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

最全總結!X線、CT、MRI的區別其實是這樣

作者:佚名 來源:醫工達人、醫學影像雲 日期:2017-09-12
導讀

         這令人窒息的瞬間,哦,多麼痛的領悟!!!

關鍵字:  X線 | CT | MRI 

        病人:先做個CT增強吧。

        患者:醫生,我想做磁共振,我覺得磁共振比CT厲害!

        醫生:???

        ◆◆◆ ◆◆

        患者:醫生,我的報告上說我肺裏麵有塊玻璃……我都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吃下去的!

        醫生:......

        ◆◆◆ ◆◆

        患者:為什麼我的核磁共振做了15分鍾,我的病是不是又重了!

        醫生:......

        對於放射診斷,有太多太多的問題、誤解和恐懼在患者的心中。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娓娓道來,說個清楚明白!

        ▲關於放射診斷,有哪些檢查設備(方法)呢?

        目前主要成像設備/方法為:普通X線攝影,計算機斷層掃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

        下麵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吧~

        01

        普通X線攝影

        X線攝影的原理是基於人體組織之間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當X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結構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熒屏或膠片上的X線量即有差異,形成明暗或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

        普通X線攝影因速度快,成本低廉,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腫瘤診療中常用的X線主要包括胸腹部平片、骨關節攝影,以及胃腸道造影和乳腺普通X線攝影檢查,其餘檢查方法因敏感性太低或無對應適應證,應用較少。

        02

        計算機斷層掃描(CT)

        CT的成像原理是應用X線束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連續斷麵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

        CT一般分為平掃和造影增強掃描。平掃是指不用造影增強或造影的普通掃描, 主要應用於對比度比較大的組織,如肺和骨骼。多數髒器及組織的腫瘤檢查通常需要增強掃描以幫助診斷。增強掃描用高壓注射器經靜脈注入碘劑(如碘帕醇)後再行掃描的方法。血內碘濃度增高後,器官與病灶內碘的濃度可產生差別,形成密度差,能使病變顯影更為清楚。

        CT常用於檢查腫瘤患者胸腹部,胸部CT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加清晰,對於胸部病變的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於常規X光胸片,特別是對於早期肺癌的確診,胸部CT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對於腫瘤患者因治療而產生的某些疾病如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等意義重大。

        CT檢查的優點

        (1)CT檢查方便、迅速

        (2)密度分辨率高,可定量測量組織的CT值

        (3)CT圖象清晰,解剖關係明確

        (4)CT能提供沒有組織重疊的橫斷麵圖象,並可進行不同平麵的重建

        (5)用造影劑進行增強掃描,不僅提高了病變的發現率,且能協助定性診斷

        CT檢查的缺點

        (1)CT檢查有一定輻射,對軟組織腫瘤的診斷效能,特別是定性診斷方麵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2)由於CT機測定的是物理參數,即人體組織對X線的衰減值或物理密度,醫生就是根據正常組織和異常組織呈現的衰減值差異作為診斷的依據,如果衰減值無差異,再大的腫瘤也無法鑒別。

        03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據質子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信號差異,區分不同組織,包括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MRI已應用於全身各係統的成像診斷。效果最佳的是顱腦,及其脊髓、心髒大血管、關節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

        MRI檢查優點

        (1)無電離輻射損傷

        (2)軟組織和解剖結構顯示清晰,對中樞神經係統、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關節、肌肉等檢查優於CT

        (3)多序列,多方向成像,可配合各種功能成像技術,為明確病變性質提供更豐富的影像信息。

        MRI檢查缺點

        (1)對運動性器官,如胃腸道常常顯示不清

        (2)對於肺部這類缺少質子的部位檢查成像效果不佳。磁共振成像對鈣化灶和骨骼病灶的顯示,也不如CT準確和敏感

        (3)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不宜,例如帶起搏器及避孕環者。

        (4)危重病人不宜

        (5)幽閉恐慌症患者不適合檢查,檢查所需時間較長,運行過程中噪聲大

        其次,我們來談談在檢查方法的選擇方麵,根據腫瘤的不同部位及病理特點,什麼腫瘤應該采用哪種檢查方法呢?

