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

漲姿勢,原來口腔麻醉是這樣的

作者:佚名 來源:口腔視界 日期:2018-08-16
導讀

         不少人害怕拔牙是因為怕疼,即使打了麻藥還是會怕!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麻藥。

關鍵字:  口腔麻醉 

        麻 藥 起 源

        進行大小手術和許多治療,麻藥都是絕不可少的,也是做整容手術的必需品。麻藥在其他許多方麵也有正麵應用。麻藥不是毒品,中國在很久以前就有了麻藥。

        記載麻醉藥是我國古代的名醫華佗那時候流傳下來的,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的高效麻醉藥,麻醉祖師華佗是我國醫學史上的外科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做剖腹手術的醫生。

        一般使用麻藥輕微的並發症有肌肉疼痛、牙齒、假牙使嘴唇、舌頭受傷、暫時性呼吸困難、說話困難以及神經受損等。

        麻 醉 分 類

        全身麻醉

        ①吸入麻醉麻醉藥經口鼻進入,通過呼吸道到達肺泡內,再進入血循環,最終使中樞神經係統受到抑製而產生麻醉狀態。

        ②非吸入性麻醉麻醉藥由靜脈、肌肉等方法進入體內,從而使中樞神經係統受到抑製。

        局部麻醉

        應用局部麻醉藥作用於機體的某一部位使感覺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從而達到麻醉鎮痛的效果。

        ①表麵麻醉將滲透性能強的局麻藥與局部粘膜接觸所產生的無痛狀態稱為表麵麻醉。

        ②局部浸潤麻醉沿手術切口分層注射局麻藥阻滯組織中的神經末梢稱為局部浸潤麻醉。

        ③神經阻滯將局麻藥注射於支配某一區域的神經幹周圍,使此部位產局限性麻醉。

        ④區域阻滯在手術區的周圍和基底部注射麻醉藥物,阻滯進入手術區的神經末梢稱為區域阻滯麻醉。

        ⑤椎管內麻醉將局麻藥物注入椎管內,使部分脊神經被阻滯,從而產生軀於某些部位麻醉。根據注射間隙不同,可分為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

        複合麻醉

        單一的麻醉方法各有優缺點,同時使用多種麻醉藥物或多種麻醉方法使其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從而取得較單一麻醉方法更好的效果,稱為複合麻醉,臨床亦稱平衡麻醉。

        術後鎮痛

        ①靜脈鎮痛;

        ②皮下鎮痛;

        ③硬膜外鎮痛;

        口 腔 局 部 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簡稱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藥物暫時阻斷機體一定區域內神經末梢和纖維的感覺傳導,從而使該區疼痛消失。

        牙槽部浸潤麻醉。適用於骨質疏鬆的上頜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術。

        阻滯麻醉。在神經幹附近注射麻藥以阻斷神經傳導,使該神經分布區獲得麻醉效果,稱為阻滯麻醉,適用於骨質較致密的下頜骨區或局部有炎症及腫脹不宜作浸潤麻醉者。阻滯麻醉在口腔科應用較多,由於注射位置一般較深,故須注意嚴格無菌操作,以免讚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後果,注射麻醉藥前應先回抽檢查,以免誤入血管,然後緩慢注入。

        當然口腔局部麻醉還是會根據牙醫檢查的實際情況,下麵是一段口腔麻醉的過程,害怕拔牙的小夥伴,不可錯過哦!~·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