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性病

高階技術:前額中部動脈走行解剖研究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11-19
導讀

         Hey guys,真皮填充劑注射已被接受為麵部年輕化的微創手術。前額是常見的填充劑注射部位之一。根據不同麵部平麵和部位的臨床醫生的經驗,可以采用多種注射技術。盡管指南共識建議骨膜前平麵進行注射,但據報道,這種平麵注射後也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並發症,例如局部栓塞壞死、視力障礙和腦梗塞。 傳統的填充劑注射被認為是憑經驗的盲打。為了消除程序的限製,超聲是一種有效的醫學成像工具,用於明確重要的內部結構,甚

關鍵字:  解剖研究 

        Hey guys,真皮填充劑注射已被接受為麵部年輕化的微創手術。前額是常見的填充劑注射部位之一。根據不同麵部平麵和部位的臨床醫生的經驗,可以采用多種注射技術。盡管指南共識建議骨膜前平麵進行注射,但據報道,這種平麵注射後也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並發症,例如局部栓塞壞死、視力障礙和腦梗塞。

        傳統的填充劑注射被認為是憑經驗的盲打。為了消除程序的限製,超聲是一種有效的醫學成像工具,用於明確重要的內部結構,甚至可以定位與軟組織形態相關的填充劑的注射位置,將看不見的程序轉化為超聲引導的注射。此外,彩色多普勒超聲係統還可以顯示明確的血管定位和與鄰近軟組織的關係。出於這個原因,在注射前執行超聲引導可能是預防填充劑注射後嚴重並發症發生的有效工具。

        前額區域,眶上動脈分為淺支和深支,在不同的麵部軟組織層中走行;此外,顳淺動脈額支(FBrSTA)越過顳脊進入前額區,與眶上動脈吻合,提供輔助血供。本研究旨在調查與麵部標誌相關的前額中部區域的動脈分布和地形,為提高注射安全性提供適當的指導。材料和方法

        01參考線設置

        對健康誌願者進行超聲檢查來研究前額區域,並對捐獻的屍體進行解剖。在調查之前,參考線係統被確定為Y軸和X軸(圖1),用於兩種調查方法,如下所示:

        圖1

        Y軸:通過的3條垂直線

        1.眼部內眥(FVL1);

        2.中瞳(FVL2)和外眥(FVL3)

        X軸:通過的3條橫向線

        1.眶上緣(FHL0:眶緣點),

        2.前額突出點與FHL0之間的中點(FHL1:中額凹陷點),以及

        3.前額突出點(FHL2)。

        02屍體解剖

        在解剖之前將紅色乳膠注射到頸總動脈中以允許動脈可視化。對19具泰國防腐屍體(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齡55-90歲)的39個半麵的前額區域進行了細致的解剖。逐層去除每個麵部軟組織層以暴露眶上動脈(SOA)及其淺(SSOA)和深(DSOA)分支和FBrSTA。

        對於參數測量(圖2),在FVL1處分配編號0,並將位於FVL1和FHL0交點上方或下方的動脈點報告為正Y方向和負Y方向,觀察每條動脈的距離如下:

        圖2

        1、SOA及其分支的起源和滲透點(圖2A):

        X軸:FVL1沿FHL0到動脈的橫向距離

        Y軸:FVL1和FHL0的交點到各點的垂直距離

        2、各參考點SOA及其分支的走行(圖2A):

        X軸:FVL1沿FHL0、FHL1和FHL2到每個分支的橫向距離

        3.FBrSTA穿過顳脊進入前額區的走行(圖2B)。

        Y軸:沿FVL1、FVL2和FVL3到FBrSTA的垂直距離

        03超聲檢查

        研究招募了14名BMI正常(18.5-22.9kg/m2)的泰國健康誌願者(3名男性和11名女性;年齡範圍為20-41歲),以及之前接受過整形/美容手術或創傷/任何麵部的紊亂被排除在外。參與者仰臥在檢查床上。使用帶有高頻線性陣列換能器(3-13MHz;L12-3E,邁瑞)的彩色多普勒超聲係統(DC-8,邁瑞,深圳,中國)進行超聲檢查。根據研究的參考線設計,沿著內眥垂直線將細金屬棒連接到麵部皮膚以指定FVL1線。彩色多普勒成像係統根據血流方向以紅色和藍色顯示血管的走向。將帶有超聲凝膠的換能器沿垂直方向輕輕放置在前額區域以追蹤動脈走行。然後,換能器被掃到水平方向並移動到包括FHL0、FHL1和FHL2在內的每個參考點水平。使用超聲機內部離線分析軟件檢查動脈的直徑和深度;此外,還確定了與周圍結構的關係。

        04統計分析

        描述性統計用於分析使用IBMSPSS統計軟件獲得的數據。t檢驗來比較性別之間的差異,同時數據正常分布。P值小於0.05時分配了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結果

