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

不同保存方法對“臨床即用型”脂肪源性幹細胞活性影響的評估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美容醫學 日期:2017-02-03
導讀

          間充質幹細胞是備受關注的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其可在體外培養擴增,誘導分化為成骨細胞、成軟骨細胞、脂肪細胞、神經細胞及肌肉細胞等多種組織細胞,如骨髓源性間充質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等,但因其取材創傷大、純化率低且數量有限,不能廣泛用於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

關鍵字:  脂肪源性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是備受關注的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其可在體外培養擴增,誘導分化為成骨細胞、成軟骨細胞、脂肪細胞、神經細胞及肌肉細胞等多種組織細胞,如骨髓源性間充質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等,但因其取材創傷大、純化率低且數量有限,不能廣泛用於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

        2001年Zuk等從人脂肪組織中分離出了可以自我更新、具有多向的分化潛能的成纖維樣細胞群,即脂肪源性幹細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vascular fraction cells/stem cells,SVF/ADSCs)。ADSCs因其具有來源豐富、取材容易、增殖迅速、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調節作用,不涉及道德倫理問題等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及研究。ADSCs作為成體幹細胞家族的新成員,在再生醫學領域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並可能作為一種新的細胞產品或新技術用於臨床研究及治療。

        由於臨床治療的特點和需求,作為細胞產品從製備完成到治療使用前的這一時間段(包括細胞產品的運輸過程)如何保持細胞產品活力的最佳狀態或進入人體後能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保存方法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ADSCs來自脂肪組織,可通過脂肪抽吸技術獲取脂肪組織,使用膠原酶消化後離心可從抽吸的脂肪懸濁液中分離出血管基質碎片(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ADSCs就包含於SVF中。有文獻報道,在脂肪移植的早期,ADSCs的存在可以促進血管再生、增加毛細血管密度和血供;利用ADSCs進行自體脂肪移植即加入細胞輔助脂肪移植技術(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能顯著提高脂肪移植的成活率並保有持續性,其存活率可達70%。

        通過研究發現,ADSCs不僅可以通過自我複製分化為脂肪細胞,還可以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或周圍細胞,並且有研究指出在缺氧的環境下ADSCs可以分泌血管生長因子,通過表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ike growth factors,IGF)等來阻止脂肪細胞凋亡的發生,維持脂肪細胞的成活率。

1

        臨床實踐中幹細胞的應用已有一定的發展,目前采用幹細胞治療的疾病有70多種,包括代謝性疾病、腫瘤、血液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臍帶間充質幹細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等的應用。然而細胞的臨床應用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細胞的提取需要在嚴格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實驗室中進行,而現今很多醫院不能滿足細胞即提即用的條件,又或者細胞在提取後出現臨時狀況而不能及時的應用,所以如何保證細胞的最佳活力,妥善保存細胞顯得尤為重要。

        以往的研究中,許多學者已提出多種保存方法,主要的保存技術有:4℃非冷凍保存、程控降溫液氮(-196℃)保存、-80℃直接冷凍保存。細胞凍存已經是國內外認可的一種相對成熟的細胞保存方法,2009年Baust JG等人將細胞的冷凍保存定義為:細胞、組織或者器官冷凍在-80℃尤其是-140℃以下能保證其存活能力的過程稱為細胞的冷凍保存。有研究表明凍存1年的人臍帶血管內皮細胞生物學特性無明顯改變,也已有研究提出細胞在-196℃液氮環境下生化反應與活力代謝基本處於靜止狀態。

        Guangpengliu等人曾將人源性ADSCs儲存於液氮中2周後複蘇,證實冷凍保存對ADSCs的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能力無明顯影響,是可以應用於骨組織工程中的一種細胞保存方式。在國內,也有低溫凍存對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的研究,實驗結果表明ADSCs凍存於液氮中1、3和6個月,複蘇後仍具較高的存活率,並且其生物學特性保持穩定,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在過去關於ADSCs的保存方法研究的報道相對較少,而對於其他幹細胞的保存較多,例如Laure Calvet等人報道了109例-80℃簡易凍存法凍存外周造血幹細胞,粒係植入的中位時間是13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時間是12d,細胞活性回收率極高。雖然如此,細胞凍存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細胞膜的不可逆性破壞,以至於細胞複活率低、複蘇後的細胞活性差。

        導致這種結局的原因包括:①細胞毒性損傷;②在凍融的過程中冷凍保護劑的滲透性損傷:DMSO是目前最長采用的細胞凍存保護劑,但DMSO的臨床應用還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③細胞內冰晶形成的機械損傷;④解凍過程中細胞內再結晶的機械損傷。當降溫速率過快,細胞內外同時形成冰晶,導致細胞損傷和死亡,如果複溫速率過快慢,也同樣如此。所以相對於臨床要求來說,細胞凍存程序操作繁瑣,且環境、設備要求高,不太適合臨床即用細胞的應用。

