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是真的嗎?有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嗎?

作者:醫學論壇網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0-02-14
導讀

         2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強調進一步加強家庭內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麵,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

2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強調進一步加強家庭內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麵,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一時間引起廣泛熱議。

那麼氣溶膠與氣溶膠傳播到底是什麼呢?

氣溶膠是一個物理學概念,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μm)。廣義地講,氣溶膠是膠體的一種。氣溶膠的粒子直徑在 0.001~100μm之間。其液態粒子稱為霧,小於1μm的粒子稱塵。自然界中,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中微粒無處不在,構成一個宏大的“氣溶膠世界”。

按照美國CDC的定義,氣溶膠是指微小的顆粒或液滴懸浮在空氣中,如灰塵、霧或煙霧。這些微小的顆粒可以被呼吸道吸入或皮膚吸收,有時會導致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釋,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

吳尊友表示,從理論上看,氣溶膠傳播新冠肺炎是有可能的,但其對疾病流行的影響非常有限,“從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總體流行特征來看,我們尚未看到支持氣溶膠是主要傳播途徑的證據,對當前的疫情防控策略也不會產生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範圍有多大呢?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一般在1~2m以內,且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

國家抗疫醫療隊黨支部書記、中日友好醫院疾病預防控製處副處長郭麗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氣溶膠傳播比飛沫傳播更遠,但相對濃度較低,所以致病力大減。她說,現有防控措施已經考慮到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不必恐慌。

氣溶膠傳播的傳播能力很可怕嗎?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醫師李侗曾認為,氣溶膠傳播本身不是一個新奇的途徑,人們被感染的最大可能是:在一個密閉環境下,有大量的病毒釋放。

貴州省人民醫院應急辦公室科長李楊認為,氣溶膠多是患者在咳嗽和打噴嚏時產生,一般常見於醫護人員為患者吸痰、插管等治療中。 “氣溶膠傳播”並不意味著空氣中病毒彌漫,不要誤解。

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氣溶膠學會秘書長曹軍驥表示,氣溶膠傳播的威脅並不太大,因為氣溶膠傳播的濃度很低,而且概率也很低。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後強表示,由於氣溶膠顆粒比較大,一般醫用口罩(或者防霧霾的口罩)可以阻攔這種粒子。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主要分布在高空,隨風飄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佩戴口罩、開窗通風是否能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會加大感染風險嗎?

吳尊友表示,”對普通公眾而言,在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采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飛沫傳播防護措施,足以得到有效保護,“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密閉環境中佩戴口罩,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防護措施。”

郭麗萍表示,現有防控措施已經考慮到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不必恐慌,對於普通人來說,開窗通風利大於弊。

馮錄召也表示,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采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防護措施,足以保護普通公眾不被感染。大家不必恐慌。

日常蔬菜水果以及肉類食物中是否會攜帶新型冠狀病毒,人食用後是否會被感染?

馮錄召解釋,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汙染蔬菜、水果、肉類的幾率非常低。他建議蔬菜、水果、肉類回家後先用流水清洗。

馮錄召解釋,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感染蔬菜、水果、肉類的幾率非常低。且病毒在56℃的狀態下30分鍾內就會被殺死,而目前病毒式可經過糞-口途徑傳播仍有待進一步明確,所大家要注意日常飲食衛生,飯前便後注意洗手。

 

總結: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存在氣溶膠傳播以及糞-口傳播仍有待進一步明確,根據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要做到“七個要”:

要取消一切社會活動聚集,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朋好友推遲訪滬計劃;

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症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返滬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帶好口罩;

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盡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關於新冠肺炎,我們要重視,但我們不必恐慌!!!

 

 

 

  1. 有說法認為氣溶膠傳播可能也是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之一,能否介紹下氣溶膠傳播的傳播路徑?http://www.nhc.gov.cn/xcs/nwwd/202002/e15c081c4946449aace8f451ada2e083.shtml
  2. 中疾控回應:尚無證據支持新冠肺炎通過氣溶膠傳播,正確佩戴口罩防護即可http://www.satcm.gov.cn/xinxifabu/meitibaodao/2020-02-09/12938.html
  3. 我們在武漢|別怕!現有措施已考慮氣溶膠傳播可能性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0-02/09/c_1210467575.htm
  4. 抗擊疫情·睿思這麼看(2月9日):氣溶膠傳播,專家這麼說http://www.xinhuanet.com/2020-02/09/c_1210467892.htm
  5. 專家回應氣溶膠傳播: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型冠狀病毒http://js.people.com.cn/BIG5/n2/2020/0209/c360306-33779476.html
  6. 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怎麼防?專家建議“7個要” http://news.ifeng.com/c/7ttoG2GQyLV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