        01屍體解剖

        前額中部主要由眶上動脈的淺支和深支供血,也有分布於麵部不同層的FBrSTA供血(圖3)。關於與參考線相關的動脈路線總結可見表1:表1圖3

        關於眶上動脈,在50%的病例(n=19/38)中發現了淺支。其中,在57.9%的病例(n=11/19)中從眶上切跡/孔發出,而剩下的42.1%的情況下(n=8/19)從眶上動脈發出。相反,在100%的病例(n=38/38)中發現深支,60.5%的病例(n=23/38)起源於眶上切跡/孔,39.5%的病例(n=15/38)起源於眶上動脈。通常,眶上動脈隻有一個深支;盡管如此,在34.2%的病例(n=13/38)中檢測到同側雙深分支作為內側和外側段。位於眶上切跡/孔周圍並深至皺眉肌的淺支和深支的起源(圖4A)。對於深支,與FVL1的橫向距離為9.5+/-4.4mm,與FHL0水平的垂直距離為2.1+/-2.7mm(圖4B)。

        在眶緣水平(FHL0),與FVL橫向距離的淺支和深支分別為17.6+/-4.9和9.1+/-4.9mm。淺支穿透皺眉肌和額肌(圖5A-B)至皮下層後,與FVL1的橫向距離為7.8+/-5.7mm,而與FHL0水平的垂直距離為11.5+/-6.5毫米。然後,淺支橫向偏離到前額中部,FHL1和FHL2水平的橫向距離分別為9.1+/-4.8mm和13.5+/-5.6mm。對於深支,它在FHL1水平也橫向偏離到前額中部,橫向距離為15.1+/-5.1mm,然後該分支穿透額肌至高於FHL1水平的皮下層。該動脈與FVL1的橫向距離為18.1+/-9.6mm,與FHL0水平的垂直距離為26.6+/-6.8mm。然而,FHL2水平的橫向距離男女顯著不同(p<0.05),男性屍體的深支位於FVL1的橫向(32.2+/-6.5mm)處,而女性則是(22.9+/-7.6mm)。

        圖5:肌肉穿透動脈。(A)眶上動脈(DSOA)的深支在皺眉肌(CRM)下方穿過眶上緣並穿透在皮下層行進的額肌。(B)眶上動脈(SSOA)的淺支穿過在皮下層走行。FBrSTA,顳淺動脈額支;STCA,滑車上動脈;OOc,眼輪匝肌。

        根據FBrSTA對前額中部區域的影響,在68.4%(n=26/38)的屍體中觀察到該分支跨越顳脊與眶上動脈吻合以提供輔助血液供應。它位於FVL3和FVL2點,垂直距離分別為31.6+/-11.3和36.4+/-9.9mm(圖4C)。

        02超聲檢查

        動脈和麵部軟組織層之間的關係以及測量參數總結在表2和表3,由於超聲機的可檢測靈敏度限製,可能無法發現存在的動脈或小於0.3毫米的動脈。然而,超聲檢查的主要好處是克服了傳統的解剖,以獲得與麵部軟組織層相關的動脈深度的準確定位。

        眶上動脈的淺支和深支(圖6A)分別在28個雙側麵部中的5個和18個可檢測到。24個半麵的FHL0水平大部分淺支插入皺眉肌,直徑0.6±0.2mm,距皮膚深度7.3±2.3mm。而在18個雙側麵中,位於該水平靠近骨骼的肌肉下方的深支,直徑為0.6±0.2毫米。盡管如此,在這個水平上,男性(9.2+/-1.0mm)和女性(6.5+/-1.6mm)健康誌願者的深支皮膚深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此外,從皮膚到骨骼的深度(總深度)顯著發散(p<0.05),男性健康誌願者的軟組織(10.3+/-0.8mm)比女性(8.6+/-2.7mm)厚。

        淺支如上插入肌肉後,隨後穿透額肌進入皮下平麵而不是肌內平麵,距皮膚的深度為4.1+/-0.8mm,直徑為0.5+/-0.1毫米在FHL1水平。該動脈距皮膚的深度為2.9+/-0.8毫米,在FHL2水平處直徑為0.5+/-0.2毫米。相反,深支仍然在肌內平麵或骨膜上平麵行進。

        本研究還發現,男性(5.9+/-1.3mm)和女性(3.9+/-1.5mm)健康誌願者在FHL1水平上該分支的皮膚深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FHL1處從皮膚到骨骼的深度(總深度)也有顯著波動(P<0.05),男性健康誌願者的軟組織(7.8+/-1.2mm)比女性(5.5+/-1.2mm)厚。最後,眶上動脈深支位於FHL2水平,距皮膚深度3.4±1.5mm,直徑0.5±0.1mm。

        關於FBrSTA(圖6B),它在42.1%(38個雙邊麵部中的16個)中可檢測到。大多數病例的動脈穿過顳脊在FVL2水平附近終止;然而,該動脈的一側麵盡可能進入前額中部,到達FVL1。額支位於額肌(肌內平麵),距皮膚的深度為2.7+/-0.6mm,在FVL3水平處直徑為0.7+/-0.2mm。而在FVL2和FVL1中,距皮膚的深度分別為2.8+/-1.0mm,直徑為0.6+/-0.2mm和3.1mm,直徑為0.7mm。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