2

        現今大多數的研究主要聚焦於間充質幹細胞的長期保存,對於細胞的短期保存和運輸過程中的保存問題甚少有報道。Lane等提出滿足臨床應用要求的保存,複蘇後細胞活性至少應達到80%。Daisuke Matsumoto MD.等人將抽吸後的脂肪分別存放於室溫下1、2、4和24h,4℃下1、2、3d,及-80℃下1個月,分別觀察脂肪電鏡下的形態變化及所含ADSCs的存活情況及活力的變化,結果顯示,脂肪在室溫下可以存放4h,在4℃下可以存放24h,所獲得的ADSCs沒有生物學改變。

        時炳正等人比較了4℃條件下不同保存時間對小鼠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細胞活性和生物學特性的影響,證實4℃條件下保存24h的小鼠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活細胞的比例接近80%,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與0h相比無明顯差異,是一種簡潔有效的短期保存方法。陳京等人對臨床治療用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保存條件進行研究,提出在4℃條件下,將間充質幹細胞保存在5%人血清清蛋白氯化鈉注射液中0.5h內回輸對細胞活力影響最小。汪大琨等學者提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長途運輸時,選擇16℃條件下加入1%白蛋白可以有效保證細胞存活量,但當運輸時間大於8h時,細胞的存活率明顯下降。

        也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周楠等人認為無論4℃還是室溫條件下,細胞在保存介質中的活性均在短期內呈時間依賴性下降,細胞死亡率呈時間依賴性增加。

3

        在細胞應用於人體之前,細胞質量與細胞的保存環境密切相關,這也直接關係到細胞移殖後的成效。除了溫度和保存時間以外,細胞保存液的選擇同樣重要。在整形美容外科,ADSCs可單獨或混合脂肪後移殖到人體需要的部位,什麼樣的細胞生存環境更有利於細胞的存活,使細胞具有更強的增殖分化能力呢?Yunsong Liu等人將ADSCs混合人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後的組織工程骨(ITB)注射到裸鼠的腹股溝區,通過觀察細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來評估骨形成情況,結果表明,ADSCs與10%~12.5% 的PRP混合後骨形成最佳。Sang Jin Cheon等人在研究ADSCs的培養條件時發現,VEGF對ADSCs的增殖有明顯促進作用,其能夠促進血管生成,其中又以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最好,並且在實驗中,學者有將培養細胞用的胎牛血清換為人血清,發現培養效果更好。

        PRP含有超過生理濃度數倍的血小板,PRP激活後,血小板釋放出大量的活性因子,這些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可以通過激活細胞表麵受體來調控基因的表達,介導細胞增殖、分化,以及參與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和組織重建過程。生長因子能刺激新生血管生成,增加受損組織的血供和營養,同時PRP獲取過程創傷小、製備簡便,其對組織再生、創麵修複、細胞輔助運用有很重要的意義。

        劉景蘭等人對兔ADSCs聯合PRP對自體脂肪顆粒植入裸鼠皮下後血運重建進行研究,發現混入PRP後血管生成明顯在增多,他們認為ADSCs與PRP聯合可促進移植脂肪顆粒中血管生成。幹細胞體外擴增培養一般使用胎牛血清作為細胞營養的來源,但胎牛血清屬於異源性物質,因其抗原性、致病性等原因不能應用於臨床。有學者提出自體或異基因供者的血液成分,例如人血清、血漿、血小板等可作為替代性培養基補充物供臨床使用。

        Su Jin Kim等人[24]的研究中,證明了ADSC和BMSC在人血清中培養,可以保持幹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是細胞和基因療法應用於臨床的理想選擇。2011年,H Shafaei等人用人胎盤血清代替胎牛血清作作為ADSCs培養基的成分,證實人胎盤提供的細胞微環境比胎牛血清更佳。在Ana Cla`udiaChagas de Paula 等人報道,在成骨培養媒介中加入同種異體的人血清,有利於體外細胞的體外擴增。由此可見,人血清和PRP對ADSCs的增殖及分化均有促進作用,同時取材容易,操作簡單,成本低成效高,臨床應用容易實現。

4

        目前對於間充質幹細胞保存,采用的保存方法主要為長期深低溫凍存和短期4℃保存。長期低溫凍存設備要求高、花費大,冷凍程序繁瑣,需專人管理,難以推廣,並且還存在著“針狀冰晶胞內形成”、“凍存保護劑”對細胞的毒性及溫度差致細胞凋亡的種種問題,所以並不適用於臨床。4℃常規低溫保存後細胞相對較安全,並且操作簡單,容易實現,但長時保存同樣存在著細胞的滲透性損傷問題,所以根據符合臨床使用規範及設備條件,探討保存溫度、保存時間及保存介質對於ADSCs生物學特性的影響,選擇適合的保存方法,才能使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得意實現。綜上所述,ADSCs在整形美容外科領域擁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並對修複組織或器官損傷、組織再生、容量流失及組織缺損的填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