        顱內腫瘤

        無特殊禁忌的情況下,原則上使用MRI檢查。常規MRI可以敏感地檢出病灶,確定病變範圍及水腫等征象,配合彌散加權成像,波譜成像(MRS),可進一步鑒別腫瘤與非腫瘤病變、良惡性腫瘤,及不同類型腫瘤等。

        頭頸部及五官腫瘤

        除中耳內耳等骨質結構比較複雜的部位常用CT,甲狀腺的原發病變診斷主要依靠超聲外,其餘部位推薦使用MRI檢查。MRI可精確顯示該部分的解剖結構和組織間隙,而頭頸部腫瘤的腫瘤的定位對於定性診斷意義重大。同時,MRI對該部分腫瘤,如鼻咽癌,不僅可協助診斷及鑒別,還可準確地評估病變範圍,對周圍軟組織及骨質的累及,鄰近淋巴結的轉移。

        乳腺腫瘤

        我們平時所說的鉬靶檢查,其實就是乳房的X射線攝影,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首選的檢測手段,已作為乳腺癌篩查的常規方法,可以檢測出一些觸摸不到的乳腺癌。對於脂肪型乳房而言,病灶檢出的敏感性可高達95%。

        胸部腫瘤

        肺及縱隔、胸膜,肋骨病變一般使用CT檢查,CT對肺部病灶的診斷的無可取代的優勢,不僅可用於肺癌的定性診斷和分期,引導肺腫瘤的穿刺活檢及治療,近年來,隨著肺癌篩查以肺癌癌前病變臨床研究的進展, CT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大幅提高,而對早期肺癌和癌前病變的針對性治療方案也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胸壁的軟組織腫瘤應用MRI檢查可清晰顯示腫瘤邊界,並根據腫瘤信號及增強方式推測病理結果,脊柱腫瘤不僅可以敏感顯示骨質變化,對於神經係統的病變,還能精確定位,並確定病變對周圍組織的影響。

        食管原發病變較大時應用CT檢查除可顯示病變本身外,還可評估病變對周圍組織器官的累及以及淋巴結轉移等,病變較小或治療後的病變,則應在胃鏡結果基礎上結合X線造影檢查。

        腹盆部腫瘤

        胃腸道腫瘤由於腸道蠕動及內容物的影響,大部分情況下不適合做MRI檢查,而CT在胃腸道減張配合充分服水的情況下,可清晰顯示胃腸壁的病變與漿膜麵的改變,評估周圍組織的累及和轉移情況,從而對病變進行比較準備的分期,對於胃腸道黏膜下病變如間質瘤等,內鏡常難以發現或定性,但CT顯示此類病變則相對簡便,因此可作為內鏡檢查以外的重要補充。另外,對於直腸病變,由於直腸蠕動及內容物的影響較小,MRI不僅發揮其解剖結構分辨率高的優勢,還可多方位多參數掃描,可評價原發病灶、局部淋巴結、病變對直腸係膜以及鄰近組織的侵犯情況,對直腸癌的分期以及治療效果評估提供大量有意義的信息。

        泌尿生殖係統腫瘤

        MRI與CT在腎髒腫瘤應用方麵各有優勢,對於常見腎腫瘤(透明細胞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的診斷效能相當,可檢出大部分腎癌及良性腫瘤,MRI在腎腫瘤分型以及部分少見腫瘤的鑒別診斷,腎靜脈癌栓顯示方麵有一定優勢,而CT在腫瘤供血動脈顯示方麵比較清晰,故腎髒腫瘤術前常加做CT的動脈造影,為手術方式提供參考。而腎上腺腫瘤,一方麵經常需要鑒別良惡性病變,而MRI的T1WI正反相位可敏感的檢出脂肪成分而確定常見良性病變如腺瘤和髓樣脂肪瘤,另一方麵,腎上腺腫瘤來源比較多,MRI豐富的圖像信息有助於區分神經源性或皮髓質源性的腫瘤,因此MRI一直是腎上腺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

        CT在顯示子宮、卵巢、前列腺結構方麵效果比較差,對以上部位病變的診斷方麵應用較少,主要用於評估較大腫瘤的範圍及淋巴結轉移等情況,而MRI因為精確的組織結構分辨率和其他優勢,所以以上器官的腫瘤通常應用MRI檢查。

        CT與MRI在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腫瘤的診斷方麵並無太大差異,可根據臨床需求選擇。

        肝膽胰脾腫瘤

        對於典型的肝細胞肝癌與膽管細胞肝癌,CT和MRI在診斷方麵並無太大差異,但肝內腫瘤種類較多,單純依靠CT鑒別診斷比較困難,常須借且MRI檢查,同時,CT對肝內較小腫瘤,如轉移瘤等檢出率也不及MRI。另外,肝髒MRI還可結合各種新技術及新型造影劑,進一步提高鑒別診斷的準確性。脾髒的腫瘤也因為類似原因而首選MRI檢查。胰腺則由於體積小且呈條狀,總體又呈橫行分布,掃描層麵少且易受偽影影響,MRI掃描顯示效果常不理想,故胰腺腫瘤常規使用CT檢查。

