免疫電鏡技術對皮質與海馬細胞胞核內的AIF進行定位,可於顱腦創傷動物模型製備2~72小時發現DNA斷裂;另外,免疫熒光法(IFA)還可用於觀察AIF的分布規律,例如采用近紅外分子探針對冷凍傷小鼠模型進行無創性全身成像,可評價神經細胞死亡程度。根據溶酶體示蹤熒光劑在溶酶體活性區和吞噬活躍區聚集的特性,在共聚焦顯微鏡下對凋亡細胞進行三維成像,可觀察到細胞凋亡進展過程。然而,目前在人腦中顯示神經細胞凋亡的成像結果遠不及動物實驗精確,尚待進一步研究才能實現有效轉化。

        (3)激素:顱腦創傷後體內激素變化亦可對神經細胞活性產生巨大影響。研究顯示,顱腦創傷早期和晚期均可見垂體激素水平降低,尤其以創傷後24小時內性激素水平降低最為明顯。雌激素在神經細胞功能活動和突觸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雌二醇是雌激素家族成員,廣泛表達於神經網絡,對神經元形態、凋亡和突觸的形成等具有關鍵作用,且可以降低神經細胞凋亡和血腦屏障通透性。顱腦創傷後,受損傷腦組織局部供血不足是導致神經細胞凋亡的重要因素,雌激素可以通過增加損傷區域血管通透性和促進一氧化氮的生成,改善血供。

        18F-FDGPET和DTI顯示,創傷後上調雌激素表達可以有效增強損傷區域神經細胞功能活動、減輕腦水腫,雌二醇與G蛋白耦聯雌激素受體1結合還可以激活cAMP等轉錄因子,提高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達水平;BOLD-fMRI研究顯示,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氮亦可增加腦血流量。雌激素的另一作用機製是,在Wnt作用下,雌激素受體α-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連環素複合體中的β-連環素解離並轉入胞核內,引起促存活因子表達上調和穀氨酸代謝增強,18F-FDGPET可以觀察到此過程中GSK-3β水平下降。

        顱腦創傷後6小時內,睾酮水平顯著降低並可持續24小時,需3~6個月方能恢複至創傷前水平。轉位蛋白(TSPO)可以介導腦組織膽固醇向類固醇(睾酮)的轉化合成,PET顯像可用於評估顱腦創傷患者或動物模型中轉位蛋白表達水平。

        綜上所述,隨著神經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顱腦創傷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病殘率下降,但仍需不斷探索新的診療手段以改善患者預後和生活質量。顱腦創傷引發的病理生理改變複雜多樣,治療過程中應對重要指標進行全麵監測,若僅關注單一指標,難以及時、準確地獲取病情進展情況,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提倡多模態監測,利用多種技術對多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宏觀監測指標和微觀監測指標研究業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存在不足。

        例如,多模態監測成本較高;數據種類繁多、關注點不同、權重不一,尚無法形成係統性多模態監測策略;有創性操作存在感染風險,部分重要指標的監測難以在臨床開展等。盡管如此,多模態監測的技術和理念仍在不斷進步,未來有望克服上述困難,為顱腦創傷的診斷與治療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來源:馮華,李文,譚亮,陳圖南.顱腦創傷病情評估多模態監測係統[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20,20(07):568-576.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