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

自身免疫疾病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2017-09-01
導讀

          來自德爾馬醫學研究所醫院(IMIM)和IDIAP Jordi Gol的研究人員剛剛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章顯示,自身免疫性疾病會顯著地增加心血管危險以和總體死亡率。這在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或係統性紅斑狼瘡的人群中尤為明顯。此外,該研究也看到諸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等炎性腸病也會增加中風和死亡的風險。該文章發表在本月的Heart期刊上。

        來自德爾馬醫學研究所醫院(IMIM)和IDIAP Jordi Gol的研究人員剛剛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章顯示,自身免疫性疾病會顯著地增加心血管危險以和總體死亡率。這在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或係統性紅斑狼瘡的人群中尤為明顯。此外,該研究也看到諸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等炎性腸病也會增加中風和死亡的風險。該文章發表在本月的Heart期刊上。

 

        這項研究為期6年,分析了近100萬名年齡在35至85歲之間的無心血管病史人群。如此大的樣本足以估計被診斷患有自身免疫病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一些疾病相對普遍,因此它們的影響非常顯著。據估計,在西班牙有15萬至20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10萬人患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我們想確定冠心病、卒中或總體死亡的風險在身患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係統性紅斑狼瘡或強直性脊椎炎等自身免疫病的病人中是否有增加,並確定發病的病理學機製。" IMIM心血管病流行病學研究組研究人員、也是該文章的主要作者MaríaGrau解釋說。

        研究結果表明,諸如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結締組織的係統性失調與更大的心血管風險和總體風險率有關。其次是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炎性腸病,這些病的卒中和死亡風險會增加。雖然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了慢性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和心血管風險之間的關係,但本文的大樣本和研究設計使該結果具有更廣泛的意義。

        "我們相信,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狼瘡所增加的心血管問題風險和死亡風險是因為炎症、代謝因素、治療和疾病相關因素的相互作用," MaríaGrau解釋說,"因此,開發新工具-即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活動的生物標誌物-來預測心血管事件,可幫助減少這些事件的發生。"

        預防是關鍵

        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是公共衛生議程的關鍵優先事項,因為心血管疾病是發達國家的主要致死因素,且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不斷增長。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一種在一個人的一輩子中所表現的炎性退行過程。

        自身免疫病會在最有活力的人生階段影響人們,且殺傷力非常大。早期檢測很關鍵,因為在疾病初期有一個階段是能避免對其他器官的永久性損傷的。更好地理解這些情況與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關係可幫助在早期進行風險因子的評估的管理,從而改善這些病人的長期結果。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