        膽囊及膽道的較小腫瘤的診斷很大程度上依舊需要超聲的協助,腫瘤較大時,CT和MRI可比較準確地評估病變的範圍和轉移情況。

        腹盆腔、腹膜後的軟組織腫瘤,與胸部的軟組織腫瘤類似,尤其是腹膜後腫瘤,來源比較複雜,如神經源性、纖維源性、脂肪源性等,MRI檢查較CT更能協助腫瘤的定性診斷。

        骨骼及四肢腫瘤

        四肢的軟組織腫瘤與其它部位類似,也推薦使用MRI檢查。骨骼的檢查方法因部位而異,肋骨等易受呼吸運動影響,故比較適合CT檢查,而中軸骨,如脊柱,骨盆等適合MRI檢查。四肢骨的腫瘤常須先行普通X線攝影觀察病變大體形態及特征性改變,CT對於骨質改變比較敏感,而MRI對於軟組織腫塊及髓腔內病變顯示比較準確。

        做完了檢查,在收到報告時,報告中的專業術語常常又讓大家感覺既陌生又拗口,大家在麵對這類報告時,不僅感覺讀不懂,還經常引起各種恐慌,下麵我們就影像診斷常用的一些詞語也進行一些初步的解釋吧~

        結節

        結節在醫學不同專業甚至不同部位中的解釋都不一致,在這裏以我們以肺結節為例,指的是邊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徑小於或等於30mm、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沒有肺不張、肺門增大或胸腔積液表現的肺部高密度影。

        通常或分為實性與非實性結節,後者中有一類受關注比較多的毛玻璃密度結節,我們會在後續討論。發現結節不等於就有惡性腫瘤存在,實性結節的鑒別診斷有惡性腫瘤(原發性肺癌和淋巴瘤,轉移等)、良性病變(如錯構瘤和硬化性血管瘤)、感染病變(肉芽腫、膿腫等)以及非感染性病變等。直徑<4 mm的孤立微小結節是原發性肺癌的機率<1%,而直徑為8 mm的小結節是原發性肺癌的機率則上升至10%~20%。

        而實際上,結節的形態密度分布等情況可以大致評價它的惡性概率,如結節密度高甚至伴鈣化,邊界清晰,則為良性的概率比較大,如密度相對低,邊緣不整甚至伴毛刺,則惡性的概率增大。對於結節的處理,如惡性征象比較明顯,則建議積極治療或穿刺活檢,反之則進行不同頻率的隨訪,隨訪間隔時間從1個月至12個月不等。

        毛玻璃密度影

        毛玻璃樣密度定義為: 在高分辨力CT上呈模糊的致密影而其中仍能見到支氣管結構或肺血管,毛玻璃密度影的原因比較多,例如炎性病變,肺泡出血以及腫瘤性病變。按影像學表現分為純毛玻璃密度影和混合毛玻璃密度影,早年的文獻報道單純毛玻璃結節中18%為肺癌,混合毛玻璃結節(即其中有小結節狀密實區)中63%為肺癌,因此混合毛玻璃結節是要求積極處理的。而純毛玻璃密度影的危險性相對較低,而且其中還有一部分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可在3-5年內發展為原位腺癌,也可長期不變,因此如直徑小於1cm, 推薦間隔為3個月到1年不等的隨訪,如隨訪過程直徑超過1cm , 或出現實性成分或毛刺分葉等征象,則建議手術治療。

        鈣化

        臨床上指的其實是病理性鈣化,除骨和牙齒外,在機體的其他組織發生鈣鹽沉著的現象,一是代謝後的產物、 二是感染與發炎後的痕跡、 三是腫瘤發展過程中因壞死及炎性反應而形成的組織變化。

        基本上,鈣化大多沒有任何症狀,和腫瘤也無太大關聯。部分髒器,如乳腺、腎髒和胰腺的腫瘤常發生鈣化,且鈣化形態和分布對評價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性有較大意義,所以以上部位,尤其是乳腺的鈣化灶常需要進一步評價 。

        I-IV分期

        影像上對不同部位的正常組織或病變的評估使用一套影像報告和數據係統,以標準化和量化所評估組織的惡性程度的大小,並建議相對的處理措施。這套係統已廣泛應用於乳腺,甲狀腺以及前列腺等部位的疾病,標準各有不同,但總體都有四級或四級以上的評分結構。

        I級:未見異常。

        II級:考慮良性改變。

        III級: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隨訪(如3~6個月一次)。這一級惡性的比例比較小。

        IV級:有異常,不能完全排除惡性病變可能,需要活檢明確。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