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

J Endod:CBCT和micro-CT評估根尖周炎牙齒治療後的根尖止點

作者:lishiting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0-08-18
導讀

         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過CBCT和micro-CT評估罹患根尖周炎治的再治療牙齒在牙髓顯微外科(EMS)治療後的根尖止點以檢測可能影響根管治療效果的相關不同變量。

        這篇研究的目的(a)通過CBCT和micro-CT評估罹患根尖周炎治的再治療牙齒在牙髓顯微外科(EMS)治療後的根尖止點以檢測可能影響根管治療效果的相關不同變量,(b) CBCT和micro-CT結果的一致性,(c)這些變量與症狀或損傷大小的關係。

        研究從實施了EMS的11例有症狀AP以及22例無症狀AP牙齒獲得臨床和CBCT數據以及根尖止點。通過micro-CT掃描根尖樣本。CBCT的指標包括根尖X線可透射的範圍、根管充填後根尖的寬度/密度和操作誤差的發生率。Micro-CT影像評估的指標與CBCT相同,再加上側支根管和根尖分歧內充填材料的存在與否、根管尖端充填/非充填的體積和未充填根管空間的百分比。評估CBCT/micro-CT結果之間的一致性。

        結果顯示,牙齒部位、根尖損傷大小<5 mm、未充填體積<0.04 mm3以及未充填根管體積百分比與有症狀AP存在顯著的關聯。上頜牙齒以及不恰當的根尖端充填密度與較大的損傷存在顯著的關聯。CBCT/micro-CT評分之間的一致性變化為從一般(操作誤差)到滿意(充填的寬度/密度)。

        結論:牙齒部位、損傷大小、未充填根管尖端的體積和未充填根管尖端體積的百分比與有症狀AP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此外,損傷大小與牙齒位置和根管尖端充填密度存在顯著相關性。CBCT可能不能為與治療後疾病相關的操作誤差提供一個有效評估。

        原始出處:

        Paula A Villa-Machado, Diana M Restrepo-Patiño, et al.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ic 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s of the root apexes of teeth with posttreatment apical periodontitis. J Endod., 2020 Jul 16;S0099-2399(20)30496-9. doi: 10.1016/j.joen.2020.07.009.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